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字字诛心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第一百三十九章 字字诛心

作者:点小驸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6:40 来源:笔趣阁

宁王面沉如水,一双眸子闪过阴冷之色。

他虽然是亲王,若是在他自己的封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再怎么样也不会有人管他。

可这里是京都,严格来说,已经成年的宁王早该滚回他的封地去了。

只是因为太子,也就是他的皇兄突然过世,才得以继续留在京城,与康王竞争空出来的储君之位。

在这里,不管是不是站在他一边的文武百官,除了内阁的几位阁老,人人见了他都得行礼,恭称一声“宁王殿下”。

可事实上,他真正拥有的,也就只有这一个名号而已,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权力。

因为他不是太子,更不是皇帝。

若是这件事情真的被搬上台面,闹到楚皇那里,楚皇会怎么想?

不管怎么样,方休都是楚皇钦命的羽林卫左中郎将,又是定远将军的独子,地位非同一般。

这句话从他这里说出来,谁都得掂量一番分量......

刚何况,瞎子都能看出来,今夜到底是怎么回事。

孰是孰非,公道自在人心,在场的人中不乏仗义执言之辈,或许在宁王府,估计宁王的脸面,不好直说。

离开宁王府以后,宁王想要再约束他们,就十分难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言官的威力,即便是皇帝,也要顾忌三分。

在方休撕破脸面之后,宁王已经被逼进绝境。

是谁给你的这个权力,是陛下,还是你自己?

宁王几乎悲哀的发现,方休的这句话,他根本无言以对。

父皇从来没有给过他什么权力,自始至终,他不过是被当成猪养的众多亲王中的一个。

只不过因为太子意外过世,适龄的储君继承人又只有两位,所以地位比较特殊。

可......

如今,父皇的身体还非常安康,未来一切都是未知数。

对于宁王而言,方休的这句话可谓字字诛心。

无论他怎么回答,都是错。

这句话甚至将他的遮羞布一把扯掉,让他有一种**的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感觉。

他是亲王不错,但这里是京师。

正因为他是亲王,是皇子,是二位成年皇子中的一位,行事才更加不能随心所欲。

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指出这一点而已,没有人愿意得罪他,他接触到的所有人都在阿谀奉承,都在溜须拍马......

即便是康王阵营的人见到他,也都是笑颜以对......

然而,没有人愿意得罪,不代表所有人都不敢得罪。

宁王的脸色说不出的阴沉,再也无法保持刻意的镇定。

场内的气氛诡异到了极点,无论柳子正,还是夏忆雪,所有人都一言不发。

大多数人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事情发展成现在的情形,早就不是他们能插话的了。

“要是殿下没有什么事情的话,我就先走了......”

最先打破沉寂的是方休。

他先是对宁王微微一笑,随后便转过头,径直朝向外面走去。

宁王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一旁,宁王府的护卫没有一人上前阻拦,十分自觉地让开了一条道路。

............

坐在马车里回方府的时候,方休还在想刚才的事情。

虽然宁王最后还是选择了坚定的与礼部站在一起,为杨明撑腰,可在事态没有恶化之前,他的一系列举动却十分古怪。

身为储君竞争者,对一个在朝廷冉冉升起的新星伸出橄榄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可况方休还有安平伯子的身份。

可......

一个羽林卫左中郎将,值不值得一个亲王,用如此态度去对待,答案不难猜到。

能让自己被宁王如此重视,恐怕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楚皇给自己的那道旨意。

武备库一案,涉及甚广,绝不是两个侍郎便可以一手遮天的。

毕竟在他们之上,还有尚书,很多事情,没有尚书的首肯,他们是做不成的。

而且,做到尚书侍郎这个位置,各地官员和下属们送来的冰敬和碳敬便已经足够了。

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冒着砍头的风险去贪墨这些银子。

在他们的背后,定然有更大的幕后主使。

原先,方休猜测可能会是宁王。

宁王贪墨朝廷拨给京都府救济灾民的四万两银子,修建宁王府,这件事情,别人或许不知道,可赵昊却是跟他提起过。

所以,这段时间,方休的调查目标一直都是宁王府。

这次接受宁王的邀请,参加端午宴会,某一方面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毕竟楚皇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若是一点行动都没有,不说楚皇那边没法交代,就是他自己也觉得有些辜负信任。

虽然方休并不喜欢楚皇这家伙,总是无缘无故交给自己一些差事,还十分吝啬,从不给什么赏赐。

唯一一个从皇宫中得到的东西,就只有一块金牌,还是用铜做的。

可......凭良心说话,在某一些方面,楚皇对自己还是十分不错的。

比如,调查武备库一案,楚皇便给予了方休充分的信任。

即便是已经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没有一点儿进展,楚皇仍没有过多的干涉。

方休这个人的宗旨很简单,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明面上对武备库一案不管不顾,好似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可实际上,这些天,他一直在暗中调查与武备库一案有关的人员。

甚至用银子收买了几个乞丐,让他们盯着宁王府,密切注意宁王车驾的动向。

虽然在武备库一案上没有任何进展,却意外发现了一些其他事情。

比如,宁王的车驾总会在深夜的时候出府,前往郊外的一处的宅子。

恰巧,相同的时间,宋国公府也会有一辆车驾,同时前往那处宅子。

两辆车驾总会在接近凌晨的时候,同时离开。

宋国公乃是卫戍京师的三位国公之一,在京师的威望,虽不如英国公和魏国公,可仍掌管一定的亲军。

卫戍京师的外八卫中,有三卫在太祖时期,便是跟随第一任宋国公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才被选为京师十六卫。

虽然距离太祖时期已经过去了数百年,可宋国公说的话,在这三卫中,还是极具分量的。

毕竟不同于勋贵子弟历练的内八卫,外八卫实行的乃是军户制,军丁父死子继,世代为兵,随军屯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