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 第四百三十五章 利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第四百三十五章 利

作者:点小驸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1 14:46:49 来源:笔趣阁

楚皇一双眼睛好似要喷出火焰,看向旁边的汤正同。

“若是朕没有记错,各州府仓储的粮食,户部都登记在册,每年都要派人查验,为何会放不出粮食?”

此时此刻,汤正同已经是抖似筛糠,砰地一下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臣万死!”

“不要给朕说什么万死!若是你死一万次,就能把亏空的粮食补上,朕杀你一万次都不够!”

楚皇愤怒的伸出手,指着汤正同的脑袋,怒道。

汤正同听见这话,脸上露出惶恐之色,抬眸,看着楚皇,解释道:“陛下,此绝非臣一人之罪,缺空也绝非一日之寒啊!陛下!”

楚皇眸子微微一凝,看着汤正同,冷声道:“此话何意?给朕原原本本的说个清楚......”

汤正同听见这话,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后的一根救命的稻草,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陛下,粮仓的储粮每年都是稳定的增加。

丰年的时候增长的多一些,灾年的时候增长的少一些,这些户部的册上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而且,每年户部都会派人去各州府核验,每年所派的人全都不同。

臣以为,若是事实真如周大人所说,那么此事牵扯实在太过庞大。

臣心里明白,臣自己绝没有从户部的储粮里面牟取半分半毫的利益。

因而,想要做到这一步,定是户部上下连同各州府上下的负责储粮之人一同做了假证。

陛下,您想一想,要想要做到这般地步,有可能吗?

臣觉得,没有可能!

若是有可能,就是自先皇,乃至太宗皇帝起,就有此事,不然......”

“住嘴!”

楚皇听到这里,厉声呵斥了一句,看着汤正同,怒道:“朕还当你能说出什么,原来只是推诿责任,朕只问你一句。

若是历来就是如此,那么朕要你何用!?”

听见这话,旁边的周南也是跪了下来,高呼:“臣万死!”

他心里明白,楚皇的这句话不仅仅是说给汤正同听的,也是说给他的。

楚皇踱了两步,坐回了龙椅之上。

后面的话,不用问的那么详细,他自己猜也能猜的出来。

为何身为节度使,却不制止这样的行为。

为何江南两道不肯卖粮。

总而言之,就只有一个字——利!

粮食一事牵扯到了无数人的利益。

尤其是士绅阶级的利益。

楚国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朝廷的文武百官大都是出自士绅阶级,若是想要动手铲除这股势力,就是拔起萝卜带着泥......

整个楚国都会因此产生巨大的动荡。

如今的楚国内忧外患,无论是北方的乞颜部,还是西南的黔国公,都是一个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出什么大的动乱!

楚皇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看向了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两个大臣,胸口莫名升起一股怒气。

可是,这怒气堆积在胸口,却无处可以宣泄。

片刻之后,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向坐在旁边有些尴尬的方休,眉头稍微舒缓了一些,说道:“方休,朕第一次读你的策论,只是觉得锋利,直指朝廷弊病。

可朕却以为,这天下州府的官吏,这朝堂之上的文武大臣,这朝廷的规章制度,却也没有腐朽到这般田地。

如今,朕方才明白,卿之所言,无一句不是实话,无一句不是戳在了朕,戳在了大楚,戳在了朝廷的痛处!”

这话说的已经是非常的严厉。

楚国崇尚君辱臣死。

老皇帝的这番话若是传出去......

被一些所谓的‘仗义死节’的‘仁人志士’听了,怕是要哭天抢地,到祠堂的谢罪去了。

汤正同和周南听了,也是砰的一声把脑袋狠狠的砸在地上,高呼:“臣等万死!”

方休见到这一幕,更加的尴尬。

毕竟,自己也是臣子。

他们两个摆出这副姿态,自己在旁边坐着,总觉得有些不好。

他想了想,想要起身,学着他们两个的样子,高呼两声‘万死’。

龙椅之上的楚皇见了,却是道:“他们两个跪是因为辜负了朕的信任,辜负了天下百姓的信任,你跪做什么?坐回去......”

方休听见这话,嘴角抽了抽,却并没有拒绝,只是拱了拱手,说道:“谢陛下!”

两个大臣跪在地上,头紧紧贴着地,不敢发出一点儿声音。

楚皇则是端坐在龙椅之上,就这么看着他们,冷声道:“你们既然想要跪,就在这里跪着,跪足一天一夜。

没有朕的口谕,你们两个就一直跪下去!”

两个大臣听见这话,却是松了一口气。

这叫做高高的端起,轻轻的放下。

陛下这么说,就说明他们两个不会有什么大事了。

“臣谢陛下隆恩!”

两个大臣就保持着这个姿势,跪在地上。

此时此刻,楚皇的怒气似乎消了一些。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向跪在地上的两个大臣,缓缓开口:“中原东道的节度使安硕给朕的奏章上面写着,今天的中原的饥荒是因为旱灾?”

周南听见这话,虽然没有抬头,却是忙不迭的回答道:“回禀陛下,的确是因为旱灾。”

“可是朕看了各州府呈上的奏报,今年的旱情比之往年,虽是严重了些,却也不足以导致如此多的州府受灾......”

楚皇又抿了一口茶,缓缓道。

显然,他案头上的一叠奏章,都是关于中原的灾情的。

中原的灾情已经持续了足足三个月。

每天都有大量的流民从中原三道流落到京畿之地。

这些天,京畿之地的各州府的知府和京都府的府尹接二连三的上书,询问如何处置这些流民。

这些奏章让原先已经把中原灾情当作仅次于攻伐乞颜部的要事,更提了一个档次。

解决此事,迫在眉睫!

可是,他重新翻看了许多的奏章,却发现很多的奏章连灾情的具体原因都没有搞清楚。

有的州府说是因为旱灾,有的州府说是因为蝗灾,更有甚者,竟然说是水灾......

同属一道,竟然旱灾和水灾同时发生,实在是太过荒唐!

因而,楚皇才会把远在中原北道的节度使周南召回京,就是想要问个明白。

中原灾情究竟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