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三百零七章 名匠之后李公辅

也不知道三夫人是否是真的酒醉了,听见李天的话之后,微微一笑,对着小梅招了招手,

“李公子,吩咐的奴家怎敢忘记,早就命人将他唤来了。”

见到三夫人的示意,小梅就急忙起身,转出包间,不多时就带着一个个子不高,身形有些瘦弱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那个年轻人好似生活十分的拮据,一身的粗布衣裳,还是浆洗的快要看不出原本颜色的那种。

这个年轻人虽然穷困,可是脸上却是没有,普通人那种见到贵人时的谦卑之色,腰板挺得比值,像是一颗坚韧不拔的松柏。

“小人李公辅见过几位贵人,不知几位唤小人过来有何事。”

其实这个李公辅在包厢外面已经等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心里多少有些不耐烦了。

可是即便如此,他依然彬彬有礼,不见愠色。

李天识人辨人的本事虽然不是多么厉害,但见过朝中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官员之后。

什么人是趋炎附势之人,什么人是刚正不阿的贤臣,他多少还是有些分辨能力的。

这个名叫李公辅的年轻人,一样看上去有些平平无奇,可是越看越是能发现他那隐藏在骨子里面的一股傲气。

这种傲气是真有才学之人,才能酝酿出来的。

不用特意去问,李天也能知道,那张图纸应该就是出自此人之手。

于是李天微笑着说到,

“不错,不卑不亢,是个有志气的年轻人。”

向着他找了找手,让他过来。

李公辅不明所以,他此次被三夫人命人唤来,还以为是之前的图纸出了什么问题,让他来修改的。

却没想到,却是被人叫道了饮宴场所,四下打量也没见到,周围有什么笔墨纸砚需要修改的图纸之类的东西,他就更加的迷茫了。

虽然心中有些疑虑,但他还是向前走了两步,来到了桌前。

“不知道贵人可有什么吩咐,是否是小人的图纸出了什么问题。”

李天摆了摆手道,

“此事不急,你且先坐下吧!”

看着满桌琳琅满目的美食基本上都没怎么动,李公辅心里有些戚戚然,暗自嘀咕道,

“有钱人家真是奢侈啊,这么一桌子酒菜,足够几十个普通百姓一年之用了,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不过如此吧。”

李天也算是见猎心喜,想要好好和这个李公辅好好说说话。

于是亲自起身给他倒了一杯酒。

这时陪在一旁的江保二人,脸皮一阵抽搐,险些直接起身,一抓将李公辅抓个透心凉。

堂堂一国之君,九五之尊,天下共主,居然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工匠倒酒,这要是传扬了出去还了得。

不过最后还是更加圆滑的王福看出了李天此举的含义,死死的将江保拦住了。

李天一边给李公辅倒酒,一边问道,

“李生不用太过拘谨,今天叫你过来也没别的事,本公子就是想要了解一下,能画出如此出色图纸之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听见李天提起了自己的图纸,而且还给出极高的凭借,李公辅的心微微有些触动。

接过酒杯时的双手都有些颤抖了。

“这位公子抬举了,小人不过是尽了本分而已,当不得如此夸赞。”

李天举杯示意,自己先喝了一杯,然后才微笑着说到,

“本公子夸赞,可不是什么随便什么人都有资格承受的,李生的确是有大才之人不用拘礼,来让咱们满饮此杯。”

李公辅一时有些懵逼,他从小到大,凭借这祖传的手艺和自己的苦心钻研,虽然接到了不少的工作,可还从未被人如此的夸赞过。

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才好。

但他毕竟还是个充满了热血和激情的年轻人,自己的作品受到了别人的赏识,难免有些激动。

也不再顾忌什么礼仪纲常,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估计是不常饮酒的关系,他被那辛辣的酒给呛得猛烈的咳嗽了起来。

李天对这个略微有些腼腆的家伙是越看越喜欢,轻笑着道,

“看样子,你也不是常饮酒之人,也别光顾着喝,吃点菜吧!”

能被人如此看重,李公辅心里其实已经十分的感激了,那里还敢不知好歹的大吃大喝,连忙起身道,

“公子赞誉小人是在是贵不敢当,能的一杯水酒,已经是小人之幸,实在不敢僭越下去了。”

李天见他如此的张弛有度,说话也是条理清晰,心里更加笃定他的人品和才学了。

见他不愿继续喝酒,于是一挥手道,

“来人将酒席都扯去吧,上点茶水来,本公子要和这位李生促膝长谈。”

说完这句话才转头对三夫人道,

“三夫人见谅,李某见猎心喜,今日宴席就此作罢吧,改日李某必当回请!”

见李天居然对一个区区工匠如此的热情,不管是三夫人还是江保王福等人,都是有点懵逼。

三夫人看似醉意朦胧,实际上却是清醒的很,轻笑着道,

“李公子难得有此雅兴,奴家怎敢打搅,这就去了!”

说完就在小梅的搀扶之下,款款而去,临走还不忘给李天抛了一个媚眼。

搞得李天是小心脏砰砰跳个不止。

待众人散去,房间之内就留下李天李公辅和负责端茶倒水的王福。

“不知道李生是何方人士,如今在京城作何营生。”

李公辅实在是搞不懂李天的此举的含义,可是又不好拒人千里之外。

只好恭敬的说到,

“不敢隐瞒公子,小人家在冀州顺德府人士,如今在京城替人画图营造为生。”

李天听到顺德府这个名字的时候,脑海中不由的蹦出一个名字来,赵州桥。

当面上学的时候,他就曾经学过一篇有关赵州桥的课文,而后在出差的时候,还特意去河北赵县旅游过。

而此时的顺德府就是后世的邢台,而邢台最出名的人就是,主持修建了赵州桥的隋朝工匠李春。

他原本也是不知道这件事的,但在导游的详细解说下,多少还是记住了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