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平天国 第一百三十四章

作者:兰色幽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50 来源:笔趣阁

“王兄可是给小弟出了个大题目啊,”林海丰看着手里的字幅,认真想了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明末学者顾炎武说的是,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可见,国是国,天下是天下,国与天下本不是一回事。”

“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好比汉朝取代暴秦,秦二世昏庸残暴,天下万民苍生不得食,自然有人要取代它。作为一般的百姓来讲,你可以为挣得一食而加入推翻暴秦的行列,当然也可以袖手旁观。换句话说,国家政权的交替,是一个民族内部的事情,有德者为之,无德者避让。而天下兴亡,却是不同了。天下兴,则民族兴,天下亡了,整个一个民族就亡了。在这个时候,作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份子,都有振兴民族的权力,同时也有保卫整个民族不亡的义务和责任,谁都不能再袖手旁观。就如同我们现在,整个我们民族的文化、乃至衣冠都被扭曲和改变了,如果有一天,连语言再给你改变了,咱们还是什么?”

“语言?语言可不好改变。”杨秀清在思索着林海丰的话。

“不是好不好改变的事情,”林海丰轻轻摇摇头,“满清入关之所以什么都敢改而惟独语言没改,那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太贫乏了,上不了台面。也暂时需要用我们自己被歪曲的文化,来迷惑和麻痹我们的思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谁能保证不会有那么一天?”

“真是太可怕了,”傅善祥觉得安王殿下想的就是深远,“幸亏现在有了天王领着兄弟姐妹们建起了天国,否则”她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才好了。

“不是可怕,是可悲啊!”林海丰慢慢卷起手里的字幅,脸色沉重,“满清统治整个汉民族二百年了,而失去了天下的人们却还沉浸在梦幻中,无耻地颂扬什么康乾盛世,和强汉盛唐比起来,他们能算得上什么?中国毁就毁在那些卑鄙、下流和无耻的败类文人手里了。正是他们帮助了满清,愚弄了广大的百姓。我们的百姓有文化的太少了,太容易被欺骗了。”

“要不说那些有文化的腐儒们就没有一个好东西!”杨秀清愤愤地说到,“没有他们,清妖也不可能在中原得势。当然,还有海丰兄弟说的那些汉奸们。”

“呵呵,王兄的打击面可是广了些啊,”林海丰微微一笑,“文化可也是一把双刃剑,要分怎么去使用。改造一个社会是离不开文化的。我们要鼓励贤明的文人加入天朝的队伍,壮大我们的力量,发扬广大我们的汉文化,也是我们的新文化。同时也要坚决打击那些文人中的败类,对那些死不改悔的无耻之徒,甚至要从精神和**上加以消灭。”

杨秀清疑惑地看着林海丰,“这么说,反孔也是对的了?”

“当然对,天朝倡导的男女平等、天下大同本来就是对孔孟旧礼教的抨击。”林海丰笑着,“不过,反并不意味着烧和删改,也不意味着所有孔孟的弟子都是死不改悔之徒。王兄不妨细想,天军中没有以前的孔孟信徒吗?人的思想是可以逐渐转变的。满清尚知道利用咱们的文化来奴役咱们,为什么咱们就不能利用自己的文化来打击满清呢?”

杨秀清点了点头,林海丰说的对,包括天王洪秀全本人在内,天军骨干里的确有不少都是以前的孔孟信徒,而现在却都是坚定的反孔孟份子。

“反孔孟反的他们提出的糟粕,好的却要继承。”林海丰说到这里忽然呵呵一笑,似乎很随意地接着说到,“说到反孔孟,小弟倒想起一个英国人弥尔顿来了,这个人很有意思。”

杨秀清喜欢听故事,一听林海丰这么说,马上身子向前探了探,“仔细说说,这个弥尔顿有什么故事?”杨秀清以前没有文化,但是他却有着超强的记忆力,他的许多经验,都来自于记忆中的故事。

