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三百零五章 劝农官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三百零五章 劝农官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0:55 来源:笔趣阁

听完王福的一通告罪之后,李天不禁苦笑了起来。

“王福啊王福,你也算激灵,还知道朕真正生气的是什么。”

“好了,你们俩都起来吧,好好休息一下,朕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们去办。”

两人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可是由于跪的太久了,双腿都有些麻木了。

有些站不稳,两人晃来晃去,最后还是依靠着彼此的扶持才算勉强站稳。

看着他俩这个好笑的样子,李天心里是开心不已。

“这两个老货,表面上恭顺无比,其实私底下作威作福的事,也都没少干,这次的惩罚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

“陛下,尽管吩咐,……”

“行了,不用在那边晃悠了,晃的朕眼睛都快花了,找个地方做下吧!”

带两人落座,李天将画好的图纸交给了他们,并且指着图纸说到。

“建造这样的窑洞不是什么难事,但却需要不少的玻璃。

恰好,前段时间天工院传来了消息,王晨他们说,玻璃的烧制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只是还不能做到晶莹剔透。

不过即便是那样带有少许杂色的玻璃,对这些窑洞来说也足够用了。

你们俩一个人找个时间去和周镇商议一下,在水泥工坊附近建造几个玻璃工坊,用最快的速度烧制出一批玻璃出来!

一个人负责督建这些窑洞。”

见他俩似乎没怎么听懂的样子。

李天不得不给他们解释一番,这些窑洞的作用,以及这些窑洞建成之后,对于这些穷苦的庄户们的意义。

两人对李天的层出不穷的各种发明创造,几乎都快要免疫了。

此时见到大冬天依然能种植蔬菜瓜果的新奇玩意,还是忍不住发出了惊叹之声。

“陛下……您真是天纵奇才,不仅能创造出肥皂这样的宝贝,居然连农桑之事也都了如指掌,老奴拜服!”

“陛下真乃神人降世,天佑我大明,天佑天下百姓,居然能有此圣主……”

听着他们家让人肉麻的恭维之词,李天是浑身的鸡皮疙瘩都差点起来,赶紧出言打断了两人,

“此事关系到京城周边十几个皇庄,数千庄户的福祉,尔等不可马虎。

而且马上就要入冬了,此事是越快越好,绝不可耽搁……否则朕就罚你们俩在这里种地一年……”

两人一听如此惩罚,想到此时外面那些庄户半死不活的鬼样子,同时打了个寒颤。

“陛下放心,老奴,当竭尽全力……”

李天想了想又说到,

“朕对农桑之事,也不算怎么了解,这些窑洞弄好之后到底该种些什么,具体该怎么种,何时施肥浇水,朕都无法给出指导。

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对他们进行指导,这方面你们有什么人推荐吗!”

宫里虽然也有专门负责照顾花卉之类的太监,可是他们对农桑之事,也并不怎么了解。

于是江保拱手说到,

“陛下,宫里恐怕没这样的人,不如改天老奴去户部找几个劝农官来专门负责此事。”

听见劝农官这个词,李天的脑袋转了好几圈才想起这个官职来。

明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劝农官制度的朝代。

原本劝课农桑是地方官的责任之一,只是到了明朝才将它当做了地方官一个考核的标准。

在前期并没有专门的人负责此事,到了明宣宗时期,这种制度才被正是确立,从地方官身上剥离出来,有了专门的人去负责。

所谓劝农官,实际上就是教导农民怎么样进行种植,如何改善种植环境,提升粮食产量的官员。

品级也不算怎么高。

一般都是那些不怎么受待见的官员去担任的。

因为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所以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这样的官员,在此时的大明,还不怎么多。

不过李天倒是留心了下来。

因为他知道古时候,由于人们常年聚集在某些地方,百姓们也不懂的休养生息的道理,

这就导致,土地逐年贫瘠,粮食收成自然是一年不如一年。

很多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始寻找新的可耕种的土地。

如果劝农官知道该怎么改善土地,使土地变得肥沃,这对此时还在以农业为主体的大明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

可惜,此时的明朝人除了使用大粪、腐烂的稻草之类东西当做肥料之外,并不懂得化肥的制作方法。

再加上见识的问题,此时的劝农官能做的事情,其实非常的有限。

李天其实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

想要提升粮食的产量,改良农作物的种子是一个方法,发掘新的农作物也是其中一个办法。

可这些都没有发明化肥来的给力。

只是李天此时也是哪化肥没什么办法,那东西需要十分复杂的手段才能制作的出来,对工业的要求可是极高的。

虽然化肥没办法做,但他知道,这个时代,鸟粪肥已经逐渐被人运用到种植之中。

而他恰好知道几个储存这大量鸟粪的地方。

只不过,那几个地方,距离此时的大明还都很远,唯有等蒸汽轮船这样既能远航,载重量又大的东西被建造出来,才有可能派的上用场。

眼看轮船已经有了眉目,这件事似乎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而且一旦轮船普及开来,各种来自美洲的农作物,还需要劝农官的大力普及才能让大明的百姓认可这些新农作物。

所以劝农官此时虽然只是不起眼的小官,可今后对大明的发展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李天也不得不对他们重视起来。

想到这里,李天觉得有必要找一帮真正懂得农桑之事的人,来编撰一部劝课农桑的科普书籍了。

凡是都需要有个开头,这次弄这个窑洞大棚,正好是一个机会。

“此事就交给江保你去办吧,但在他们到任之前,朕打算见一见这些劝农官,找个时间安排他们觐见一下!”

江保虽然不知道李天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但并没有迟疑,连忙说到,

“是陛下,老奴会尽快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