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44章:蒙古局势变化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44章:蒙古局势变化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47 来源:笔趣阁

蒙古草原,此时正值草甸葱茏,一片郁郁苍苍,正可谓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到处都是群群牛羊,咩咩鸣叫的羊儿欢快的吃着青草,一头头牛儿淡定的站在草地中咀嚼着,一匹匹马儿甩着尾巴肆意奔腾。

风和日丽的大草原,景色美极了。一个个蒙古包坐落在草原之上,明统区的草原上,牧民们宁静祥和的牧着牛羊。这里没有什么尘世喧嚣,因为每户牧民都有五千亩草场,相互之间离得比较远。

尽管看似有些无聊,但在这个夏日季节里,却也无忧无虑,像极了世外桃源。因为平时没接触到什么人,这些牧民也逐渐变得热情好客起来。适应了新的环境之后,他们每年也就是到了的一些节日的时候,才会聚在一起赛马,让年轻人谈情说爱什么的。

这些牧民平日里看管着一大群牛羊,根本不用怕吃不饱肚子。而且一年忙碌下来,那些羊毛、皮革都能卖到钱,这些钱足够他们购买茶叶、铁锅、瓷器、棉布和蔗糖这类的生活用品。

这些牧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了。如今再让他们回到过去那种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显然不会愿意了。

谁会好日子不过,跑去过以前那种日子。那种整天跑来跑去,自己没什么财产的生活,可没日进这么舒服。更何况如今有明王朝的保护,在明统区也不用怕遭遇部落之间的战争。

那些明统区的蒙古贵族们此时也不太愿意回到过去的模式,如今这模式实在太爽了,他们实际上也不用怎么管事,每年就能坐收统治红利,而且还能到关内花销,不少蒙古贵族干脆跑到关内定居去了。

当然这些蒙古贵族大部分人都没什么文化,他们显然还没意识到,这天下这么好的事情是不可能长久的。

无功而受大禄,此乃天下之大危。

再过个十几二十年,甚至不用那么久。明王朝就不需要这些蒙古贵族了,到时候把这些蒙古贵族一脚踢开,他们又能怎么样?

届时这些蒙古贵族没有了蒙古牧民的支持,手上也没有任何的力量。朝廷要把他们一脚踢开只是一道政令的事情。

对于那些蒙古牧民来说,一旦脱离了这些蒙古贵族的统治,谁能给他们好日子过,自然是支持谁。

不过暂时来说,这样的模式还是可以维持的。此时的明统区内。那些蒙古人的秩序已经被管理得井井有条,蒙古牧民皆是安居乐业,碰上灾害什么的,朝廷也会伸以援手,呈现出一片大治之景象。

相比之下,漠南蒙古和莫被蒙古从入夏开始,便在草原上大打出手,双方进行了一番动员之后,在草原上杀得你死我活。

林丹汗信心满满,经过几年的休整。威望总算是恢复了一些,对漠南的控制力再度恢复。明王朝也再度卖了一些武器装备给他们,这下要对漠北蒙古开刀,应该不是很难。

而明王朝突然发兵西域,扫灭了叶尔羌汗国和漠西蒙古准噶尔,让林丹汗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丹汗决定尽快征服漠北,将蒙古的资源整合起来,如此一来面对明王朝才有更强的自保能力。

经历过一次大败之后,林丹汗也是有点被打怕了。此时地盘面积急剧缩水,也不敢在和明王朝嚣张。但是明王朝又太强大了,逼得林丹汗也不敢太安逸的过日子。

遇强则强、遇弱则弱,这也是民族之间相处的一些现象。强大的敌人确实可以起到鞭策的作用。

这也是为何上古帝王拆毁自己的城池,能使四方臣服的原因。

当然,时代变了。这不是上古时期,上古时期各地各部的人心性较为淳朴自然,那样的策略自然可以使用。

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尘世间越来越繁华。社会状况与上古时期又是不同的。一个先天社会时代,一个是后天社会时代,一些现象虽然共存,但却又不尽相同。

在这个时代,如果实力相差太大,自身又没什么强大的文化核心获天时地利支撑,那就没办法了。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那么多打酱油的国家,那些国家永远不可能争霸世界,因为这些国家天时地利人和皆没有达到能够争霸世界的标准。

