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一百零一章 小小插曲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一百零一章 小小插曲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6:17:56 来源:笔趣阁

皇权独尊,高高在上。

虽然朝中最近变法之风愈演愈盛,但在朝中大部分官员眼里,所谓的变法,倒不如说是新皇登基三把火。

对于朝中的大部分官员而言,他们并不关心变法之下有怎样的深意,他们只在乎如何才能搭上变法这辆顺风车,尽快升官。

千步廊吏部衙门外挤得满满当当的歇脚棚,便生动展示着这些官员的心理。

挤在歇脚棚里的官员,基本都在五品以下,胸前的补子上绣的不是水鸟就是黄鹂,每个人手中都捏着一封推荐信,神情各异,各怀心思。

一名胸前绣着鹭鸶补子的六品官员,独自占着一张长凳,左顾右盼,一脸小心的低声道:

“诸位,本官可是听说都察院马上就要变革了,诸位可有想去都察院当差的?”

“都察院?”

被吸引的五六个七品官伸长了脑袋,随即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都察院有什么好变革的,难不成是要把御史手中的笔杆子换成金的?”

“这位老兄真会说笑,要本官说,指不定是真的,没看金刑部都被调到都察院去了。”

“金刑部调到都察院是为了准备变革?可在下怎么听说是金刑部恶了皇上,被贬去都察院了。”

“你们都从来听来这些小道传言的,本官可有确切消息,是元辅大人亲自向皇上谏言变革都察院的。”

“哈哈哈,确切消息?你个八品小官也能知道确切消息?”

“快看,那是不是内廷的江总管,江总管怎么来吏部了。”

......

内阁后阁处。

吏部尚书钱义听召而来,跟着江大总管一进内阁,便赶忙躬身作揖:

“微臣参见陛下,见过元辅。”

刚从杨士奇那了解了一番钱义的生平,李天这会儿对钱义很有好感,含笑着说道:

“之融不必多礼,快坐,朕与士奇已经等你多时了。”

微微躬身,钱义自觉坐在了杨士奇下位,待江保看茶后,拱手道:

“陛下突然召微臣进宫,可是有要事要交代?”

李天本来还想跟钱义唠会家常,但见钱义屁股还没坐热就问上话了,不由莞尔打趣道:

“怎么?吏部的政务太多,钱尚书刚坐下就急着回去了?”

钱义闻言面色一顿,随即反应过来皇上是怪他太急,便老实端起了手旁的热茶,轻吹着茶汤上的茶叶,不再言语。

李天看的暗暗发笑,清了清嗓子,随口道:

“朕找你倒是没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你吏部最近政务如何,是不是有不少官员都想调任新设的衙门?”

说起正事,钱义赶忙放下手中茶盏,起身掷地有声道:

“陛下放心,微臣绝不会让追名逐利之徒进入户改局和天工院。”

好家伙,五六十的人了嗓门还这么大,李天被吓了一跳,顿时有些哭笑不得道:

“之融你激动个什么,朕找你来又不是问罪的,你看你这一嗓子给士奇吓的。”

钱义一转眼,见元辅大人果然是擦拭着长须上的茶水,尴尬一笑,面露歉意道:

“最近衙门里来办事的人太多,扯着嗓子习惯了,还请元辅勿怪。”

“无妨无妨。”杨士奇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将方帕塞进袖中,心里明白有些话皇上不好问,当即开口道:

“最近吏部文选司是不是人手不足?老夫怎么听说的有的官员也没什么建树,却一连升了两三级。”

钱义闻言神色陡然一正,心里门清,这恐怕才是皇上召他前来的真正原因。

国朝对官员的升迁考核极为严格,那些七八品的官员升迁根本不会入皇上的眼,如此说来,是这半月升任到五品以上的官员出了问题。

脑海中快速检索着近半月升任的五品以上官员,钱义嘴唇微抿,大脑宛如一台精密的仪器般,调动着半月以来越级而升的文书。

除了立下功勋破格升迁的官员,便唯有各省的三司使和各部堂的尚书举荐,方能为官员免去一年的功绩考核。

联想到最近朝中六部九卿的剧烈变动,钱义心中悄然浮出了三个名字。

礼部兵部刑部的三位尚书都举荐了五品官员,礼刑二部尚书新任,举荐一把自己的心腹应该不会惹得皇上不满。

如此说来,问题出现在兵部尚书李庆身上。

理清思绪,钱义躬身一礼,当即心直口快道:

“敢问元辅,可是兵部主事卢象如擢升通政司右参议一事?”

钱义自己在脑海中层层剥茧理了一遍思绪,但看在李天和杨士奇眼中,钱义不过仅仅是思索了几个呼吸。

惊叹于钱义的记忆力和机密,李天也不再遮遮掩掩,顺势接过话茬道:

“不错,卢象如今日来内阁送奏本时,朕与他多聊了几句,偶然得知他之前不过是兵部主事,连跳两级升任的通政司参议。”

李天话罢,钱义心中顿时了然。

不过钱义有些疑惑,杨士奇难道没有告诉陛下,部堂尚书有举荐官员之权?还是说杨士奇是故意装作不知?

粗略想不明白此中深意,钱义索性不再细想,拱手如实道:

“陛下,卢象如连跳两级是因为有李兵部举荐,并非是吏部不按章程给其升任。”

“还有这回事?”李天轻咦了一声,有些意外。

瞥了眼端坐如山的杨士奇,钱义点了点头,继续道:

“吏部最近受理的越级升任官员一共有三人,具是堂官推荐,陛下但请放心,吏部虽不能说清明如水,但微臣保证一定公平,绝不会让志大才疏之人担任要职。”

微微颔首,李天将李庆举荐卢象如一事记在了心上,转而随口问道:

“最近各衙门官员调任情况如何,可有结党拉帮的现象?”

钱义揣摩着李天问这话的用意,稍加沉吟拱手道:

“陛下,自从都察院前任都御史刘清和杨洛被罢黜后,各衙门的官员调任确实是频繁了些,不过目前还在微臣掌握之中,还未出现结党拉帮的迹象。”

“如此甚好。吏部掌天下官员任免调动,升降考绩,之融你可得给朕挑好这副重担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