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 > 第八四五章 大收官——历史的验证 三

太平天国 第八四五章 大收官——历史的验证 三

作者:兰色幽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50 来源:笔趣阁

而其后又接着爆发的“爱尔兰事件”,则就更让意大利人如同是坠进了云里雾里,即便打破了脑袋,他们也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了。

一**一年,太平天国红军全部撤出爱尔兰的第十个年头,鉴于**人的追求目标更能保障广大下层人民的利益,也更能让绝大多数的民众切实地感觉到公平和公正,查尔斯?斯图亚特?帕内尔所领导的爱尔兰自治党宣布与爱尔兰**正式合并为爱尔兰劳动党。

而这个新的爱尔兰劳动党的宗旨,是要领导着广大的爱尔兰民众,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最终实现**。

几个月后,爱尔兰劳动党以绝对的多数,赢得大选。

接着,在爱尔兰劳动党推动下,全新的爱尔兰宪法出台。

新宪法明确指出:

爱尔兰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爱尔兰劳动党是全爱尔兰人民的领导核心。

工人阶级经过自己的先锋队爱尔兰劳动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马克思主义、郑南林海丰思想是我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其实,对于发生在英格兰、苏格兰以及爱尔兰的相继巨变,不要说已将意大利人和法兰西人弄得是稀里糊涂,就连北京的中国党人,也同样是有不少的人感到触目惊心。

当然,这些中国党人在感到触目惊心的同时,又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庆幸之情。

他们庆幸什么呢?

他们庆幸的是,在他们的中国党内有着两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的伟大人物——郑南和林海丰。

一八七七年,为了赢得世界反殖民主义大战的最后胜利而暂时终止了的太平天国**同盟会的代表大会和太平天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继召开。

太平天国**同盟会的代表大会决定,太平天国**同盟会更名为中华**,并选举出了以中华**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郑南为首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

而紧随其后召开的太平天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讨论并最终确定了国家的新的国号。

说起新国号的确立过程,也相当地有意思。

当有着众多人民代表签名的关于更改国号的议案拿到桌面上交付全体人民代表讨论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民代表都把注意力放到了郑南和林海丰的身上。

因为他们相信。作为新一届党的领导人,郑南和林海丰必定能为自己的这个国家提出一个绝对恰如其分的、响亮的名字来。

但是,郑南和林海丰却让代表们“失望”了。

道理很简单,郑南和林海丰想的却是要遵循人民的意愿。

于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民主国”,“中华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华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及“中华联邦民主共和国”等等的提议,让人民代表们争论的是热火朝天,甚至是面红耳赤。

而争论的结果。令郑南和林海丰顿感欣慰的是,新国号最后果然竟集中在了叫到底是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叫“中华人民民主国”两者的选择之上。

这个时候,刚刚卸任了太平天国政府驻欧洲公使职务的傅善祥的发言,最终得到了绝大多数人民代表们的赞同。

傅善祥认为,“共和”这个词的本身就包含了“民主”的意思,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重复,新的国号,还是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来的更直接。也更言简意赅。

大会最终确定的新国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到了这里,郑南和林海丰就不由得不为这片国土上的人民而发出由衷的赞叹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接受了杨秀清的退休申请,选举石达开为国家主席,苏三娘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洪仁玕为政务院总理。

作为中华**的第一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的林海丰,则在全体代表的一致呼吁中,再次担纲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

大会还通过了关于货币的提案,即以纸质的人民币。替代现在流通中的“天圆”,人民币纸币与银元“天圆”的兑换比例,则确定为二比一。

伴随着人民币纸币取代银元,新一届政府同时决定开始全面提高国内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尤其是米面这两类主粮的国家收购价,增长的幅度达到了一倍之多。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广大乡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及开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很显然,农产品收购价格的上涨,势必会带动城镇成品粮的价格上涨。为了保障城乡居民的利益,同时减少浪费。新一届政府又出台了相应的粮油配给政策。

城镇按人头配给供应的主粮和食用油的价格,仅较以前上涨百分之五十,即另外的百分之五十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而配给供应之外的粮油,则与收购价的涨幅同步。

尽管新一届政府进了最大的努力,但对于工资并未上涨,却还要承担着定量主粮和食用油涨幅过半的城镇居民们来说,直接的利益还是受到了损失。

不过,在太平天国,不,已经是在新的中国,以产业工人为主的广大城镇居民们,是很能体谅新一届政府的一片苦心,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的艰苦的。

因为没有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的巨大付出,也就没有如今的新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到了现在,也是该好好地回报回报广大的农民们了。

政府对农业生产一贯的精心呵护,是中国农民自信与创造力的动力源泉。

自一八七零年起,由青海、甘肃、山西等省份开始,原有的股份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演变成了以村为主体的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社,走上了争取集体共同富裕的道路。

到了一八七七年,经过七年的发展,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股份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都已经发展成为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社。

伴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对于农业生产的管理,也在变。

村有独立核算的农业社,乡、县有肩负业务指导功能的农业联社。

为了确保广大农民们的利益不受侵害,全国农民协会总会,及至省、县、乡、村的农会力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以村为例,不脱产的村农会,实际上就是针对村农业社的监察组织。

农业生产合作社向农业社的转变,以及政府对农村的政策倾斜,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让全国人民走上自由、民主、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郑南和林海丰的毕生追求。

但是,郑南和林海丰又都深知,要想让广大人民能够真正在这条道路上走的平平稳稳,走的扎扎实实,还有一样更重要、更艰巨的工作需要他们去做。

那就是怎么才能保证属于广大人民的江山万年永固?(未完待续。)xh12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