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 第三百七十二章 策论之争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第三百七十二章 策论之争

作者:点小驸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1 14:46:49 来源:笔趣阁

张姓考官听见这话,脸上露出严肃之色,郑重的道:“当然有关系。

科举为何而开,难道不是为了朝廷选拔有用之才?朝廷为何要选拔有用之才,难道不是为了国富民安?

所谓民安,难道不是懂得百姓所需为何物?

我等为科举之考官,若是连百姓所需何物都不明白,那么还有何用处?

我等为朝廷之栋梁,若是连何为国富民安的道理都不懂得,那么有何脸面去见陛下和这天下的百姓?”

刘姓考官听见这话,微微一怔,张了张嘴,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身为礼部之人,他自认为自己的嘴皮子功夫已经练到了一定的地步,可是看见这位张大人,方才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想了想,刚准备要反驳,还没有开口,就听见面前的这位张大人继续道:“对于这篇策论,本官的观点恰恰与张大人相反。

本官乃是户部员外郎,对于钱粮之事要比张大人了解的更多。

这位考生的文笔却是十分的稚嫩,难登大雅之堂,可是内容却是于国于民,皆有大利!

刚开始的时候,本官对于这篇策论也是很失望,以为能够写出那等诗词之人,策论虽不说一绝,却也不当如此难堪。

可是,细读之下,本官才明白,何为大巧不工,何为大智若愚。

此考生用词十分浅显,语句也只是通顺,甚至都没有对仗工整,可是所说的每一句话却都是直指要害,说到了要点。

今日之中原为何有数十年未有之大饥,刘大人可知道?”

刘姓考官听见这些话,眉头紧皱,想了想,回答道:“自然是天灾......”

张姓考官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因为天灾,可是更多的则是**!”

刘姓考官听见这话,眉头皱的更紧,想要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毕竟,他只是礼部员外郎,负责的乃是京师的教化之事,对于钱粮之事,一无所知。

之前能够回答天灾,也只是道听途说。

中原连续两年大旱,庄稼全部干枯在田地里,百姓们颗粒无收,只能吃以前的存粮。

可是,百姓们能有多少的存量,支撑一小段时间还可以。

时间一长就只能挨饿。

按照常理,北方四州也产粮食,虽然不多,却有富余。

南边的江南两道更是鱼米之乡,每年的产粮足够支撑京畿之地两年之久,支援一下中原之地,应当问题不大。

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

刘姓考官想到这里,沉默下来,看着张姓考官,似乎想要得到他的回答。

可是,张姓考官也只是叹了口气,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深究,而是道:“此子之策论,直指朝廷弊病,并且给出了许多能够使粮食增产之方法,虽然还没有经过验证,可是跟其他考生华而不实的文章相比,却是好了太多。

因而,刘大人所说言之无物,恕本官实在不能理解,若是这样一篇文章都只是言之无物,那么,这里这里多的考卷,有几篇是言之有物的?”

刘姓考官听见这话,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服气。

抬眸,看着张姓考官,开口道:“科举之法,乃是祖宗之制,这篇策论做的好不好,不是你几句话就可以定论的。

纵然其内容有几分道理,可是这样差的行文,若是取了,岂不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

张姓考官听见这话,脸上露出愤怒之色,看着刘姓考官,反问道:“请问刘大人,何为不公平!?

依本官看,若是不取这篇言之有物的策论,而取那些空有其表,华而不实的策论,才是对天下百姓的不公平!

莫不是刘大人也只会做那等华而不实的策论,因而才会由此高论?”

刘姓考官听见这话,脸上同样露出愤怒之色,伸出一只手,指着张姓考官,怒道:“你,你......”

还没有开口,就听见张姓考官冷声道:“这篇策论确实不是你我可以定论的,也不是赵大人可以定论的,依我看,应当上奏给陛下,请圣裁!”

一篇小小的乡试策论,竟然要请圣裁......

刘姓考官听见这话,怔在原地,只觉得面前这位张姓考官简直不可理喻。

“我等身为臣子,这等小事竟然也要劳烦陛下......”

刘姓考官想要说些什么,刚刚开口就被张姓考官打断:“我等是陛下之臣,也是百姓之父母官,理应为陛下负责,为百姓负责。

此事牵扯到中原成千上百万的百姓,已经远远超出我等能力范围,只有陛下才可决断。

陛下乃是圣明之君,爱民如子,对于中原灾情也是牵挂于心,你却说这件事情只是小事?”

这么一顶帽子该下来,刘姓考官顿时觉得头晕目眩,忙不迭道:“本官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

“本官......本官......”

刘姓考官面露思索之色,咬了咬牙,点头道:“好,既然你一意孤行,本官也拦不下你,你既然要请圣裁,那就让陛下决定,这篇策论是取,还是不取......”

两名副主考争吵的声音早已经传遍了整个阁楼,诸多阅卷人员只敢听着,却不敢开口。

唯一一名主考官却是刚好方便去了,回来的时候,看见两名副考官站在一起,四目相对,仿佛对峙一般。

他这才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太对。

“两位大人,有什么事情?”

主考官走到他们的面前,开口问道。

两个副考官听见主考官的声音,同时转过身子,异口同声的道:“大人,您来的刚好。”

“......”

主考官怔了怔,心道,这两人怎么能做到这般的同步。

这个时候,张姓考官却是将手中的考卷递给了主考官,开口道:“大人,这一篇策论,我和刘大人商议了许久,还是没有办法达成共识。

还请大人过目。”

那主考官听见这话,心中更加的奇怪。

这一次乡试的两道策论题目都不算太偏太难......

因而,考生们所作的文章大都是中规中矩。

没有想到,这样还能出一篇能够让这两位副主考这般对待的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