林丹汗此时尽管有强烈的危机感,同样也努力的壮大自身实力,奈何生产力方面已经逐渐被明王朝碾压了。

而此时的明王朝显然是不希望林丹汗统一蒙古的。当林丹汗带着大军征讨莫被蒙古的时候,才发现漠北蒙古同样也获得了一大批明王朝制造的武器装备,一不小心之下还吃了点闷亏,顿时气得直骂娘。

一场战争拉开了序幕,莫被蒙古得到了一批武器装备之后,和林丹汗打得半斤八两。战局很快变得拉锯而焦灼起来,漠北蒙古此前虽然打不过林丹汗,然而此时却是完全不怂了。

林丹汗插手大明与建奴的战争而战败之后,实力已经大损,地盘丢了一半以上,人口更是锐减。

如今从人口上来说,漠北蒙古的人比漠南还要多。而双方手上从明王朝那里购买的武器装备数量也相差不多。

双方的战术也都半斤八两,厮杀起来那简直残酷无比。

不过要比战争经验,倒是林丹汗更胜一筹,可要论拼命上,还是漠北蒙古更加野蛮一些。

毕竟林丹汗的漠南蒙古靠近大明,这些年被明王朝的商品经济腐蚀之下,日子也好过了,但野蛮习性却没是被消磨了不少。

双方在漠北杀得天昏地暗,林丹汗率领的漠南蒙古最终还是占了上风,不过漠北蒙古却是百折不挠,打定了就算是败了,也要让林丹汗崩掉一嘴牙的想法,完全就像是疯子一样,打得林丹汗有些吃不消。

即便打赢了漠北蒙古,势必也会元气大伤。林丹汗察觉到不妙之后,随即暂缓了攻势,转而与漠北蒙古展开谈判。

漠北蒙古见林丹汗暂缓了进攻。派人来和他们谈判,也同意了谈判。

双方都知道,再这样拼下去,最终只会被明王朝捡了死鸭子。对双方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结果。

既然一番掰手腕之后,双方都有了这样的共识,那就坐下来谈吧!

“诸位听我说,南方的蛮子如今军力强大,特别是他们的火炮。更非我们蒙古可以抵挡。而且刚刚得到消息,准噶尔已经向蛮子投降了。本汗进攻漠北,并非是为了其他东西,只是想要把蒙古联合起来,一起抗衡明国的蛮子。你们漠北难道也想被明国征服不成?”林丹汗亲自到场,对在做的漠北蒙古贵族问道。

“我们当然不愿意,可是也不愿意臣服于漠南。”漠北蒙古贵族顿时嚷嚷起来,林丹汗随即说道:“本汗并不是一定要征服漠北,我们同为成吉思汗的子孙,现在面临强敌。为何不联合起来自保?”

“联合?”

“不错,联合起来,保障我们的利益。”林丹汗说道:“明国如今搞了一个什么蒙古自治区,可是那种模式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想必大家只要是个聪明人都会明白。一旦我们失去了底下的牧民,日后还能享有当前的利益吗?”

明统区草原上的蒙古牧民生活水平确实是有了巨大的提升,然而牺牲的却是他们这些蒙古贵族的利益。

时间一长,明王朝未必会把他们这些蒙古贵族当回事。到时候一脚把他们踢开,他们找谁哭去?

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是没有人看出,只不过明统区的那些蒙古贵族。多是一些小贵族,这个问题不是他们考虑的层面,他们自然是得过且过。

但是对于这些蒙古顶级贵族来说,当前的制度才是最合适他们的。他们与明王朝展开贸易。明王朝的东西他们照样能享受得到,而且还能真正意义的统治一群蒙古牧民,手上有生杀大权,这样的日子岂是投降明王朝能够相比的?

