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二百三十章 学堂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第二百三十章 学堂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8:48 来源:笔趣阁

“除此之外,本王还准备正式建立军事学堂,政务学堂以及科技学堂,三大学堂。”赵煦说道。

西凉臣服北狄,北狄国力越发雄厚。

袁家接下来也会小动作不断。

而朝廷和势族只顾自身利益,难保将来不会拿他同北狄做交易。

这种形势下,他必须全面建设自己的封土。

三大学堂的建立也是其中一项。

如此他便能获得源源不断的人才,而人才又会进一步促进封土的发展。

“政务学堂,科技学堂?”刘福皱了皱眉头。

北大营内的军事学堂他是知道的。

但没想过还有政务学堂和科技学堂。

赵煦点点头,“你去把王应和常威叫来,一起商议下这件事。”

他虽已让常威在北大营建立了军事学堂,但毕竟不正规。

现在他要像当代建立学校一样,给三个学堂建三个校区。

而且为了便于他讲学,三个学堂要近一些,省得绕路。

刘福应了声,转身离去。

不多时,王应和常威到了王府。

一进门,常威就冷着脸,憋了半天,他道:“殿下,末将真为你感到憋屈,他们竟然这样对待殿下,真想反了他娘的。”

路上刘福便将手谕上的内容同二人说了。

二人自然十分气愤。

“殿下,恕下官说句不敬的话,当下皇上和势族俱都沉湎于安乐富贵乡,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怕是什么无耻之事都能做出来,殿下警惕戒备才是。”王应紧随常威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对他而言,燕王不仅是燕王,还是他的良师益友。

他自然要站在燕王一边。

赵煦点点头,王应一向言语少,但看问题倒是一针见血。

笑了笑,他说道:“你们就把心放在肚子里,本王绝非愚蠢之人,引颈待戮的事,本王不会干。”

三人闻言,俱都笑起来。

眼神交流了一阵,四人心照不宣。

当下的大颂皇权衰落,势族割据,外又有北狄大患。

朝廷若是以真心相待,还值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

若这般待他们如土狗草芥,随时为了一己之安乐,将他们出卖与敌国。

就不能怪他们,表面恭敬,暗中走自己的路了。

此正所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手谕的事,你们清楚就行了,其他不必多言,这次让你们前来,主要还是为了学堂之事,现在,接下来每人负责一个学堂,王府周围的院子你们自己挑。”赵煦道。

他以前将王府附近的大宅院都买了下来,本来想着改造成工坊。

后来工坊又挪到了被焚毁的民坊中,于是这些大宅院就闲置了下来。

这些宅院以前个个都是豪族的私产,面积广阔,房屋众多。

如今正可以拿来一用。

“殿下,这政务学堂要教什么?”刘福一头雾水。

“自然教授是为官之道,具体的书籍本王会抄录给你的。”赵煦说道。

大颂的官员,俱都不是专业官员。

尤其经过推选上来的官员基本就是识字,学了些经史而已。

上任之前,他们什么都不懂。

在任上他们也只是精于搜刮民脂民膏,对治下的具体事务能过且过,稀里糊涂。

但是在他的封土上,这种官员是不行的。

他要建立更细化的政务体系。

比如王府要有专门负责水力的官员,这些官员需要掌握具体的水力知识。

掌管建造的官员要懂得建造知识。

掌管农业的官员要懂得各类农业知识。

针对这个情况,他会在政务学堂设对应的科。

相应职位的官员要在对应的科学习。

具体科目的书籍他会抄写成书给学院作为教材。

同时,政务学堂还会招收读书人入学堂就读。

这些读书人若是能在学堂毕业,会作为官员储备起来。

“是,殿下。”刘福应道,目露期待。

无论是常威还是他都相信燕王真是有高人指点。

所以他很想看看燕王能拿出什么让他眼前一亮的东西。

毕竟这段时间,变革多发生在兵仗司和军队。

官场上还是大颂的那一套,没多少变化。

“殿下,这科技二字又做何解?”王应在一旁像想了会儿,终于耐不住心中的好奇。

他不是很清楚,为何学习技艺的学堂叫科技学堂。

“科技二字,科学与技艺的简称而已,技艺两字就不必解释了,这科学两字包含的意义就是一种认知天地万物的实践方法,掌握科学就是掌握这套方法。”赵煦说道。

“认知天地万物的实践方法?”王应喃喃说道。

赵煦道:“这玻璃现在造出来了,但你们知道为什么用本王教的法子就能造出玻璃吗?”

王应摇了摇头。

“那么如何去了解并实践这个法子就是科学。”

王应缓缓点头,“如此说,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为科学。”

“然也。”赵煦笑了起来。

“好,这个词好。”王应微笑点头。

“这科技学堂的学员一部分从匠人中挑选,一部分从书生中挑。”赵煦道。

对他来说,科技学堂学员的挑选在三个学堂中要最为严格。

凡是进入科技学堂的学员就要和兵仗司的匠人一样不能自由出入学堂。

所以,从匠人中挑选最合适。

但匠人一般都不识字,这会造成学习的障碍。

最理想者,当然如王崇,但像王崇这样技术宅可不是很多。

定下了这件事,赵煦让三人各自筹备。

自己则径自去书房,接下来的几天将脑中的知识抄写下来,汇集成册。

内容自然就是军事,政务和数理化三项内容。

只是想起他抄写出来的教材,还得让其他书生拿去再抄写,分发给学员,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古代无法普及教育的一个原因就是书籍昂贵,简单来说就是知识太过昂贵,百姓消费不起。

而想要解决这个,有必要将印刷业发展起来。

他正想着。

刚刚离去的刘福又去而复返,一脸的凝重,“殿下,下官还有件很重要的事要回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