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 第六百三十七章 重回临泽府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第六百三十七章 重回临泽府

作者:点小驸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1 14:46:49 来源:笔趣阁

第二次来到中原道,方休是以不一样的身份,心态也略有不同。

第一次的时候,他所做的更多是监察之职,如今更多的却是要治理这片土地。

中原三道,与临泽府相同级别的城池足有三座,方休还是选择了自己最为熟悉的临泽府。

他到临泽府的时,便宜老爹已经先一步回到了京师。

迎接他的是旧部李敬。

“大人!”

李敬躬身行礼,身后上百兵士脚后跟齐刷刷的一碰,颇为壮观。

可是......

除了这些兵士,临泽府的官吏竟是没有一个到场的!

可见自己那个便宜老爹在临泽府做事有多么的艰难。

“如今临泽府是谁在主事?”

前往府衙的路上,方休看了一眼李敬,开口问道。

他并非是第一次这临泽府,府衙的许多人,他以前甚至见过,因此才会询问。

“有主事张通张大人,通判刘大人......”

李敬在旁边念着名字。

方休听了以后,却是不停的皱眉。

并不是因为这些名字,他不熟悉。

恰恰相反,他皱眉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名字,他太熟悉了!

这都是曾经府衙的旧部,竟然没有一个人被换掉?

方休看向李敬,问道:“我爹在临泽府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

“这......”

李敬听见这话,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方休见到这一幕,摆了摆手,道:“尽管说,有什么便说什么。”

“既然如此,卑职便实话实说了......”

李敬跟在方休的身后,咬了咬牙,道:“依卑职看,将军在临泽府的这段时间,什么都没有做。”

说到这里,顿了顿,忙不迭的解释:“并非是将军懒惰,而是这府衙的官吏全都不听将军的,他们的背后还有周正周阁老为他们撑腰。

将军做什么事情只能亲力亲为,可是那些府衙的官吏非但不帮忙,反而变本加厉的阻挠将军。

将军到临泽府这半个多月,除了颁布地丁合一之策,无论做什么都是寸步难行!”

方休听见这话,点了点头。

跟自己原先想的倒是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他还是低估了这些士绅的能量和胆子。

怎么说自己那个便宜老爹也是陛下钦命的中原道按察使兼节度使,可谓是文武于一身,几个州府的小小官吏,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无视。

这背后恐怕站着的恐怕不仅仅只是一个致仕的周正,京师一定也是有人撑着腰呢!

方休想到这里,已经做出了决定。

新年还没有结束,他就离开京师,到这地方来受罪,做事情自然是要雷厉风行,速战速决!

他看向旁边的李敬,吩咐道:“拟一个名单,当初不服从我爹命令的全部写下来,就说是陛下的旨意,这些人一律罢黜,全部给我回家种地去!”

“这......”

李敬听见这话,微微一怔,随即露出犹豫的表情,不吭声了。

方休见到这一幕,瞥了他一眼,问道:“怎么?你要为他们说话?”

李敬忙不迭的摇头,道:“大人您误会了,卑职的意思是......

按照您的吩咐,这临泽府衙门就没有人了。”

“你不是人?他不是人?”

方休指了指李敬,又指了指他身后的士卒,冷声道:“这天下三只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好找?

既然不愿意做事,就给我早早的滚蛋!

我这里容不下他们,别说是罢黜,他们若是有什么不满的,休怪我跟他们清算旧账,到时候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给我抄家,连个桌椅板凳都别想留!”

李敬跟在临泽候身边,处处都受这些家伙的钳制,此时此刻听见方休的话,整个人都觉得热血澎湃,忙不迭的躬身,拱手道:“大人,卑职明白了,这就去办!”

“去吧!”

方休摆了摆手,似乎觉得有些疲惫了,骑着马,慢悠悠的往衙门的方向赶,丝毫没有紧迫的压力。

这个时候,临泽府的衙门里却已经乱作了一团。

信任的知府、同知、通判聚集在一起,商量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方休。

“听说新安伯可不是好惹的......”

说话的人是临泽府信任的知府,名字叫做常庸。

楚国士大夫追求的乃是中庸之道,常庸人如其名,绝对是个和稀泥的好手。

旁边的同知和通判都是原先衙门的人,听见这话,纷纷开口。

“大人有所不知,一个月前,新安伯还是我们中原道的按察使,前段时间,听说是京师出了些变故,他才赶了回去。

如今说死临危受命,实际上却是卷土重来,的确是不可小觑啊!”

“不可小觑......”

常庸皱了皱眉头,随即又释然了,笑道:“他是按察使大人,还是节度使大人,我们都是他的部下,自然是不能小觑上官。

但是,有一些事情,本官却需要与诸位同僚实现说好。

这地丁合一之策乃是祸国殃民之策,临泽候这半个月的经历已经说明了一切。

一个小小的地丁合一,让整个中原道是民不聊生,四处生乱,你们可懂本官的意思?”

“懂懂,下官都懂......”

同知和通判都是忙不迭的点头。

他们也都是原先田赋之策的受益者,怎么不明白这地丁合一之策意味着什么。

那常庸见状,脸上露出笑容,继续道:“只要我们站在一起,统一口径,坚定信念,再加上背后有周阁老撑腰,还有京师的一众大人们撑腰。

便是新安伯有通天的本事,也拿我们无可奈何。

当然,新安伯不同于临泽候,这件事情,本官是知道的。

我们可以转换一下思维,不要像以前那般生硬,新安伯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照常去做。

比如新安伯让同知大人你到郊外的村里,检查地丁合一之策是否施行,你就去,且在村里逛上两圈。

无论那村里是否施行了地丁合一之策,你便一口咬定,已经施行,而且施行的很好,百姓们都很开心,士绅们虽有不满,却也接受。

总而言之,一个字——顺!

只有顺着新安伯的心意,才能拖!

只要拖下去,这地丁合一之策究竟是好是坏,还不是诸位大人说了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