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八十五章 远大理想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八十五章 远大理想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0:55 来源:笔趣阁

任瑾一番折中之法说的极好,除了百姓,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了,但李天心中却并没有多少喜意。

先下几道免税的圣旨试探各地藩王反应,这法子听上去两全其美。

但在朝臣眼中,这就是朝廷怕了藩王,而在藩王眼中,更是会以为朝廷畏惧他们。

无意识的哒哒敲着桌案,李天陷入了沉思,好半晌才抬起头:

“士奇,先按宗于说的拟几道圣旨下去,看看各地藩王反应,措辞不要那么温和,要严厉一些。”

李天所忧,正是杨士奇所想。

听到皇上要在圣旨的口气上做文章,杨士奇眼神一亮,心中大呼绝妙,拱手道:

“陛下思虑缜密,老臣佩服。”

内阁首辅的马屁,李天还是很受用的,轻笑着喊住就要出去拟旨的任瑾,转脸看向众人道:

“要是别人说朕思虑缜密,朕肯定当他是拍马屁,但要是士奇说的,那朕还真有点不得不信了。”

皇上逗趣首辅,这可是八百年都难得一见的桥段,杨荣三人闻声皆是放声大笑起来。

待三位大学士笑完,李天抿了抿嘴,神色稍整,沉声道:

“说正事,朕有意在朝中秘密增设思危局,你们给朕参谋参谋。”

参谋参谋就是这事必须要办,没有商量的余地,杨士奇几人心中了然,转而陷入沉思。

思危二字不言而喻,取得是居安思危后两字,和大明现在的局势十分贴切。

自太祖开国到太宗建业,大明开国已有七十余年,百姓安居乐业,四海万国来朝,可以算得上是一片太平盛世。

但在太平之下,也有种种危机,比如怎么剿也剿不完的明教,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瓦剌鞑靼,还有贪污**日渐严重的朝堂地方。

莫非陛下是准备做长远打算?几人皆是暗暗想到。

稍加沉吟,黄准率先拱手:

“陛下口中所言思危局,可是要为以后做长远打算?”

黄准一语既出,杨士奇几人便都将目光投向了李天。

要说满朝文武现在谁势头最盛,黄准定是当仁不让,他们也想看看现在皇上身前的大红人,到底能揣摩皇上几分心意。

“仲常说对了一半。”李天闻言点着头抿嘴一笑,押了口茶沉声道:

“朕也不怕你们多想,实话告诉你们,朕要设立的思危局,说白了也是朝中众多派系的一支,只不过为的是大明罢了。”

朝中明面上风平浪静,但平静之下其实早就暗流涌动,李天想设立思危局的念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过听到四阁大学士耳中,却是以为皇上要亲自下场结党。

黄准暗暗咂舌,杨士奇脸色微变,杨荣和任瑾也是面色一紧。

见四人都是一脸紧张,李天哑然一笑,摆了摆手笑出了声:

“朕都说了是秘密设立,你们紧张什么。”

“陛下,这容不得臣等不紧张。”杨士奇起身拱礼,面露忧色道:

“陛下若是亲自下场在朝中结党,谗言媚进之徒必将横扫朝堂。

到时人人都自诩保皇一党,借着陛下的名头铲除异己,谋取私利,到头来朝廷政务也不办了,都削尖脑袋变着法子讨陛下欢心。

长此以往,不出三年,我大明社稷将有累卵之危,百姓必有倒悬之急。”

杨士奇说的这么严重,李天也不好再笑,脸色稍正道:

“难道朕秘密设立也不行?”

杨士奇顿了顿神,没有再长篇大论,知道这种事情只能缓着劝,眯眼侧耳道:

“陛下怎么个秘密之法,容臣等一听。”

深吸了口气,李天这还是第一次准备吐露心声,拾级而下,与杨士奇面对面道:

“这么说吧,朕心中有个翻天覆地的大计划。若是计划能成,田野城乡之间,将再无流民;朝野庙堂之上,将再无巨贪。

到了那时,我大明百姓人人皆可穿金戴银,顿顿都能吃上蛋肉蔬果。

农户不必再守着田地为口粮发愁,商户不必再背井离乡为生计奔波。

鳏寡孤独者,皆有人所养,蒙童小儿者,皆有学可上,染疾患病者,皆有医可治。”

“陛下,别说了,别说了,再说臣等就要哭出来了。”

杨士奇掩面哽咽,极其少见的打断了李天话语。

李天闻言脸色一顿,定睛看去,只见杨士奇四人皆是两眼发红,浑身战栗,情不能以的暗暗哽咽。

杨士奇拖着身子,重重跪地道:

“陛下恕罪,老臣不是不愿意听,实在...实在是陛下口中所言,比世外桃源还要让人向往,我大明若有朝一日真能如陛下口中所言,老臣就是死也值了。”

古代文臣,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

杨士奇杨荣几人在历史上,也是名垂青史的忠臣能臣,李天很能明白杨士奇几人心中的坚持和激动。

将四人分别搀起,李天不由得感慨自己运气不错,没碰上秦桧严嵩那几个大奸臣。

杨士奇几人一生虽然不能说全为了黎民百姓,起码在忠君爱国这方面是没得挑的。

把四人拉倒自己身边,李天语重心长道:

“朕所设立之思危局,便是为朕先前所言之盛景而努力的衙门,朕万分希望,你们是第一批加入进来的。”

“臣等愿意加入。”杨士奇四人连忙拜地,异口同声道。

“好,朕就知道四位阁老与朕同心同德。”李天目露神采,再度将四人搀起道:

“思危局乃是朕秘密成立,绝不留下任何文字记载,每一名属员加入,朕都会慎之又慎,与你们四人再三商讨。

不过思危局的章程编制,还是要有的,朕先说第一条,忠君爱国,你们可以补充了。”

李天今日所描绘的盛景,如同尖刀般刻入了杨士奇四人的骨髓。

李天抛砖引玉后,杨士奇四人表露出了极大的热忱,七嘴八舌的开始为新生的思危局添砖加瓦。

他们几人博闻强识,细则条例都能记得清清楚楚,李天就没那么大本事了,只能捏起朱笔认真记写。

不过李天写的是拼音,想来这个朝代的人应该是看不懂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