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十三章 内阁议事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十三章 内阁议事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6:17:56 来源:笔趣阁

一回到宫里,李天便直奔内阁处,若问这天下群臣,谁还能让他放心,那便唯有内阁处的几位大学士了。

皇帝一袭便服,独自一人驾临内阁,一众翰林被吓了一跳,赶忙起身恭迎,

听到动静,杨士奇也匆忙从后阁出来迎驾。

“老臣恭迎陛下。”

“都平身,士奇,跟朕到后阁说话。”

李天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平身,直入后阁。

皇帝这番急匆匆的赶来,众人不用想也知道必是发生了大事,但全天下的奏折都会先到内阁,众人也不清楚这是发生了何事。

后阁中,刚牛饮了几大口茶水的李天已经稍加冷静,看着尽数落座的四位大学士道:

“朕匆忙而来,还请诸位爱卿见谅。”

端坐下首首位的杨士奇一看李天衣着,就知道皇帝私自出宫了,身为首辅,他已经得知皇帝下旨封锁京城,接话道:

“陛下不必客气,敢问陛下可是为城中发现明教一事前来?”

李天摇了摇头,看向另一位大学士杨荣道:

“子荣,你把福建山民造反一事,尽数说来。”

福建山民一事已经结案,延平府的官员换了一茬,南京兵部尚书张仪良也已经认罪伏诛,杨荣不知道皇上为何又提起此事。

但看皇上脸色凝重,杨荣还是将福建山民造反一事,尽数而言了一遍。

内阁的大学士一共有四位,除了华盖殿首辅大学士杨士奇外,还有谨身殿大学士杨荣(字子荣),武英殿大学士黄准(字仲常),文华殿大学士任瑾(字宗于),都是一等一的能臣,而其中又以杨士奇最为善政,黄准最为机敏。

杨荣话音刚落地,黄准便蹙起了眉头。

“不对,福建指挥使李敏既然已经抓捕了张忠清,为何没有查出张仪良是张忠清叔父一事?”

李天点了点头,沉声道:

“仲常所言不错,朕也一直有此疑问。张忠清既然能对锦衣卫招供,为何没有对李敏招供,还有,李敏为何要在奏本中隐去张忠清,只说山民造反已被平叛。”

文华殿大学士任瑾是个急性子的,当即道:

“陛下,窥一斑而知全豹,就此事而言,福建乃至南京绝对是出了大问题。”

虽然同为大学士,但四人也不是穿一条裤子的,杨荣便跟任瑾在政见上多有不和,只见杨荣皱眉道:

“宗于怎能如此武断。”言罢,杨荣拱手拜向李天道:

“陛下,就老臣看来,应是锦衣卫的问题更大些,刘纲如此急切的给张仪良定罪,其动机耐人寻味,而且据老臣所知,若不是国丧期间不准行刑,刘纲早就动手了。”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李天频频点头,转脸看向杨士奇道:

“士奇,你怎么看?”

杨士奇轻捻胡须,沉吟道:

“陛下,依臣所言。应先派遣金吾卫将福建山民犯案人员,全部押送京城。然后召锦衣卫指挥使刘纲,福建指挥使李敏进京重审此案,在此期间,福建布政使,按察使应停职避嫌。”

不愧是有“善政宰相”美名的杨士奇,一番话听的李天心中大定。

虽然这个使那个使,听的李天有些头蒙,但跟后世一对比,李天也就明白了。

按察使掌管一省刑法,司法,监察,简单来说就是省公|安厅厅|长,省法院,检察院院长,省纪|高官,省政|法书|记,**一的大官。

而指挥使掌管一省军事,说白了就是后世的省军|区司|令员。

至于布政使,则是掌管一省民生政务的高官。

听到杨士奇说让布政使和按察使双双停职,李天脸色微变,沉声道:

“有必要让按察使和布政使都停职吗?”

李天也就是随口一问,却听四位大学士异口同声道:

“陛下,若是一省的指挥使出了问题,那其余二使不是与之同流合污,就是视而不见。”

抿了口茶,李天拍了板子道:

“那就依杨首辅所言拟旨,还有再下一道旨意,让南直隶布政使汪泉也进京。”

皇帝一声令下,整个内阁都忙活了起来。

毕竟一道圣旨不但要送到地方三司,还要送到六部六科,更要抄写一副副本,一下子这么多道圣旨,足够一众翰林学士忙活一会儿了。

后阁中。

任瑾出去安排翰林学士们拟旨了,只剩下三位大学士依旧端坐。

看完手中的金漆密旨,得知郑和七下西洋而归,李天心情很是舒畅。

一方面是因为很快就能见到大名鼎鼎的郑和,另一方面则是郑和此次下西洋的收获。

看着密旨中罗列的几十个国家俯首称臣,和上百种的南洋贡品,李天不由得飘然道:

“郑总管没坠了我大明国威,待郑总管回来,朕定要好生迎接。”

随手将密旨递给杨士奇过目,李天随口道:

“让宗于再拟一道旨给郑总管。告诉他,他奔赴千里远洋,扬我大明国威,朕心甚慰,让他在沿途州府好生歇息,不必急着回京复命。”

“喏。”

后阁不许任何人靠近,只有大学士可以出入,杨荣起身领命,转身出了后阁。

杨士奇也看完了密旨,老脸上满是喜意道:

“我大明白银匮缺,全靠郑总管每次赚回来的这么多白银,有郑总管这样的大家,当真是大明之福,陛下之福。”

杨士奇说罢便准备将密旨递回,李天满脸笑意的摆手道:

“让仲常,子荣也都看看。”

......

与内阁的一片欢声笑语不同,京城通向城外的七座城门处,满是百姓的抱怨之声。

“诶唷,兵爷,这还没到点呢这么就封城了。”

“是啊,是啊,你说这好好的没事封什么城,真是耽误事。”

“肯定是衙门里的哪位官爷丢了贵重物件。”

“唉,还是做官好哇,丢了东西都能封了城门找。”

......

百姓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脑洞大开的乱猜封城的原因。

而就在城门的不远处的一辆马车里,正爆发着激烈的争吵。

“老子都说别救那个憨货,这下好了,把咱全关这了。”

“少主让救的,雷老三你不服气你找少主说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