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六百二十章 制衡的重要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六百二十章 制衡的重要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0:55 来源:笔趣阁

大明的软与弱,不是体现在表面上的,而是体现在对皇权的不自信之上的。

这其中主要的症结还是处在草根出身的朱元璋身上。

他当初之所以建立锦衣卫这种,监视百官和百姓言行的组织,其实就是为了防止出现叛乱,谋夺他辛苦一声换来的权势。

但朱元璋还是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本以为只要监视的足够严密,刑罚足够酷烈,就能百官畏惧,百姓臣服。

殊不知,大秦也正是因为刑罚严酷,最终才激起了举国叛乱。

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朱元璋以及之后的朱棣等皇帝,其实都是有些理想主义了。

以为依靠严苛的制度,就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百官清廉。

也正是由于这种想法,才诞生了让人谈之色变,遗祸几百年的锦衣卫和东厂甚至是西厂。

殊不知,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其实都是贪心不足的。

世上又怎么可能拥有那么多的清官,来给他们服务。

如果当官只是为了尽忠职守,那自古以来恐怕有九成九的官员都是不合格的。

所谓千里为官只为财,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然而,大明的官员,根本做不到皇帝以为的人人清贫,为了隐瞒那唯一的一个人,就出现上行下效的欺瞒行为。

因为每个人都有秘密,都有小辫子,导致他们不得不和某些团体勾结,最后酝酿出,阉党,东林党之类的祸国殃民,甚至左右历史发展的大型组织。

当这些组织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皇帝的耳目,其实就已经成了瞎了、聋了。

他们每天听到的见到的,都是他们想让他知道的,以至于对朝政的把控,也都只是流于表面,根本就做不出真正符合万千百姓利益的事来。

大明甚至能出现,一个皇帝在位几十年,居然有二十年不上朝的奇葩情况。

这恰恰说明了,大明皇帝们,被欺瞒的到底有多严重了。

皇帝对这些大臣官绅团体的妥协,正是当权者软弱的一个体现。

如果说,唐宋太过久远,比较不得。

其实完全可以将大明和清朝做个类比。

康熙和雍正就不用多说了,他们俩都是工作狂,大明的皇帝都鲜有能与之对比的。

单说乾隆吧,他的一生可谓是一帆风顺的不得了,几乎把清朝的所有的好运气都给享受到了。

他在位将近六十年,身边也是能人无数。

却并没有被人欺上瞒下,甚至可以说是清明的不得了。

要知道,他手下可没什么锦衣卫也没什么东厂之类特务机构。

但他为什么能做到在位几十年,依旧耳聪目明呢。

究其原因,并不是他有多么的雄才伟略,天下没人能欺瞒的了他。

而是他识人知人,善于用人,懂得制衡之道。

用人管人,才是他能保持政治清明的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明朝的官员在高压之下,为了自保就已经要拼尽全力了,又那里还有闲心,去管别人的闲事呢。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不得不抱起团来,多抗这个对抗那个。

最后搞得,盟友不信任他们,就连皇帝也不信他们,最后这个团只能越抱越大,最终将整个朝廷给淹没,没人能够幸免。

或许会偶尔跳出一两个不同流合污之人,但最终的下场,估计也好不到那里去。

大明的官场其实就是这个状态,不管对什么人说话总是说七分留三分,最后导致,皇帝宁愿相信宦官的话,也都不愿意相信朝臣。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明一朝,宦官势力一直强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然而导致这一切的发生的,其实就是大明皇室对自身的不够自信,以及对百官团体,对宦官对勋贵的软弱妥协上的。

李天虽然是明悟了这点,可目前来说,他并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别看杨士奇等人,十分的忠诚于自己,几乎自己提出的所有政策他们都全盘接受,几乎很少提出异议。

但那都是建立在,这些政策都是对他们有利的基础之上的。

若是那一天,李天动了他们的蛋糕和软肋,他们到时候还会不会继续这样的支持自己,可就不一定了。

打个比方说,要是那一天,李天突然宣布,彻底的废除,百官和士人不纳贡的特权,你看看杨士奇等人,会不会和李天拼命。

有人曾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容易夹生。

不管是文官集团,还是勋贵集团,又或者是还未真正崛起的宦官集团。

李天真正要做的,不是彻底的清除他们,而是要懂得如何在其中调停制衡。

这次的勋贵们的直接挑衅,原本李天完全可以使用雷霆手段,杀鸡儆猴,甚至将他们一网打尽的。

可他并没有这么做,为了也只不过是,不想让原本平衡的两个势力出现明显的强弱之分而已。

原本的历史上土木堡之变,一举葬送了,大明八成以上的勋贵精华,这才导致文官集团的做大,也正是开启了,大明由强转弱的不归路。

再后来,宦官集团崛起,两个团体狗咬狗斗了几百年,最终耗空了大明的所有积累。

最终让不足百万人口的建州女真钻了空子,窃取了大宝,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

李天也正是知道,失去了平衡的大明,才是危如累卵,所以他才一直隐忍到了现在。

他没办法一朝之间将大明已经形成的固有制度改变,也就只能充分的调动,自己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去尽力弥补可能会出现的漏洞。

只是,仅是修补,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决战的时刻早晚会降临。

到时候,他终究要做出一个决断的。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手中掌握的力量必须要能撑得住场子才行。

而这力量,说白了也就是军事的力量。

新军正在如火如荼的训练之中,到如今,也有差不多被训练了三五个月了。

他们的训练成果如何,到底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不确定。

现如今反倒是一个绝佳的练兵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