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95章:预算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95章:预算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57 来源:笔趣阁

到了年底,六部和各个新增部门都在计算来年所需的预算资金。*xshuotxt/

首先进行预算的还是军事开支和行政开支,军事开支方面随着边镇已经裁撤了四个,中央军开始施行义务兵役制,军费开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不过因为生产兵团的组建速度加快,以及海军来年计划开始对荷兰人发动战争,所以军事预算依旧达到了4000万元。

“如今生产兵团足以取代九边军户,天启六年即可将九边全面裁撤。同时各省都成立了守备军,各省的卫所皆可裁撤。不过考虑到军户转业的问题,关内卫所裁撤可以分三年进行,每年裁撤一批。三年之后全国卫所全面裁撤,并彻底取消军户籍贯。”

“就按照这个方案施行。”朱由校点头同意了统帅部拿出了的军费预算,已经节流方案。

卫所制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大明了,或者说是卫所制的官兵已经没有战斗力了。这些军户反而成为了一些隐性的定时炸弹,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了。

如今朱由校采取的制度,类似于后世的中国。

北直隶以及其他新政地区,都已经开始成立武警部队,用于加强地方官府对地方的掌控力。

同时还有守备旅,用于镇压内部动乱势力。

生产兵团,负责戍边、生产。

另外还有二十五个步兵师,以及十个骑兵师,则是野战军,随时可以调到各个战场去参战。

在明王朝危急存亡的特殊时期,军人的待遇是要保障的。明王朝的灭亡,一方面是失了军心,一方面也是失了民心。

只要军人不造反,其他群体造反都不会对社会生产秩序造成太严重的破坏,但军人一旦造反了,那破坏力就太大了。

军人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造反的,只要有一口饭吃。不把他们往死路上逼。

如今采取义务兵役制,军人在伙食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同时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后勤方面也有充足的保障。

如今大明在的军事体制在朱由校的逐步整改之下,已经不太可能出现因为士兵吃不饱肚子而造反。也不可能因为走到半路没有后勤保障。而导致军队半路哗变。

因为明军的装备成本也有了很大的削减,火枪兵成为了主要兵种,并且不再配备铁甲什么的,装备成本自然也是下降了很多。

有所提升的是军官待遇,以及职业兵待遇。同时海军军费开支正在逐年提高。陆军和海军在训练成本也有所增加。

四千万的军事开支,基本上还要足够的。

内阁递交的行政成本预估,则达到了三千万元。行政成本提高这是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新政地区增加了公务员,增加了警察、武警、税务局、法院,还有一些小部门,同时又增加了乡镇政府。

另外还提高了官员待遇,行政成本自然是不断上升的。

此时的大明体制已经被朱由校给割裂了,大致上分成新政地区和传统地区,传统制度地区,朱由校对北方各省的掌控力也正在不断的上升。谁也不知道指不定哪一天北方各省就被纳入了新政体制内。

南方士族盘踞地区,朱由校暂时表现出来的态度透露着一些妥协的味道,因为朱由校对南方各省的旧体制根本没有去动的意思。

一些南方士族成员已经明确意识到皇帝最终不可能放任南方各省不管不问,最后肯定也是会被改革的。

不过皇帝毕竟没有把火烧到南方士族的头上,与资本相结合的南方士族也表现出了资本主义的软弱特性,不敢抱团反抗皇帝在北直隶和东北地区搞新政。

官员待遇最好的就是新征地区,但是新政地区的反腐也抓得最严,同时官员不准经商也成为了行政地区的官场潜规则。这个潜规则是汉皇党的党纲,虽然只在汉皇党内部约束汉皇党官员,但是在新政地区如果发现有官员经商。那么基本上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削官去职。

其次就是北方各省的官员,那些一把手之类的官员待遇也有高薪养廉的福利了。但同样也开始不允许他们经商,家人经商也不行。

南方官员则暂时还没有享受到高薪养廉的政策,但反腐却是一样在搞。此时朱由校不指望南方各省官员把税收上来。只要求他们不用行政手段去压榨百姓。

当然那些南方士族官员这一点也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南方士族已经发展成了官僚资本阶级,官商合体之下,这些官员自然犯不着直接去贪污,让家里人经商就能赚到钱。在权力的掩护下,很多行业都是需要这些权力才能作为准入门槛的。

他们只需要充当一尊神像的作用。可以不贪污也可以不管事。

所以南方士族出来的官员,很多看上去都很廉洁。反腐有时候也难以抓到他们的把柄,要他们收税他们也不收。强制性要求征收商税,他们也就是到了指标就停,对中央都是应付了事。

