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072章:装备与新军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072章:装备与新军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57 来源:笔趣阁

大明辽东军队的军器供应,大部分移交给皇家军工厂生产之后,皇家军工厂迅速确定了各种装备的制式化生产。

弓、弩、三眼铳、炸炮(地雷)这些武器都开始列入皇家军工厂的生产范围,同时皇家军工厂开始研制火炮。

朱由校一纸调令,将全国大部分炮匠都调到了皇家军工厂。

很快皇家军工厂就送了一批装备到辽东,孙承宗很辽东武将们拿到这些军器后,不由交口称赞。

皇家军工厂生产的战刀、战斧、长枪,还有扎甲的质量都极为过硬。同时皇家军工厂的燧发枪也得到了一些将士的欢迎。燧发枪相比鸟铳来说,操作起来方便多了,而且质量过硬,杀伤力较强。

弓弩方面更是受到了极大的称赞。

皇家军工厂的弓箭,弓身用的是北方的硬木,角材用的是南方的牛角,弓身上则是用牛筋,材料都是上好的。

这样一把弓制作下来,成本达到了十两左右。成本最高的自然就是水牛角,上好的水牛角,相当于一头牛的价格。

北方的弓和南方的弓,各有优劣,北方是弓身材质比较好,南方多是用竹子之类的材质。南方则是角材比较好,北方只能质量更差的山羊角。

弩方面只造了很少一批,明代的弩在威力上是不如宋代的,主要是受元代禁弩影响,同时还有就是火器出现后,也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弩的作用。代弩的发射机关要比前朝的发生机关要简单,这种弩的拉力和射程要远逊于唐宋时代的弓弩。不过皇家军工厂造出的弩在性能上还是比西方人要强上一些的。

皇家军工厂拥有很多工匠,会造弓弩的工匠也有一大堆。要说弓弩,此时还是中国的比较先进。

欧洲人此时用绞盘的钢弩,威力实际上仅是中国秦代水平。然而仅仅是这样水平的弩箭,就把欧洲人快逼疯了,整出了越来越夸张的板甲。

西方人的钢弩之所以性能差,主要是钢材在蓄力方面是最差的。板甲这种玩意,实际上在防护能力上也是比不过中国扎甲的。

别看板甲把全身都保护起来了,但实际上只有两三厘米那么厚。箭支的受力面积是很小的,极易射穿板甲。因为板甲没有回旋的余地,一旦超出承受范围就会被射穿。相比之下,扎甲、鳞甲这样的结构,箭支射在铁片上,铁片会向后顶,有一个缓冲过程,一块铁片顶在身体上,顶多也就是疼一下。

所以西方人的板甲,是完全不适应大明国情的。

西方人造出板甲,只能说是脑子比较一根筋。因为西方人用的是逻辑思维,习惯一条线的联想下去。中国用的则是类比思维,像是一个面,相比逻辑思维来说,类比思维显然是更高级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上的差异,从后世的手机操作系统上就能看出来。西方人的手机,例如照片处理功能,就一定要从相机里进去。国产手机则会把这些不常用的功能,放到一个工具箱里面,或者从相机中也能进去。

所以习惯了类比思维的国人,刚接触国外的操作系统时,多多少少都会不太适应。

欧洲人的类比思维尽管更低级,但也有他们的优点。例如在打仗的时候,他们无法攻克一个军事堡垒,那么欧洲人想的是,是不是火炮威力还不够?于是屁颠颠的跑回去研究威力更大的火炮。

如果换做中国人用类比思维来思考问题,则会将目光转移到堡垒内部,通过政治、外交手法来瓦解敌人,或者干脆想办法绕过去,攻击敌人堡垒的后方。

‘耿直’的西方人,弄出奇葩的板甲也是十分正常的。

皮岛之上,此时皮岛码头已经修了一遍,能够同时停靠十余艘大船。第一批武器装备也运到了,基本上都是燧发枪、战刀、战斧、长枪、扎甲这些京营的制式装备。

然而得到这批装备的毛文龙却是大喜过望,他在辽东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打造精良的装备。

特别是燧发枪,质量极为过关,试过之后竟无一杆炸膛,而且发射也比火绳枪方便多了,这让毛文龙更是意外,不解的道:“想不到这批军器竟如此精良。”

话说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号称京城四大笑话,盖讥名实之不相称也。

只要是京城发来的军器,火器是最危险的,经常是一用就炸。其他弓箭什么的,也要数把才能改成一把。

“这是皇家军工厂所造,乃是皇上亲自设立的。”张炎对毛文龙说道。

“有了这些军器,组建一支强军不在话下,若是按照皇上的对敌策略,我东江军必可在山区所向披靡。”毛文龙一脸欣喜,信心十足的对张炎说道。

“那就看毛总兵的了。”张炎并不是很了解战场的事情,而且皇上也告诉他不要胡乱插手军队的指挥,所以张炎如今只管军纪。

大量物资被运送到皮岛,毛文龙的征兵活动也迅速展开。从岛上的百姓中挑选青壮,组建东江军。

毛文龙自然是有信心击败野猪皮,实际上这年头的野猪皮战斗力也就那样,只是明军在武器装备上,以及纪律、后勤上实在太烂。士兵吃不饱、穿不暖,又没什么纪律,如何和野猪皮打仗?

此时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而且士兵对野猪皮苦大仇深,有足够强大的凝聚力,只要抓好军纪就没问题了。

没过多久,京营第五步兵师被调到了东江镇,足足有一万人马,不少京营士兵在海上吐得稀里哗啦,神色有些萎靡。在岛上休息了几天,很快也就生龙活虎了。

第五步兵师师长叫章扩图,是京营五个步兵师当中表现最好的,第五步兵师在整体训练上要比其他四个步兵师高出一截,因此得到了朱由校的重视。这次前往东江镇与建奴作战的任务,也就落在了第五步兵师头上。

这是一支没有经过战争检验的军队,章扩图心中是有些紧张的,同时也带着些渴望,毕竟这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随着京营第五步兵师一同到来的,还有三十多名锦衣卫,负责协助毛文龙构建情报系统的。

最后到来的是从九边挑选出来的精锐夜不收,九边军户日子不好过,皇帝开出每月5两的军饷,吸引了一大批军人参与选拔,终于选出了这一千名夜不收,这些夜不收也将成为‘游击军’的主力,到了东江镇便是基层军官。表现出色的将成为高级军官,军饷还会提升。

人员、粮草、装备陆续到齐,东江军开始迅速组建。

毛文龙如何组建什么战术的军队,张炎是不管的。但张炎很快让毛文龙见识到了什么叫严苛的军法。

军政委、指导员负责维护军纪,执法队负责执行。

岛上的百姓也受到了妥善的安置,岛上的老弱全部发给土地垦种,能战的青壮中挑选出了两万人,用于组建东江军。其余的也都分配去垦种土地,毛文龙收复的十几个岛屿能种的都种上。

剩下的百姓,则用船队转移到北直隶,安排到皇庄中垦种。孤寡儿童则送到京城,朱由校在京城成立了一个‘皇家孤儿院’,专门收留各地的孤儿。

这些百姓安置工作,都由张炎此次带来的大批统筹人员负责,加上登莱水师的协助,整个东江镇很快就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正在组建的东江军,也可以视为一支新军。这支军队在组建之时,便被朱由校介入了。充足的作战物资、严格的军法,都不同于传统的明军。

这支新军正在迅速成形。

ps:第二更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