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九百四十七章 船厂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九百四十七章 船厂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0:55 来源:笔趣阁

谁也不敢保证,每次都能像这次这般幸运,没有任何人受伤。

万一将来那个兄弟出事了,他们的家人可就成了孤寡无依的人了。

虽说他们也能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人一些。

可他们每天都在大江南北奔波,很少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根本就起不到照顾人的作用。

所以能有这么一个让人放心的地方来安置死去兄弟的家人,他也是比较放心的。

善堂的首笔钱是他们这帮人用自己的赏钱出的,善堂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他们这帮人的名义上的,将来也没有理由拒收。

杨素问此举算是给所有同生共死的兄弟们,一个可以安心去执行任务的定心丸。

至于说清高,杨素问还没那么无聊,去搞这种没什么营养的花活。

有的人能理解,有的人可能并不能理解。

但这对杨素问这中生性就比较淡薄的人来说,其实都无所谓,他觉得凡是只要能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根本就不必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朱瞻基是否懂杨素问的这种心思,杨素问不是很清楚。

可他最后还是同意了下来,还替他们找了一个大家都信得过人的人,来管理此事。

这对他来说,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没比较深究那么多。

一个善堂,即解决了朱瞻基的尴尬,又让王诚有了一个不被人事后算账的庇护所,还让玄甲军的队员们没了后顾之忧。

算的上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了。

朱瞻基也是非常的欣慰的。

接着他有说道,

“提起善堂,又让本宫想到了一件事。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咱们这次纵然能一举消灭大多数的水盗贼患,但将来水盗会不会又冒出来,谁也说不准。

所以江浩他们的仪真千户所就成了保卫这一方水域的重中之重。

但他们光有人还不成,还要有船。

俸禄方面今后会有朝廷的拨款,也不用本宫费心了。

但船的事情,可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所以本宫打算,将剩下的钱拿出一部分来,重新修建一座大型的造船厂。”

“而这个造船厂的选址,本宫已经有了目标,那就是混江龙等人此时盘踞的那个天然良港。

那里曾经就是一座造船厂,因为经营不善所以才歇业了,这才让混江龙等人有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老窝。

本宫这次能不能一举荡平这个贼窝,重新将这个造船厂开起来,就看大家的努力了。”

众人都跟着点头赞同,又岂是江浩,更是兴奋的不得了。

其实朱瞻基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私心的,不光是他嘴上说的那么冠冕堂皇。

唐赛儿等人将来出海建造属于自己的乐园,这件事已经是铁定会发生的了。

他们将来要运送大量的百姓和物资出海,要用到的船只数量,必然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朱瞻基觉得自己既然没办法发左右人家的想法,但至少自己还能帮得上一个小忙,也送算是聊胜于无吧。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听从京城过来的何林和周忱等人说,李天目前正在筹划建造一种新式的船。

所说他听得不是很认真,也不太清楚这种新式的船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他有一种感觉,李天之所以会如此大张旗鼓费时费力的去鼓捣这种新式的船,那一定是为将来做准备的。

至于是为什么做准备,不用猜也能知道的,船是干什么用的,自然是用来出海的。

而出海是要干什么,无非就是繁荣商贸和开疆拓土了。

大明自打开国到现在一共有四个皇帝,若是不算朱允炆这个倒霉蛋的话,就有三个。

不管是太爷爷朱元璋还是爷爷朱棣,都算得上是雄才伟略,建功立业的千秋一地。

自己的老爹,虽说暂时还看不出什么来,但也有朝着他们两人看齐,甚至是超越他们的迹象。

大明的前三个皇帝既然都能成为一代千古名君。

而自己这个未来的皇帝,可也不能太拉胯。

即便达不到他们三个那么辉煌的成就,至少也要在大明崛起的关键时刻,做点力所能及的努力。

将来史书上也好给自己多积攒一旦功劳,让自己履历看起来也充实漂亮一点。

还有一点就是,朱瞻基的性格其实更像朱棣一点,是一个比较喜欢打仗,一辈子闲不下来的家伙。

既然有机会能开疆拓土建功立业,自己又怎么能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呢。

当然了他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来唐婉晴等人若是真的定居在海外某个岛屿上,自己这么做也是有机会经常去看他们的。

说来说去,这个家伙,其实还是绕不开女人。

但是能为了能多见一个女人几面,而想要建功立业,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谁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除了江浩十分的赞同,造船这件事之外,其他人虽然兴致寥寥,但也不能驳了朱瞻基的面子,也都跟着点头赞同。

“您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反正钱在你手里,你说了算。”

其实建造一座造船厂花销也不是很大,有几十万两就足够了。

可打造船只的花销就大了去了。

打造一艘最顶级的战舰,少说要十几万两银子,就算是一艘普通的可以远航的渔船货船,也少说要几百两,甚至上千两银子。

不过,朱瞻基并不怕。

因为只要他猜测的没有错,将来大明的航海事业,一定会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狂潮。

而南京又是一个仅靠长江,距离大海也不是很远,水路极其发达的地方。

在这里建设一座大型的造船厂,将来是一定稳赚不赔的买卖。

至于说,有没有可能猜错了,让这笔钱白花了,朱瞻基其实并不怎么在乎,反正这些钱本来就不是自己的。

还有一点就是,就算他的预料错了,但仅是能支援一下唐婉晴师徒的拓荒行动,对他来说也是值得的。

他的这点小心思,没多少人能明白,但他自己明白就够了。

说不定,将来还会有巨大的惊喜等着自己呢,这都是说不好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