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151章忽略了什么呢?

澳洲风云1876 第1151章忽略了什么呢?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9:06 来源:笔趣阁

早在1907年,大洋帝国已经秘密开通了航空邮政业务,所使用的就是第一代“信使”运输机,时速221公里,可以搭载5名乘客或750磅信件,航程850公里。

到一战末期

大洋帝国联盟飞机公司生产的第二代“信使”运输机投入航线,改进后的信使2运输机,巡航时速达到310公里,能够搭载12名乘客飞行1350公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该款运输机可以通过北方航线岛屿机场,将北美与澳洲本土联系在一起,实现北美与澳洲的航空旅客运输,意义十分重大。

此外,帝国航空公司开通了欧洲航线和东非航线,极大的缩短了跨州旅行的时间,便利了双边外来。

从帝国首都长安机场起飞,信使2运输机向北经停红河谷国际机场,凯恩斯跨越海峡飞抵天枢机场,从这里折向西方,抵达西香州首府查亚普拉,继续向西经停婆罗州三马林达机场,然后向西至苏门答腊岛巨港机场和亚齐机场。

经历七次转机和两天的飞行,信使2运输机经历印度洋群岛上机场中转,可以直接抵达印度科钦,向西北方向最终抵达欧洲,实现跨州飞行梦想。

这一旅程耗时7天7夜,要经历19次机场中转,但对于当今世界耗时更长的邮轮运输而言,已经是最快捷的旅行方式。

市场强烈需求航程更远,载客更多的运输机,帝国实力最强的联盟飞机公司,七星飞机公司和昆士兰飞机公司先后投入巨资,研发领先世界的航空运输飞机。

而对于航空业发展,政府和皇室科研基金在政策面和资金税收都予以重点扶持,造就了这一产业日益兴旺的大好局面。

24年9月

七星飞机公司研发的双涡桨“七星100”运输机投入航线,该款运输机能够载客15人,航程高达1800公里,意味着只需更少的起降,便能够实现欧亚大陆跨洲飞行,一时间引起业界巨大轰动。

25年2月,昆士兰飞机公司推出双翼双涡桨“昆士兰”01型运输机,能够搭载16名乘客,航程进一步延伸到2300公里,实现的对当前所有运输机的超越,引来世人瞩目。

而老牌飞机制造公司联盟飞机不甘示弱,埋头研发八年之久,于26年7月推出新一代信使3单翼双发运输机,通过大马力涡桨星型发动机,实现了运载21名乘客,航程高达2660公里的新成就。

消息传出,世界为之哗然。

来自世界各国和帝国本土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仅仅一个半月的功夫,联盟飞机制造公司就接到了320架飞机的订单。

仅帝国本土,就占据了205架订单,几乎是总订单量的2/3。

《世界报》对此报道;

联盟飞机公司新进研发的信使3大航程运输机,其技术水平位于世界顶尖,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跨洲运输机,趁着他可以从帝国首都长安向西直飞帕斯,经亚齐机场中转,在一天之内直达印度次大陆科钦,将整个跨州旅行的时间缩短一半,原本7天7夜的旅程只需要三天时间就可抵达。

这是人类在航空业取得空前的成就,将帝国各海外州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人员和物资的无缝往来,意义特别重大。

信使3运输机以其优越的性能和大航程,奠定在帝国和世界航空业的领先地位,必将催生出一个蓬勃发展的航空旅行业,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从市场反应来说

“七星100”运输机,“昆士兰”01型运输机,信使3运输机等新时代运输机陆续投入航线,结构,性能和舒适性相比早期飞机有了质的提高,催生了蓬勃发展的航空业,航空公司遍地开花,新式运输机也接到了大量订单,促进了航空业的进一步发展。

大洋帝国航空业由于起步早,技术水平高,产业配套齐全,尤其是航空发动机产业独树一帜,因而拔得头筹,发展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兴旺。

在大洋帝国航空产业起飞的时候,英法德意美日等世界主要列强国家都在打仗,而等到战后百废待兴,大洋帝国航空业又实现了二次腾飞。

时至今日

航空领域出现百花齐放的小繁盛格局,极大的挤压了欧洲和北美航空产业发展的空间,而大洋帝国又采用了严格的技术限制出口措施,导致欧洲的航空工业一直发展不起来,北美同样如此。

国际市场就这么大,容纳不了太多的航空企业发展。

航空产业是一项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典型尖端产业,大洋帝国繁荣的经济水平,广大的市场,领先世界的工业科技水平,自然孵育出先进的航空企业。

