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五百七十九章 所谓洋务运动

李天,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

“今天囤货的大户,除了我们,就只有王家和那几个小商户了。

预计他们手中至少还有三四万但的存活。

王家这次损失不小,手里剩下的钱,估计用来偿还借贷都够呛,这批货他们存不住的,估计要不了几天,他们就得被迫出售。

到时候,辛苦王福你一趟,亲自去王家跑一趟,如果他们愿意,就用一个‘合理’的价格,全都收购了吧!”

李天再说,合理的时候,故意加重了语气,王福立刻会意,眯着眼睛点了点头道,

“公子放心,老奴一定会办妥这件事的。”

王家身为望族中的望族,几乎算得上是千年世家,不管是在地方,还是在朝廷,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实力。

明面上保定候孟贤英,虽然只是一个闲散的三品官,可不管怎么说,他都还算是大明的侯爵,地位遵从,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即便宝源钱庄和王家的棉布生意,被李天夹击的惨败,好似已经没有任何还手的实力了。可李天知道,什么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家可能会一蹶不振一段时间,但距离他们彻底没落,还早着呢。

痛打落水狗,趁人病要人命,只是一般人的手段,到了李天这个段位,是根本不屑这么做的。

在他看来,想要彻底消灭,世家大族对朝廷的影响,单凭除掉一个王家或者几个大家族是不管用的。

想要彻底的根治,这些暗中控制王朝兴衰上千年的病灶,还是要靠新兴的工人阶级。

而想要让工人阶级兴起,单靠李天和朝廷还不知道需要多少年呢。

唯有,拉上这些大家族,让他们和李天一起培养工人阶级,才是最有效,最稳妥的方法。

这时可能就会有人说了,“他们又不傻,为什么要做这种自毁根基、自毁城墙的事呢。”

李天的回答,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利益’!

在利益面前,没人能受得住诱惑,即便是千年世家,百年大族也不例外。

他们现在还没有行动,只是利益还没有大到,让他们眼红心热的地步。

对于如何让他们上自己这条船,李天其实在老早之前就已经在考虑了。

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八个字,‘实业兴国,实干兴邦’!

往简单来说,李天就是打算,让这帮世家大族,全都投身到搞实业的洪流之中去。

这时,可能又会有人迷糊了。

为什么去搞实业就能减除世家大族对朝廷的影响呢。

这其实也很好解释。

其实细观历史,就可以发现,清朝即便是在最后的几十年里面,依然有机会重回世界巅峰的。

那就是以李鸿章等人为首的实业家们发起的洋务运动。

那什么是洋务运动呢。

所谓洋务运动就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晚清洋务派发起的一场,引进西方科学、军事技术,挽救清政府的一场工业革命。

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虽然最后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结束。

表面上看晚清最后只是吓折腾了几十年,并没有起到救国救命的作用。

但在李天看来,洋务运动固然失败了。

却依然有他重大的意义。

经过那几十年的奋斗,清朝至少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警示,那就是实业的确可以兴邦富民。

而清朝之所以会失败,主要还是清政府和当时的实业家们对真正的工业革命的认识并不清晰。

加之当时朝廷的人事事参与其中,并没有给民族实业家们自主自由的发展空间。

一味的模仿,一味的引进,并不注重自身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积累。

纵使,清朝当时拥有了世界排名前几的舰队,纵使拥有了铁路和兵工厂,但核心技术却始终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

所以才在和日本的海战之中,彻底的输掉了之前几十年的积累,让清政府从此一蹶不振,彻底的沦为西方的掠夺的对象。

李天当年在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也是非常的有感触的。

他认为当时的洋务运动的初衷还是好的,之所以几十年的努力最后依然失败了。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出在清政府的身上。

贪腐成风,欺上瞒下,以此充好的国有企业通病,在当时可谓是达到了极致。

毫不客气的说,洋务运动不是毁在见识不够,积累不够上,而是毁在清政府的无能的管理上。

若是清政府当时,能够转变一下思想,多多鼓励一下民间实业家们的发展,或许历史将会是另一种景象。

搞实业没错,工业兴国,科技兴邦的理念也没错。

清政府错就错在,用错了人,用错了方向。

可李天知道,凡是出在人身上的错误,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凭借他远超这个时代的眼光,若是大明跟清朝一样走上实业兴国的路子,他完全有把握,将他们引导道正确的道路上来。

而李天留下王家,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打算,借着这件事,让那些世家大族们知道,牌局上现在已经不只是他们再玩了,自己这个庄家已经开始下场。

他们想要继续的生存下去,就只能顺着自己给他们安排好的路前进。

凡是不加入其中,或者想要反抗的人,终究会被历史的洪流给无情的碾碎。

李天只是阻击了一下嚣张的王家,并没有让他们彻底的覆灭。

就是希望,像王家这样积累的深厚的大家族,能自己找到新的出路,走上李天为他们安排好的光明大道。

至于这条路到底是什么,现在可能绝大部分人,都不太明白清楚。

就连李天也还没有想好。

不过第一个机会已经开始显露端倪,那就是即将开始修建的,纵横南白的国道建设计划。

王家他们,能否抓住这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就看他们的眼光和魄力如何了。

看着王福那笑呵呵的模样,李天最后还不忘加上了一句,

“到时候问问王家,他们失去了纺织工坊之后,打算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