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可控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可控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0:55 来源:笔趣阁

杨士奇说的十分恳切,李天脸色却算不上有多好。

这算什么?

为了变法革新忍辱负重?还是忌惮勋贵集团缴械投降?

深吸了一口气,李天微眯着双眼抿了口茶,淡淡道:

“朕要变革军中建制。”

李天话音还未落地,参与变法最深的黄准便第一个站起了身,急声道:

“陛下万万不可,军中将领随先帝五征蒙古班师回朝还不到两个月。

眼下在各自卫所威望极高,变革一旦稍有不慎,便会酿出无法挽回之后果。”

“仲常说的极是。”

刚接手天工局和天工院的杨荣也赶忙拱手起身,附和着黄准继续道:

“陛下,太祖时变革军中建制,已经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军队战力削减近半。

陛下若是更进一步,老臣担心我大明军队会再无实战之力啊。”

杨荣所说的太祖时变革军制,李天早就深入研究过。

不得不说,朱元璋确实是个玩制衡的天才。

用军队的一部分战斗力作为代价,彻底掐断了军队兵变的可能。

譬如朱元璋设立五军都督府,管着天下七百一三十个卫所,足足两百万兵马,却无任何调兵之权。

任职五军都督府的将领们,不分职位高低,任何人想调兵,都必须先拿到兵部的调兵文书。

而兵部的调兵文书,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凡是涉及千人以上的调兵活动,便统统都要皇帝的三枚宝玺盖印,才有真正效力。

不过哪怕调一支千人以上的军队麻烦到了如此地步,朱元璋仍旧不放心,硬是把三枚宝玺放在了三个地方。

一枚在鸿胪寺尚宝司手中,一枚在内廷尚宝监手里,还有最为关键的一枚,则在皇帝近侍手中。

在李天的内廷中,那枚最关键的宝玺便在御马监总管江保手中。

这样看上去,朱元璋所设立的调兵章程似乎是万无一失,军中将领就算是封了侯伯,手下仍无一兵一卒。

但天下哪有万无一失的东西,此一时彼一时而已,好比李天当下面临的局面。

便是朝廷连年征战,频频发兵,致使根本没有调兵之权的军中将领,和下头的兵士极为相熟。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有时候将领的手令,还真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调出一支军队来。

递给黄准和杨荣一个安心的眼神,示意二人坐下说话,李天轻笑出了声:

“朕还没说要怎么变革,子荣你俩何必紧张成这个样子,搞的好像朕要把军中将领都撸下来似的。”

不夺职怎么罢其兵权?不贬官怎么灭其威望?

杨荣二人闻言都怔住了神,一时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还请陛下赐教。”

心里琢磨了老半天,李天这会儿脑子里只有主意没有杀意,心头的怒气已经消了大半,稍加沉吟道:

“第一,以后各地卫所的军饷,不再由兵部直接下派,等内廷银作局用黄封装好后,再转交兵部发放。

第二,在各省府州县筹建英灵堂。凡是为国战死的兵士,皆可将灵牌置于堂内,受百姓香火供奉。

第三,其亲属每年都可领抚恤金,且每一任主官上任,都必须身着常服前往吊唁。

第四,放开军户转民籍限制。两京一十三省所有百姓不论户籍,皆可参军报国。

第五,其儿孙可免试进入各地县学读书,读书期间所有花销,由朝廷承担。”

李天一番话说完,杨士奇四人皆是眉头紧皱,面露急色,惶恐无比站起了身。

伸手虚压了两下,示意杨士奇等稍安勿躁,李天抿了口茶继续缓声道:

“此变革之法不可操之过急,朕暂定三年之期,每年完成其中一条便可。”

杨士奇几人被李天的大喘气吓得半死,听到要用三年完成变革之法,这才心神大定的回身落座。

李天见状玩味的轻笑了两声,环顾四人道:

“朕这三条变革之法,你们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见皇上用的是补充二字,而不是询问看法,杨士奇几人相互对视了几眼,明白皇上这是又要乾纲独断了。

哭笑不得的暗叹了两声,任瑾拱着手起身道:

“敢问陛下为何要将军饷在内廷转上一手,可是有什么深意?”

任瑾问话出声,杨士奇杨荣三人也都好奇的看向了李天。

在他们看来,凭空多了一道纸封的程序,除了多出一份花销,似乎并无什么用处,难不成皇上是好面子,想让军饷看上去体面些?

看着杨士奇四人都是一脸困惑,李天有些自得的哼笑了两声,这法子可不是什么表面文章,这是掌握军心的大杀器!

“朕当然不是夸夸其谈。”

杨士奇四人都是名垂青史的治世能臣,李天还是第一次见四人都有不懂的时候,当即抿笑着坐直了身子,目露深沉道:

“道理说来也很简单,朕就是要让天下士卒都知道,到底是谁给他们发的军饷!”

杨士奇闻言老眼猛地一缩,已然明白李天的用意,心中惊叹之余只觉有些胆寒。

如此精妙绝巅的操控人心之法,皇上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以往天下士卒只知道军饷是主将发的,军饷是朝廷发的。但经内廷这么一过手,那天下士卒以后便会知道军饷,是皇上发的!

杨士奇嘶嘶倒吸着凉气,杨荣三人也都明白了过来,同样震惊无比。

见几人这番姿态,李天心中大为舒畅,朗声笑道:

“光用黄色的纸封装起来还不行,你们再给朕想几句话,越粗俗越好,得让他们知道,朕虽与他们相隔千里万里,但朕的心里永远记着他们。”

受李天影响最大的黄准,此刻已是亢奋的两手发抖,当即有些口不择言道:

“这他娘的以后还有谁敢造反,娘希匹的,绝了。”

“哈哈哈。”没想到黄准连娘希匹这种老家脏话都说出来了,李天登时乐得哈哈大笑:

“知朕者,莫若仲常了。”

君臣哄堂大笑高兴完了,话题随即又回到了保定侯身上,毕竟李天说的都是长远打算,如何处置保定侯,才是眼下要解决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