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七百九十三章 南京的天要变了

再加上刚刚发生不久的京城大火,以及熙和楼的刺杀。

让李天还怎么敢天真以为,他们不敢真的造反?

如果真按照任瑾的说法,将所有不听话的勋贵召回京城来。

到底会有多少人真的敢来,李天不敢保证,但是掌握着将近半个南京,坐拥无数财富,大权在握,且天高皇帝远的马大忠是绝对不敢进京的。

先前李天又是派出总督南直隶所有军政大事的巡抚,又是派出顶替他的何林的。

要说他还不知道,李天已经打算对付他了,除非他是个傻子。

身在南京,有各方势力的保护,他或许还有保住一条小命的机会,但要是回了北京,他的小命估计也就到头了。

是人都怕死,他又怎么可能例外呢。

既然躲在南京,李天就拿他没办法,他为什么要来京城送死呢。

同样的道理,南京的那些勋贵们手底下可都是有着不少兵马的,明知道这是个死局,他们怎么可能会还往里面跳。

客气点的直接称病不来,或者直接拍个见不上的儿子来充数。

要是不客气的,逼急了他们,他们还真有可能举兵谋反。

反正刺杀的事他们都能做的出来,造反又能怎么样。

所以,在他们看来,没什么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在李天眼中,分明就是一招昏到不能再昏的昏招。

见李天迟迟没有给出回应,杨士奇等人有些着急了。

绞尽脑汁,杨士奇又说道,

“如果陛下觉得这么做不妥,老臣倒是还有一个提议。”

听到这话,李天总算是有点动静了,

“说说看吧!”

杨士奇整理了一下思维道,

“陛下担心的无非就是南京的勋贵们在南京的根基太过深厚,不太好掌控而已。

不如颁布一道旨意,说是要对勋贵们的封地重新进行划分。

到时候,不容他们不着急。”

杨士奇的这话一出,顿时引来了其他几人的反对。

“士奇,你这个主意不妥,南京周边适合开垦田地的地方很多,自然是无所谓的,但是京城这边也是有不少勋贵的。

这样一来,京城周边本就不多的农田,岂不是又要被瓜分一遍。”

“就是,此时已经不是先帝和太祖的年代,新的功臣也冒出来不少,谁多分谁少分,估计又会闹腾好一阵,说不定,那边的事还没搞定,这边就先后院起火了。”

李天没有说话,显然是对这个提议并不是很赞同。

杨士奇好似早就胸有成竹似的笑了笑说道,

“谁说,真的重新分配土地了,咱们到时候只需要放出一个风声出来,让他们先乱上一阵子,只要他们内部一乱还愁,找不到机会整治他们吗!”

其实杨士奇的这个方法,和汉朝时实行的推恩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重新分配土地,大家自然是都会争着抢着要分,比较肥沃的土地了。

让他们自己先乱上一阵,倒也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只不过,这其中还有几个缺点,不得不重视起来。

首先,马大忠和他属下爪牙可是没有封地的,他们完全是在用吃空饷的方法来敛财,这个方法对他们来说,并不会让他们有什么估计,根本就影响不到他们。

其次,这个方法不管是否真的重新分配土地,都必将是一件旷日持久的过程。

短时间之内,不太可能让她们内部出现什么大的混乱。

而时间恰恰是李天最不愿意耽搁的。

如果因为这件事儿耽误了清查卫所和户籍改革的事情,那要完成自己心目中的伟大计划,又不知道会延期多长时间。

李天见他们说了半天,始终没能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显得很是失望。

于是他猛地一拍桌子,做出了一个令人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

“好了,你们也不用争吵了,朕已经决定了,朕要取消南京的陪读地位,将南京降级成普通的省!”

此话一次,不只是杨士奇等人惊得差点跌坐在地,就连一旁伺候的王福等人,都险些被惊得打翻了手里的茶具。

“陛……陛下,您是在说笑的吧,南京作为陪都可是先帝定下的组训,您要是真的这么做了,且不说朝廷百官会不会答应,南京的百万黎民,数千官员恐怕也不会同意的。

陛下,还请您三思啊,这件事万万不可草率啊!”

如果说,先前杨士奇等人提出的各种办法,只能算是常规杀伤性武器的话,李天的这个决定,简直就堪比核弹了。

要知道,终大明整整一朝,南京因为是陪都的关系,而且地处中原最繁华,最适合生存的地方之一,长年没有动乱。

可是繁华了整整几百年的时间。

从其中走出了无数的官员和有才华有抱负的人才。

如果李天真的将南京的陪都地位取消,那南京就彻底的失去了自己的所有光环。

变成了和曾经的洛阳,长安一样的,名不见经的普通城市。

可能用不了几年,就会沦落成一般的城市。

君不见,后世的长安已经成了西安市的一个区,除了一片被岁月侵蚀的残垣断壁之外,再也不负当年天下第一城的容貌。

南京因为地理位置,和陪都的特殊性,常年聚集着将近两百万的人口。

比现如今的北京可是多了一倍不止。

就算南京六部的官员们能够忍受,自己失去工作的痛苦,但南京那好几百万的军民也是不会同意,自己待了一辈子的城市,从此变得普通,没有任何的光环笼罩。

如果这个时候,有心人趁机捣乱,恐怕造成的混乱,会比勋贵们起兵造反还要严重一些。

这就好比,你攒了一辈子的钱,好不容易在一个一线城市买了房,娶妻生子。

然后突然一纸规定,你所在的城市,一下子从一线城市变成了一个地级市,地价暴跌,大公司纷纷撤走。

工作没了,房子不值钱了,孩子也得不到最好的教育了,甚至连公共设施都降级成了最低。

这种巨大的落差,放到谁的身上,恐怕都不会好受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