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一百零八章 天命昭昭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一百零八章 天命昭昭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0:55 来源:笔趣阁

“朕晕倒了多久?”李天随手拍了拍龙袍上的浮尘,随口问道。

见皇上已从昏迷之中醒来,神色如常,杨士奇和杨荣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面色登时舒缓不少。

杨士奇年事已高,先前一通大喊着实是累够呛,故是杨荣应话道:

“陛下先前晕了一刻。”

十五分钟?

微微颔首,李天心中了然,先前晕倒确实在他意料之外,但晕倒之后所看的景象,却是让李天此刻心中并未有多少惊慌。

先前眼前一黑的时候,李天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自己的皇帝体验卷到期了,但等眼前一片漆黑后,李天却是看到了毕生难忘的情景。

那是一片如同胶卷般的时空银河,无数个世界的画面如同放电影般在虚空中滚动.

明朝世界的画面很快到他眼前,而画面中所播放的,正是朱棣五征蒙古死在班师的路上。

突然,一道银光闪过,明朝世界的画面碎成了几片,待他再定睛看去,却是看到了自己正驻足在太庙门前,身上通天紫气环绕。随后,他就醒了过来。

李天虽然不清楚他晕倒之后到了个什么地方,但他大概能想到,那便是所谓历史的长河,而自己便是改变历史的那道银光。

收回心神,听到太庙外传来阵阵呜咽,李天皱了皱眉,瞥了吴太医一眼,大步朝外走去。

在太庙外呜咽抽泣的不是别人,正是得知消息匆然赶来的六部五寺大员,月前先帝才刚刚仙逝,眼下新皇又在太庙晕倒,他们心中实在是憋闷的难受。

迈着大步出了太庙,看着一片绯红官袍的人群,李天神色一沉,大声吼道:

“都哭什么哭,把脑袋都给朕抬起来。”

群臣闻声抬眼一看,又惊又喜,急不可待的围绕在了李天身边,跪倒一片,皆是满脸庆幸之色。

户部尚书夏元吉年龄最大,也来的最快,此时见皇上安然无恙,用袖子擦着老泪颤声道:

“陛下洪福齐天,老臣就知道陛下定然无事。”

看着夏元吉激动不已的模样,李天心中很是感动,亲手将夏元吉扶起,环顾着一应重臣,语气稍微平缓了几分道:

“诸位爱卿,朕无甚大事,都回各自部堂办公去吧。”

一种大员闻言虽然起身,但无一人离去,依旧满眼担忧的看着李天。李天见状无奈,只能叫吴太医出来说话。

吴太医虽然是御医,但被这么多二三品的重臣盯着,还是有些两腿发软。见皇上看着自己,咽了口唾沫大声道:

“诸位大人,下官已为陛下诊过脉象,是因哀伤过度才至晕倒,喝上几副安神补气的药便可痊愈,诸位大人不必忧心。”

太医院御医的话还是很好使的,一众大员听了神情都舒缓不少,接二连三朝李天告罪一番后,便开始自行离去。

亲自送着夏元吉到了来时的宫内御道,李天摆手找了个小太监道:

“去随便找辆马车来,送夏尚书回千步廊。”

夏元吉来的时候跑的太急,这会儿根本就没力气再跑回去,只能受宠若惊着接受了皇上的好意。

看着夏元吉上了马车远去,李天快步回了太庙。

杨士奇嘴唇仍有些发白,但脸色显然已经好了不少,李天遂赶紧安排太监送杨士奇和杨荣回内阁歇息。

这边李天刚把部堂衙门重臣和杨士奇二人送走,谁料郑和又领着江保和王福来了。

李天见状,没等三人开腔,直接开口道:

“王福,你马上派人去后宫传个信,就说朕无甚大事,让皇后和一众嫔妃不必担心。”

王福本来还有好多话要问,当下闻言只能拱手一应,赶忙去吩咐下面太监传话。

“江保,你去给各亲王,各公侯伯府送信,让他们千万别一窝蜂的进宫,明日早朝若是想来的,来就便是。”

“老奴这就去。”

江保功力深厚,一眼就看出李天没什么大事,点了点头便转身走了。

一眼打发走了江保和王福,郑和没等着李天安排,主动开口道:

“陛下当真无事否?”

“朕当真无事。”苦笑了两声,李天有些无奈,都说一国之君一国之君,他今天终于知道一国之君是个什么情形了。

郑和的武功不比江保弱,盯着李天瞧了几眼,眉头轻皱着拱手道:

“陛下似乎有些不一样。”

“哦?”下意识的摸了摸脸,李天抬眼道:

“哪不一样了,朕怎么没发现?”

郑和摸了摸下巴,眯着眼盯着李天看了老半天,喃喃出声道:

“陛下气质变了,比先前更贵气也更锐利了不少。”

李天心里大概明白怎么回事,咧了咧嘴,朗声笑道:

“保叔你还会看面相?”

郑和脸色一顿,明白皇上这是在打趣自己,哑然失笑了两声,不再纠结此事,转而说起正事道:

“陛下,随咱家自西洋归来的九国使臣已在鸿胪寺住了好几日了,不知陛下准备何时召见他们?”

召见使臣?

李天微微愣神,马上反应过来国丧结束,召见番邦使臣的外交已经恢复,稍加沉吟道: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晚吧,今晚朕在理政殿设宴,一会儿保叔你派人通知一下鸿胪寺和礼部,让他们晚上来宫里作陪。”

“咱家一会儿就去安排。”郑和拱手一应,想起以往召见番邦使臣时的盛大场景,出声问道。

“陛下,先帝之时召见番邦使臣多会让朝中重臣作陪,咱家一会儿可要通知内阁诸位大学士和六部堂官?”

“不用叫那么多人,不过都是些撮尔小国,朕亲自出面,已经是给足他们面子了。”

郑和闻言心中有些困惑,皇上怎么对番邦使臣如此冷淡。

似是知道郑和心中在想什么,李天哼笑了两声淡淡道:

“那些撮尔小国距我大明万里之遥,有哪个是真心向我大明俯首称臣的,不都是想多要些赏赐。

在朕看来,为了区区一句上国天朝,就大肆赏赐他们,不过是买些没用的马屁听,赔本的买卖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