至于底下蒙古牧民的利益,与他们是矛盾又统一的,一旦蒙古牧民利益获得太多。他们的利益就必然要受到损害。既然如此,这些蒙古顶层贵族自然不愿意到明王朝的条条框框里去生活。

明王朝的崛起,特别是明王朝推出的蒙古自治区制度,已经威胁到了这些蒙古高层的利益。在这样的外部威胁之下,漠北蒙古的一群蒙古贵族很快就被林丹汗给说服了。

很快双方杀牛宰羊,搞了一个结盟仪式。

漠北蒙古与漠南蒙古正式结盟,并且漠北蒙古也接受了林丹汗这个蒙古大汗,将林丹汗推举为领袖。

当然这个领袖也只是名声上好听,实际上漠北蒙古各部的利益,林丹汗并不能享有,双方统治利益的分配依旧独立。

结盟之后,双方约定攻守同盟,并且在与大明的贸易上统一了态度,贸易自然是继续进行的,否则他们这些贵族能享受的东西就少了。但是在战马贸易上,漠北、漠南达成了限制出口的共识。

尽管明王朝获得了战马产地,但该限制还是要限制的,以免明王朝的军力膨胀过快,转而对他们下手。不过只要明王朝肯用铠甲、兵器来换,战马还是愿意大量卖给明王朝。

达成了这些共识之后,林丹汗也就退兵了。

一场战争下来,虽然没有如愿以偿的征服漠北,还损失了一些兵马,但起码也不是没干成什么事。在退而求次之下,结盟了漠北蒙古,倒是让林丹汗感觉多了一份自保的实力。

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的这场战争,也是明王朝高度关注的周边局势,当朱由校接到锦衣卫传回的情报之后,不由有些失望。

双方尽管大打出手,但都很理智的没有杀红眼,而且最后竟然还特么的结盟了,这是什么鬼啊?

这一变化,让大明对蒙战略又发生了变动。

朱由校立即召开了御前会议,商讨新的对蒙战略。

“诸位爱卿,根据锦衣卫的情报,这漠北和漠南竟然结盟了,这下我们大明想要继续看好戏显然是不可能了。朕欲彻底解决蒙古威胁,将蒙古全面纳入我大明管辖之地,诸位以为当如何实现?”朱由校对诸位大臣问道。

“启禀陛下,蒙古此番各部结盟,可动员的兵力可能超过了四十万,若是这些蒙古人突然对我大明发动进攻,而我大明防备不足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臣以为,当加强北疆军力。”孙传庭建议道,“待朝廷从西域抽出手来,再收拾蒙古。”

“臣以为,近几年朝廷正在进行内部改革,财力并不是那么充足,若是陛下此时征伐蒙古,极有可能导致内外动荡。不如待北方各省完成改革之后,财政充足之时,再对蒙古进行征讨。”沈潅沉吟片刻之后,出来对朱由校建议道,此时沈潅担心的是,皇帝是不是被一连窜的胜利给冲昏头脑了。

要知道如今可是改革的关键时期,内部随时可能跳出第二个、第三个福王,这个时候要是抽调军力去打蒙古,战争必然是损耗国力的,而且还会导致内部兵力空虚,一旦出了什么问题,那很可能就会一步错、步步错。

“爱卿所言有理,朕也不急着马上就要把蒙古收拾了,只是提前做个打算,制定一个接下来的对蒙战略。”朱由校微笑着对沈潅说道,打消了沈潅的担忧。作为穿越者,他焉能不知明末时期的巨大危机。

此时既然已经打开了局面,自然是要稳扎稳打,没必要太去冒进。

在朱由校看来,只要大明接下去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国力的进一步提升,蒙古必然沦为打酱油的存在,将被永远排除争霸世界的舞台,到时候蒙古也就只能沦为大明的附庸。

所以朱由校只是把蒙古视作一块蛋糕,一块可以为大明产出大量羊毛的草原经济原材料产地。

“陛下英明。”沈潅松了口气,皇帝能听进去就好,否则脑子一热,节奏一被带乱了,那就是花样作死。

“陛下,如今大明与蒙古开放贸易,只要增强军力,蒙古也不敢主动进犯我大明。而蒙古此时也是唯一能够威胁大明边疆的势力,在北方完成改革之前,大明应以积极防范、主动贸易为主。日后未必要大明动武,蒙古必然沦为大明附庸。”孙传庭提出了新的战略思路。

以大明如今积极改革的节奏,加上不断涌现的技术发明,只要北方各省完成改革,不用几年大明的国力就可以急剧上升。

到时候那群蒙古贵族只要敢跳,对付他们就像是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