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连锁反应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一百一十五章 连锁反应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6:17:56 来源:笔趣阁

对于满朝大臣而言,今年的八月初六实在太不平静。

先是一早圣上在太庙哀思过度昏厥。

而后圣上又在东安门外遭遇刺杀,这两桩事任何一桩挑出来,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李天于东安门外遇刺的消息传开,满朝震惊自不用说,负责京城治安的兵马司和顺天府,已经是乱成一团。

封锁澄清坊的圣旨传到东城兵马司,东城兵马司指挥使白起良一个趔趄呆坐到了地上,半天回不过神。

甭管这伙刺客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这个负责东城治安的主官算是做到头了。

丢官事小,杀头事大,被这种无妄之灾搞得心里憋闷的白起良,很快便将矛头对准了澄清坊。

一声令下,东城兵马司五百巡街武侯,防火巡使倾巢出动,仅用了半个时辰不到,便将澄清坊外出的各个街口堵了个密不透风。

连锁反应这才刚刚开始,京城分治两县,西城是宛平县,东城是大兴县,两县县衙同样有维稳治安之责。

东城大兴县县令刘鸿虽然没有接到圣旨,但也不敢袖手旁观,点上衙门内八十捕快和二十火枪手,亲自领队,直奔爆发刺驾事件的成寿大街。

除此之外,顺天府,驻扎于澄清坊外的羽林右卫,以及东厂锦衣卫,纷纷派出人马奔赴澄清坊各展手段。

一时间,整个澄清坊到处都是穿着各色官府的官差,成寿大街更是被几个衙门围成了铁桶,除了伤者家属与来往郎中,无人能再从澄清坊进出。

事情到这里依旧没完。

澄清坊是诸多王府所在,许多亲王担心惹祸上身,为了洗清嫌疑,纷纷上奏请求面圣。

府中的家将护卫也都派出去了七七八八,说什么也要协助官府彻查此事。

内阁正堂,得知消息的首辅杨士奇,当即着令召开紧急阁议,誓要就此事拿出个章程。

消息传到六部五寺衙门,早上刚刚松口气的部堂大员们早已是惊弓之鸟,虽未再一窝蜂的涌向内廷,但派出问信的属官却是一批接着一批。

宫城内外一片压抑,而刺杀事件的主角李天,此时却在承天门上迎风而立,脸色平常。

踩着五百年后将被称为**的青石地砖,李天心中思绪纷纷,静静听着一旁江保汇报各种情况。

“陛下,刺客中有个叫雷天胜的身份已经查出来了,是明教在京城分舵的舵主,东厂三年前就有画像记录在案。”

果然是明教,李天干笑了两声,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

“传旨下去,除了东厂和东城兵马司的人,让其他衙门都撤了吧。”

“陛下,此事极为恶劣,现在就让锦衣卫等衙门撤走是不是有些为时尚早?”

“一点也不早。”

两手撑在城墙的砖垛上,任由携着凉意的秋风吹过面颊,李天抿了抿嘴道:

“这次明教刺杀朕显然是一时兴起,并无任何计划部署,能查的蛛丝马迹肯定是少得可怜。

那么多衙门堆在那,除了让百姓觉得朝堂露怯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老奴明白了。”

江保传旨去了,唯有王福和郑和还在李天身旁,郑和一直跟着,王福是得知皇帝遇刺匆忙赶来。

李天这会儿没什么心情问王福钱庄的事情,心里只是不停的琢磨,怎么才能把明教斩草除根。

郑和以为皇上是看了百姓踩踏致死的情景情绪低落,稍加沉吟,主动出声道:

“陛下,咱家以为区区三五十两银子,不足以弥补百姓所受之伤害,不如将此次伤亡百姓尽数记录在案。

免其五年税赋劳役,并由朝廷出面,在成寿大街营建灵堂,以示朝廷怀恩百姓之德。”

“保叔所言甚是有理,就这么办吧,人死不能复生,无辜百姓因朕而死,朕也只能做做这些事了。”

“咱家遵命。”

拱手一礼,见李天脸色好了三分,郑和转身就准备去安排。

王福这会儿没胆子在李天身边陪着,见状赶忙一把拉住郑和,小声说道:

“郑公,老奴去就行了,郑公还是在这陪着陛下吧。”

王福一走,承天门山便只剩下李天和郑和二人,环视左右空无一人,郑和踱步到李天身旁,换了副口气道:

“变革之法伊始,陛下还请以大业为重。”

听着郑和略带三分教导的语气,李天不由得哑然失笑,回过身淡笑道:

“保叔你想多了,朕怎会就此沉沦,朕不过是在想如何能把明教连根拔起罢了。”

打量着李天不似作伪的神情,郑和松了口气,口称失礼,转而道:

“陛下不必烦恼,以咱家之见,明教自称百姓之教,出了这种事情,百姓绝不会再信任明教。陛下大可看着,过不了多久明教势力便会在京中难以生存。”

“这个朕自然明白,可天下又不是只有京城,京城百多万人口占我大明户口不过六十分之一。

明教在我大明横行一日,朕便一日不得安宁。福建山民造反的事情你也应该听说了,其实就是明教造反,纠结了两千教众冲击尤溪县衙。”

听闻李天如此宏图愿景,郑和面色一滞,讪然笑了两声:

“是咱家眼界小了。”

李天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这跟眼界倒没什么关系,明教从元末明初建立到今时今刻,可谓是与国同岁。

别说是郑和,就是寻常百姓也早就习惯了明教的存在。

至于明教之所以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原因也很简单,百姓们把贪官霸吏犯的错,一股脑都算到了朝廷身上。

“风越来越大了,要变天了。”

李天微眯着双眼淡淡说道。

郑和闻言心中一跳,以为皇上是在暗示什么,不过从北边刮过来的风确实忽然大了。

咽了口唾沫,压下心中惊异,郑和躬身拱手道:

“陛下,咱家出来的时候没带大衣,趁着还没变天,咱下去吧。”

“朕是得下去瞅瞅,天天待着风口上,冷啊。”

又扔出一句似是而非的话,李天哈哈大笑着,快步回身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