当今世界航空产业的竞争,莫如说是帝国内部航空企业的内卷,在几大头部飞机制造公司下面,有数10家中小飞机制造企业参与竞争,市场发展显得异常红火,极大的推动航空产业进步。

大洋帝国遍布六大洲的广阔疆域,较高的生活水准,对航空旅客产业产生旺盛需求,形成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以一国之力,几乎占据当今世界航运业六成以上份额,这也导致拥有相当实力的航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反哺航空产业发展。

例如位于北美最南端海峡州的帝国公民,军人或者官员,以往返回帝国本土需要乘坐跨洲邮轮,经历十几天的行程才能抵达。

如今只要早晨赶到机场,第2天中午就能到达帝国本土,非常方便快捷。

帝国各海外州之间,海外州与本土之间动辄跨越太平洋或者印度洋,距离短的也要跨越南海或者苏禄海,航空业具有天然优势,这就导致高端旅客出行需求市场广阔。

别的不说

在帝国隆重举办“圣临节50周年盛典”期间,很多来自欧洲的王室贵族,上流社会人士亲身体验了一把跨州航空旅行的滋味。

在这些欧洲王室贵族包租的专机里,第一次出现了女性乘务员这样的角色,为乘机旅行的尊贵客人提供周到服务,而有的女乘务员直接就是王室女仆,在漫长飞行中,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面对大洋帝国航空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英国《泰晤士报》酸熘熘的报道;

“据业内资深观察人士判断,世界航空业发展方兴未艾,在未来的十年内,对20~30座的航空飞机需求量约在5~6万架左右,价值400多亿英镑。

如此庞大的市场,传统欧洲工业强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洋帝国独享,而无力参与竞争,这何尝不是欧洲工业衰落的悲哀?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麦格特-温斯坦曾经深入研究大洋帝国航空业发展历程,从上个世纪末最初的秘密研发至今,经历40余年,业己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

大洋帝国曾经的努力,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

无论是在军事航空领域还是民用航空领域,其技术水平领先欧洲至少20年,远远的把欧洲伙伴甩在了身后。

在欧洲人使用钢管和蒙布制造飞机的时候,大洋帝国航空企业已全面转向铝合金蒙皮和轻质化机舱构件,这无疑是让人羞愧的现实。

这令人不禁想起19世纪早中期,来自欧洲的白人移民用火枪对付印第安人的长矛弓箭,如今的情形何其相似?

只不过双方武器互换了一下,欧洲白人落后了……”

英国当地《利物浦晨报》报道;

“面对大洋帝国工业产品畅通无阻的冲击欧洲市场,在汽车,自行车,家用电器,烟草,羊毛服装和内衣甚至罐头产业,都拥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牌产品,令欧洲人趋之若鹜。

业内人士对此深感忧虑,并且指出;

在英国与大洋帝国关系低潮期,很多商品受制于人,大不列颠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然而产业严重失衡,以低端农产品和原料为主,却无法生产出足够优秀的工业产品,这无疑危害到国家安全。

难以想象

富有四海的大不列颠帝国公民,每天早晨穿着进口的羊毛呢西装,围上柔软的羊毛围巾出门,用钥匙打开大众牌汽车,前往昆士兰皇家银行上班。

下午茶的时候

绅士们愉快的享受着婆罗洲咖啡,还要加两块当地产的白糖,聊得愉快的时候,还可以分享“金斯顿”牌香烟,它的产地是马尼拉。

世界大战结束后

无论英国人,法国人还是意大利人,蜂拥前往德国拆卸工厂设备,运回大量的煤炭和钢铁,甚至还有一些再也用不上的武器装备,他们最终的命运只能进入炼钢炉。

而大洋帝国所作所为则截然不同,他们将德国高等院校教授和家卷打包带走,由此发展出世界领先的化工业,机械设备,光学和仪表产业。

而士兵们搂着自己的日耳曼女友,成双结对的漫步在柏林街头,在撤退的时候也没忘记带走。

与之相比

我们似乎忽略了什么?那么到底忽略了什么呢……”

------题外话------

新书《狂野北美1846》上传,拟用名《北美盛唐崛起之1846》,以签约可以放心入坑,这是一本把美国闹得天翻地覆的书,可点评,可投月票,推荐票支持一波,动动小手,先收藏一下,等到养肥了再宰,多谢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