在这样的廉洁背后,是更严重的官商勾结,这些士族已经垄断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成为了严重的毒瘤。

割除这些毒瘤是要承受很大的阵痛的,朱由校目前就是把这些南方士族当成猪来养,反正他们吃多少日后都让他们连本带利的吐出来。所以暂时也不急着去收拾这些南方士族,先让大明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才是最关键的。

所以朱由校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经营新政地区方面,先构建出一个成熟的新政体系再说。

如今改革已经逐渐潜移默化的被北直隶的各阶级所接受,有些阶级是不接受也得接受。在北直隶的改革的阻力是越来越小了,而在东北等既得利益阶级势力空白的地区,改革就更加没有阻力。

行政成本增加,一方面是新政地区大幅度增加,一方面则是北方各省小幅度增加,南方地区的行政成本则没有任何的增加。

反正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员看起来已经很廉洁了,也不需要什么高薪养廉,那纯粹就是浪费钱嘛!

随着新政地区的扩大,日后行政成本还会进一步的提高。

新政成本的提高也不是坏事。高投入才有高回报,财政才能收的上来,官方才有足够的掌控能力去发展经济和民生。

当官方掌控了足够多的资源后,要想改变当前混乱的社会价值观也就会比较容易了。

吏部的三千万行政成本预算之后。则是户部也要去了三千万元的救灾预算,并且明确了救灾原则。

北方救灾以免除农业税、移民、以工代赈为核心方式,南方救灾则以免税、发粮、移民的方式进行。

北方救灾不再直接发粮,而是通过以工代赈的模式进行,主要是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有所提升的表现。而对于那些特殊的受灾群体。则还是直接发放救灾物资的。

朝廷对南方各省掌控力还明显不足,以工代赈很容易闹出大量幺蛾子,干脆以发粮和移民的方式进行。

基本原则就是不能有人饿死,三千万元的巨款,理论上是能做到这一点的,还要看具体执行。

工部则拿出了一个贯通北方各省的公路建设方案,同时按照朱由校的要求,拿出了一个黄河治理计划,同时还有北方各省的大型水利建设项目,为此申请到了一亿元元的财政预算。

明年工部将对贯通各省的公路主干道进行招标建设。三年内建成贯通各省的公路主干道。到时候重型马车可以畅通无阻的将货物运送带北方各省。

交通肯定是要持续改善的,目前还没有火车,先用重型马车凑合也还是可以的。这次工部的建设项目分部在北方各省,也是在为日后更大的规模的建设做预热。

因为纸币发行已经很快了,只要有一年的过度,后面就可以进行通膨,通膨的方法就是大量建设各种工程,从而把钱直接撒到底层劳动者身上,进而底层人民需求品的生产规模。

例如粮食!

水利工程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在天灾不断的情况下。水利工程更是尤为重要。而黄河也是到了不得不治理的阶段,黄河地区年年闹灾,对社会稳定影响太大了。

此时朱由校已经开始着手抽调财政,补贴那些经济落后的省份了。从而实现整体上的稳定局面。

南方各省是不太可能乱起来的,南方士族已经形成了一套高度自治的体系,有一套潜移默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南方士族作为统治者,自然也不可能让南方省份乱起来。

北方各省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都将不再采取徭役的方式来建设,而是通过招工的方法进行建设。

剩下的九千万元预算。三千万拨款到了教育上,只也是官方第一次在教育投入上发力。

剩下六千万元,则是用于各方面的开销。

皇族人口太多了,光是俸禄就要一千多万元。过去这些俸禄主要是直接用粮食发放的,如今不是发放粮食了,而是直接发钱。

社会福利,以及北方的植被恢复、卫生投入,以及各种各样的杂项开支,加起来也就把这些预算给分了下去。

而纸币的发行计划已经拿出来了,而朱由校也完成了皇家银行国有化的准备。

皇家银行国有化非常容易,无非就是将皇家银行的高层变成政府公职人员,其他就没什么了。

毕竟皇家银行是皇帝独资成立的。

皇家银行国有化后,皇室只保留5%的股份,同时拥有决策权。

纸币实际上早就印刷好了一大堆,这玩意从朱由校成立皇家银行开始就进行准备了,几年下来皇家银行也成功研制出了一些新技术用于纸币的防伪。

春节一过,皇家银行就可以正式国有化,并发行名为‘天启宝钞’的纸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