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七百二十三章 虎父无犬子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七百二十三章 虎父无犬子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0:55 来源:笔趣阁

杨士奇这个问题,其实杨素问已经考虑很长时间了。

就目前的形式来说,他们已经摸清楚了李天此刻的心思,确信了李天并没有迫害,流浪在外面的建文旧臣家属。

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没有理由在留在京城中了。

可他转念一想,皇帝是一国之主,每天要处理的大小事情一定多不胜数,京城这边要是没有一个京城能联系上皇帝人坐镇。

那让皇帝时刻的记着关外那些受苦的遗孤们,指不定还要过多久,他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赦免,过上该有的好日子呢。

而这个留下的人,在他看来,应该是没有比他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正巧此时杨士奇对他们还算不错,如果他能留在杨士奇的附上,不止能失常得知皇帝的各种想法,还能间接的通过杨士奇,为关外的同胞们,谋求一点福利,可谓是一举多得。

然而他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就等于是要和孙若微和一众兄弟分开。

这又让他有点难以取舍。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如果留下在杨士奇的身边做事,难免不会被当场,趋炎附势,热衷全力之辈,这让他今后如何能在众多的师兄弟面前抬得起头来。

刚想说出口的话,却如鲠在喉,让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了。

这时,杨士奇似乎也看出了他内心的挣扎。

他微笑着走到了他的身边,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像是在鼓励他似的说道,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有时候就是想得太多,不管什么时候都想求个两全其美,殊不知,这个世界上,哪来的那么多的美满。

人这一辈子,总要舍弃一些东西,这样你才能脱去一身的包袱,让自己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杨士奇说这话,其实有两个目的。

首先就是劝说他留下来,只要他能留下来,自己只需要稍微花点心思培养,凭借杨素问这种人才,要不了几年就能在朝廷之中崭露头角,将来达到自己这样的高度,也不是没可能。

其次,就是他也看得出来,杨素问对孙若微有着别样的感情。

如果是别人,男欢女爱,他也是懒得管的,可是孙若微已经被李天给内定成太子朱瞻基的太子妃了。

如果杨素问继续执着下去,最后害的人可能不只是他,就连将来可能会母仪天下的孙若微也有可能被他连累。

当然了,杨素问此时还不知道,孙若微其实已经被李天看中的事,杨士奇这话,他到底能听见去多少,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

杨素问犹豫了好一会,最终才说道,

“阁老请赎罪,素问想要和师兄弟们商议过后在来回答您这个问题。”

杨士奇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无所谓的说道,

“无妨无妨,有的是时间,你可以慢慢想,毕竟这可能是关系着你一生的前途和命运,慎重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说完,他随意的坐到了椅子上,然后摊开一副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山水画,一边欣赏一边好似漫不经心的问杨素问道,

“说起来,老夫对你的家世还不怎么了解呢,你父亲是何人,今年多大了,可曾尝试过参加科举?”

本来这种刨根问底的话,是有些不太礼貌的,可杨素问并没怎么在意,稍微斟酌了一下,然后直接回答道,

“不敢隐瞒阁老,家父杨靖,直隶山阳县人,是洪武十八年进士……”

听到这个名字,杨士奇原本落在画卷上的眼神顿时猛地一缩,他急忙说道,

“可是那个中了进士第二年就荣升户部侍郎,仅四年之后就荣升户部尚书的那个杨靖?”

杨素问点了点头道,

“正是!”

这下杨士奇坐不住了,快步走到了杨素问的身旁,再次上下打量起了他,一边看一边忍不住的赞叹道,

“原本老夫以为,你家世可能很普通,没成想竟然是这等出身,怪不得你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胆识,敢以白丁之身,求见陛下,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说起这个杨靖,杨士奇可是有太多的话有的说了。

杨靖算得上是整个大明升迁速度最快的几个牛人之一了。

除了明朝末年,最后一任内阁首辅魏藻德三年时间从从六品干到了正三品的礼部左侍郎之外后来更是直接被提拔为内阁大臣之外。

但他升迁这么快也是有原因的。

主要是崇祯皇帝那个多疑的性格,内阁首辅就像是韭菜一样,换了一茬又一茬,在位十七年,换了十四个首辅,平均每个在位不足一年半。

再加上当时的政治环境,魏藻德能升迁的这么快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杨靖不同,他可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朱元璋时期可不是明末,大明的一切都在欣欣向荣的发展着。

再加上老朱的雄才伟略,这杨靖要是没点真本事,怎么可能被朱元璋看的上。

而且历史上,对杨靖的评价也是非常不错的。

有少年颖悟异常,笃于文学,通经史大义,博学善文,学行素优,长益淹博等美称。

更让人钦佩的是,杨靖少年得志,年仅三十岁就官拜九卿之一的户部尚书,深得圣眷,荣宠一时,但他并没有因此变得骄横,不仅做事谨慎,更是无怨无悔,始终清正廉洁。

虽然在年仅三十八岁的时候就死了,但他当官这十二年之中,先后做过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要职。

不管怎么在哪个位置上,都能做到兼济天下,以民为先,可谓是一个时代的最为璀璨的明星了。

后人评价他“杨靖尚书,清廉刚直,智略过人,政声素著,才臣也,未竟其用,以冤死!”

可见后人对他的早死,是有多么的惋惜。

杨士奇其实也是对这个本家是否的仰慕的,如今居然见到了这位前辈的后人,他如何能不激动。

可是他转念一想,“有点不对劲啊,杨素问今年不过二十五六岁,而杨靖早在洪武三十年就死了,他怎么可能还被靖难之役连累成建文余党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