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倾盆大雨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一百七十六章 倾盆大雨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0:55 来源:笔趣阁

心知皇上是惦念杨阁老,江保抿了抿嘴,主动出声道:

“陛下,要不老奴让东厂派个人去看看。”

“看看又能如何,还能把这大雨看停了罢。”

江保闻言面色一怔,尴尬的干笑了两声,垂着脑袋拱手一礼:

“老奴失言。”

见江保拍马屁又拍到了马腿上,王福乐得发笑,吭哧吭哧憋着笑意,转脸看向朱高燧道:

“此时大雨下的正急,殿下一时半会也回不了府,不如与咱家商议商议后日开业事宜如何?”

“自无不可,王总管请坐。”

钱庄开业算不上什么大事,有朱高燧负责足以,李天懒得再掺和其中,给江保使了个眼色,便踱步出了后堂。

钱庄前堂,咚咚锵锵的声音仍旧未停,外头虽然雨下的跟盆泼似的,却也影响不到他们忙活。

来做活的匠人和工部的老官匠,没一个认识李天,但见王大公公对这位公子的态度恭敬,也都照面赶忙行礼。

微微颔首着与一干匠人见礼,李天缓步走到了钱庄屋檐之下。

放眼望去,只见天地之间灰蒙蒙一片,雨滴密的连成了一片,跟天上遭难了似的,铺天盖地的往地上跑。

黄豆大的雨滴砸在地上,哪有诗中那般唯美的意境,传入人耳中的,只有噼里啪啦宛如爆竹似的嘈乱之声。

看着街上蒙头乱跑,犹如无头苍蝇般的避雨百姓,李天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对这种失控的景象感到有些不喜。

“江保,现在什么时辰?”

“陛下,戌时一刻了。”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戌时一刻正是七点十五,不过这会儿的天光在李天眼中,哪有半分七点多的样子,说是半夜三点他也信。

雨越下越急,接天连地的雨幕,已到了狂风也无法裹挟的地步,街上很快出现了水坑,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上涨。

雨声如涛声,汹涌如天倾。

李天看的暗暗心惊,抹了把脸上冰冷的雨水,心中顿生不妙之感。

这么大的雨,京城的排水系统怕是要撑不住了。

“陛下,快看。”

江保老手指着远处,惊呼出声道。

顺着江保手指的方向看去,李天瞳孔猛地一缩,脸色随即大变。

只见海运大街与太仓大街的交叉口,高达半尺的浑黄水浪,正以极快的速度朝太仓方向奔涌而去。

“陛下,这么多的泥土,定是北聚贤坊的泄水沟倒灌了。”

江保说的急切,李天也看的脸色凝重无比。

这场大雨下了还不到半刻钟,北聚贤坊的泄水沟就顶不住了,若是再这样下去,岂不是整个京城的排水系统都会崩溃。

京城两面环山,西北要比东南地势高得多,李天完全可以想象,整个京城的雨水,都朝东南三坊冲去的景象。

“不能再等了,江保,给吴中下旨,让他火速带着人来见朕。”

雨情紧急,江保没有废话,拱手一诺,便一头扎进了钱庄。

钱庄后门,停着朱高燧来时的马车,大雨来袭,朱高燧府上的下人,早就将马匹迁入马厩躲雨。

江保心中急切,也不跟朱高燧府上的下人知会,拽着一匹高头大马,便一刻也不得闲的冲出了钱庄后门。

暴雨如注,整条海运大街都开始积水,先前的小水坑,早已消失不见。

海运大街自永乐十八年营建,年年整修换新,一条街铺的都是条石青砖,其下乃是京城最好的排水系统。

眼下瞅着海运大街都开始积水,李天心中不妙之感愈发强烈,直接快步冲入了后堂,看向说的正哈哈大笑的王福二人道:

“王福,传朕的口谕,让顺天府,大兴县,宛平县,东城兵马司给朕全员出动,即刻前往明时坊,准备拦截水患。”

见皇上面容冷峻,王福神色当即一肃,什么也不敢问,拱手一诺,急跑着出了后堂。

李天噼里啪啦一通安排,朱高燧也吓的赶忙站起了身,小心道:

“皇兄,这是出何事了?”

“雨下的太大,京城很可能要内涝了。”

“内涝?”

听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字眼,朱高燧一时间有些怔神,京城都多少年没有内涝过了。

“皇兄,京城与海河相连,又与运河想通,城中穿城而过的河流有数十条,泄水沟更是不计其数,怎会有内涝之危。”

口说无凭,李天没有废话,直接拉着朱高燧出了后堂,指着不远处的两街交叉口,微眯着眼道:

“大雨下了还不到一刻,北聚贤坊的泄水沟就已开始倒灌,若是这雨半刻钟内还不停,你说京城会不会内涝。”

看着不远处汹涌的水浪,朱高燧倒吸了一口凉气,但想着内城的地势走向,还是下意识的开口道:

“皇兄,正阳门,崇文门,东便门外都有两尺余宽的护城河,东便门更是与运河主河道相连,城中可能积水,但绝无内涝之危啊。”

“正阳门?崇文门?东便门?”

李天一连三问,声调一声比一声高,问到最后直接给朱高燧来了一脚:

“正阳门外呢,外城的百姓在你朱高燧眼中,就不算百姓是吧?”

朱高燧长这么哪被人踹过,屁股一吃痛,赶忙捂着嗷嗷叫道:

“臣弟失言,臣弟失言。”

冷冷的瞪了朱高燧一眼,李天懒得再踹,心中不由开始担心起外城的百姓来。

内城的护城河确实宽阔,但却是东西走向,而暴雨汇聚的水浪,乃是自北向南俯冲而下。

护城河能拦住汹涌的水浪最好,但若是拦不住,那外城的百姓可就早遭殃了。

京城有内城和外城之分,内城中居住的百姓,家中基本都有余财,算得上是体面的京城人氏。

而外城的百姓,则若是逃难定居,或向往京城,家中往往只能勉强过活,稍微有个天灾**,便会一贫如洗。

京城三十六坊,外城只有八坊,但这八个坊中,却是住着京城百万人口的大半。

身为大明的皇帝,李天扪心自问,外城的几十万百姓,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弃之不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