“这个弥尔顿好象是个诗人,在英国革命中,他积极参与。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国王或者皇帝,和人民应当是平等的。人民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国王、皇帝推上宝座,只是因为国家必须有一个权力的象征。国王是为人民而活着,而不是人民为国王而活着。弥尔顿还提出,国家的立法权必须归于人民,立法机构也须由人民按自己的意志投票产生。国王、皇帝都必须服从法律的约束,如果他们违法作恶,人民便一样可以依法加以惩罚或废黜。”林海丰看看听的入神的傅善祥,又看看杨秀清,“相比起孔孟提出的三纲五常,还有什么刑不上大夫之类,弥尔顿可以说是他们的死敌了。英国革命后的制度,完全不同于满清。在英国,国王是要接受法律的监督的,而满清不是,咸丰是皇上,大清国就是他的家,国法是他定下的家法,只对奴才,不对自己。甚至咸丰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变成是法律。”林海丰拿出咸丰作引子,却没有说天王洪秀全。

“这个英国人倒蛮有意思的。”杨秀清念叨着。

“是啊,”林海丰点了下头,“还有一个德国学者说的话更有意思。”

“哦,说的什么?”杨秀清现在开始感觉洋夷可不只是单单会贩卖鸦片,他们也会革命。

“他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想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林海丰呵呵笑着,“王兄、善祥,你们说,外国人是不是很现实。自己不动手,什么好东西也到不了手里。”

“如果更多的人都能了解一些自己以外的事情,也许天朝会发展的还快。”傅善祥感慨地说着。

林海丰笑了,他看看杨秀清,“善祥就是聪明啊。其实,善祥应该抽时间办个报纸,可以几天出一期,把天朝的大好形势告诉人们,宣扬那些为了天朝英勇献身和努力工作的各行业优秀人物,宣传天朝的政策。这对鼓励人们献身天朝的热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报纸,什么是报纸?”等听完林海丰详细地介绍了报纸的刊发和益处之后,杨秀清感觉这个方法不错。他看着傅善祥,笑到,“那善祥就也办个报纸,这洋人的上帝都给学来了,报纸也要学来啊。我看,就叫大天京报,气派!”

“哈哈,王兄啊,强大不要老挂在面子上呀。真正强大的时候,咱们就是不说什么,别人心里也会明白的。”林海丰笑着。

“呵呵,以善祥看还是叫新天京报好些,两位殿下以为如何?”傅善祥看着东王和安王,问到。

“新天京报,”杨秀清品了品,点点头,“不错,还是善祥聪明。就这样定下了,人员、刊发就都由你来负责了。”

“善祥可没有做过呢,”傅善祥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林海丰,“那安王殿下要帮助善祥啊。”

一个板没拍,报纸马上就要诞生了。“当然帮忙,东王兄的事情,谁敢说不帮啊?”林海丰笑了,“没做过不怕,万事总要有个开头,如果不是天王和东王领着大家闹团营,不是还没有咱们的太平天国吗?”

“北王要离开天京了,他兼任的财政部大臣一职要换个人,我考虑叫赖文光接替。”杨秀清看着林海丰,“赖文光这个人很仔细,在天京安抚使任上也表现很得力。不过,空缺的安抚使也是个关键的位置,还要能和宣娇妹子搭配好,老弟想想谁来担当合适?”杨秀清之所以把对林海丰来说还不是很熟悉的人事安排提出来,就是想叫林海丰离开天京前,安排个自己喜欢的人留在天京。

“小弟有个建议。”林海丰想了想,“庐州安抚使胡元炜是个不错的地方官,既是进士出身,又是主动降顺天朝的满清官员。既然北王去了庐州,不妨把胡元炜调来天京任安抚使。正如王兄说的那样,这个位置很重要,咱们把它叫胡元炜来担任,刚好给那些正为满清效力的人们看看,做个榜样。”

杨秀清心里叹息了一声,笑了笑,“好,就依老弟说的。”说完,他转头看看傅善祥,“善祥啊,你先出去下,我要和海丰说点儿私事。”

看着傅善祥出了书房,带好门,杨秀清瞅瞅有些疑惑表情的林海丰,呵呵地笑了,“有些话当着善祥在不好说。一个呢,就是东征期间各地方官员的委派老弟可以事先做主,公文报回来后哥哥照准不误。这样方便老弟的东征事务,减少时间上的耽搁。另外一个,哥哥只是一提,老弟可以考虑考虑,不行也不要为难。”

什么事情居然这么神秘?林海丰想不出来。他认真地等着东王的下文。

“老弟其实早就该有个王娘了,”杨秀清叹了口气,“哥哥是看不出老弟的心思,所以一直没有提。现在有个合适的人,就是善祥,出身书香门第,人就自然不用细说了。不少人传言善祥是我杨秀清的人,但我可以向老弟保证,我从来都是把善祥做孩子对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