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六百六十一章 武定侯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六百六十一章 武定侯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0:55 来源:笔趣阁

兄弟二人一聊就是几个时辰,眼看都快到午夜了,两人都困得不行了,朱高煦才离去。

不过这么长的时间,也不算全无收获,两人把今后各项行动的细节推敲的七七八八,几乎没有任何遗漏的地方。

这一回朱高煦算是对李天彻底的服气了。

“原来,大哥居然是这么细心的一个人,几乎把所有可能都给想到了,还第一时间就给出了响应的解决办法。

自己当初也真是犯糊涂了,大哥监国十来年,早就深谙帝王之道,自己的那点小伎俩,在人家眼中,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在回去的路上,朱高煦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心中算是彻底对那个位置死心了。

“这辈子就这样吧,老老实实的辅助大哥,说不定还能留下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要是真的动了点什么不该动的心思,这辈子恐怕也就到头了,不值得,不值得啊!”

一回到自己家,朱高煦立马钻进了书房,将自己的一帮幕僚都给招来议事,彻夜未眠,一副把这件事当成了头等大事的样子,

搞得一帮手下还以为自家王爷终于要重新崛起了,跟着兴奋了大半宿。

暂且不提朱高煦这边的日夜奋战,李天在打发走朱高煦之后,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能猜得到,哄骗孙愚等人来京的人是朝中实权人物,但到底是谁,他现在还没办法猜到。

即便他猜到了,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对这帮人动手。

原因其实有两个。

首先就是这人绝不可能是一个人,很有可能是一个团队的首脑,动了一种一个,很有可能要拔出萝卜带出泥,一大帮官员跟着倒霉。

其次就是,这件事隐隐和南京的那帮家伙做的事有所牵连,要说他们之间没什么联系,打死李天也是不会相信的。

可现在一切准备都还没有就绪,还不是真正对南京方面动手的时候。

这边先发制人,很有可能会打草惊蛇,让南京方面彻底失控。

若是他们真的丧心病狂,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乱子呢。

这些烦恼其实就是作为一个皇帝最大的难处了。

明知道对方是敌人,是对自己心怀不轨之人,却又没办法,真的对他们动手。

这要是一个江湖中人,早就提着刀上门砍他丫的了,那里会有如此多的忌讳。

沉思了好长时间,听到门外有动静,这才让李天收了收神。

“这么晚了,谁还在外面!”

王福进来回报道,

“陛下,是黄总管!”

“黄严?他这么晚了还进宫来,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禀报,让他进来吧!”

黄严的道传召之后,急忙跑了进来。

抬头瞧了一眼李天的脸色,然后小心的说到,

“老奴本以为陛下已经睡了,本不想打搅陛下的,却在门外听王总管说,陛下还未休息,打搅了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李天被他说的还真是感觉困意上头了,打了个哈欠说到,

“行啦,不要贫嘴,有什么事,就快说吧!”

黄严立马躬身道,

“不瞒陛下,探子刚刚查到,自打孙杨一伙被汉王殿下给抓了之后,先后有好几拨人,前往富阳候府查探。

探子因为人手不够,仅是偷偷跟踪了其中一路。

他查到,这个人居然是……”

话还没说完,他却是先抬起了头,紧盯着李天的脸色,看样子似乎是在犹豫,到底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李天似得。

李天神色不变的道,

“吞吞吐吐的干什么!”

黄严苦着脸,欲言又止的似得说到,

“陛下恕罪,老奴不敢说!”

李天这下被他气得够呛,

“你他喵的,不敢说,你大半夜的跑到这里晃悠什么。”

可他想了想,并没有直接斥责黄严,而是沉声道,

“是不是遇上哪个你不敢得罪的人了,你说吧,朕保你无事!”

得了李天这句话,黄严的脸色这才有所好转,然后说道,

“不瞒陛下,那密探查到的人,是武定侯府的人!”

李天一听武定侯这个名字,开始还愣了一下,然后腾地一声站了起来。

厉声喝道,“黄严,你说的可是真的,你确定那个探子没有看错,来人的确是武定侯府的人。”

黄严用力的点了点头道,

“老奴敢以性命担保,那些人的确是是武定侯府的人。”

听到黄严这么说,李天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了,倒不是感到放松,他完全是给气的。

这武定侯的第一代是大明大名鼎鼎的开国功臣之一的郭英。

但郭英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因为站到了建文帝的一方,在朱棣登基之后郭英就被罢了官,撵回来的老家养老。

虽然在用了元年,郭英因为被罢官,在家抑郁而终。

可郭家的权势却并未有丝毫的减弱。

主要原因还是,当年郭英被任命为辽东镇守将军的时候和辽王朱植关系甚密,甚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朱植,成了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

而郭家的势力还远不止如此。

要说这个郭英也算是一代人杰,即便晚年的时候做了一生中最失误的一个决定,但还是保住了郭家的世代昌盛。

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郭家的人丁兴旺。

这个郭英,一共有十多个儿子。

其中大儿子是永嘉公主的驸马,而这个永嘉公主是朱元璋最宠爱的一个女儿之一,在明朝历代公主的中都算是非常有名的一位,而且贼长寿,一直活到了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

郭家因为有这么一个被封为大长公主的人在,一直能得到庇护,从而枝叶繁盛,长久不衰。

而郭英的二儿子,是辽王的典宝。

所谓典宝其实就是王府内库的大管家,是管钱财的,可以说是辽王府除了辽王之外,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除了这两个儿子之外,郭家还有三个儿子在军中地位不低。

有的甚至已经做到了,中军都尉府右都尉的地步。

但这还不算完,郭英除了有十多个儿子之外,还有七八个女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