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九百八十六章 是利是弊?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九百八十六章 是利是弊?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0:55 来源:笔趣阁

杨士奇等人兴高采烈的走了。

最后的这个消息可以说是,各种消息中最让他们高兴的。

甚至比朱瞻基等人从马大忠的手里搜刮出七八百万两银子,清理了江南贼患的大事等事情还要高兴。

因为,按照李天在计划书中的构思。

虽说名义上是在扩充内阁,但其实更像是给了他们几个人开府建衙的权利。

开府建衙是什么人才有的荣耀。

一般情况下,只有太子成年,已经可以一点点的接触政务的时候,才有资格单独开府,建立属于自己的班底。

然后就是特殊时期,远征塞外的大将,有极个别的人物,可以拥有这个权利。

还有就是,在几百年前甚至是上千年前,诸侯王还很有权利的时候,因为管理国家的需要,是被准许开府建衙的。

说来说去,现如今除了太子可能名正言顺的开府之外。

在大明,已经极少有人会得到这个荣誉了。

早前,杨士奇等人是想都不敢想,这种事会落到自己等人的头上。

要知道,大明除了洪武年间,可是历朝历代中,对王爷手中的权利,防范最严的一个。

虽说,那些王爷们也算得上是开府建衙。

可他们除了封地之外,手里是一点权利都没有的。

即便上只能算是让他们在一个小县城中称王称霸而已。

但杨士奇等人的这次开府是完全不同于,王爷们的开府的。

一旦内阁得到扩充,虽说他们手里并没有什么实权,但这帮被提拔上来的人,今后不管谁外放出去,安排了实权职位,他们可都算得上是,自己的门生啊。

这对于巩固他们几个权势,可是有着机器重要的作用。

先前他们是放着背着,生怕被人说,结党营私。

现在可好了,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的培养自己的班底了,这不可谓不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从得到这个消息,直到他们匆匆离开御书房,前后也不过是半个时辰而已。

他们脑海中差不多已经有了完整的备案,甚至连要从什么地方寻找人才,扩充自己的队伍,都已经想好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不等于是,故意让他们接内阁大臣做大吗,万一将来他们心怀不轨,岂不是又是一件麻烦事。

但李天已经想的很清楚了,他有自信,将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让他们玩不出任何的花样来。

表面上来看,内阁成员扩充了,他们每个人的权利都上涨了。

但其实不然。

首先,核心内阁成员的数量是没什么变化的。

除了他们几个之外,其他的内阁成员几乎是见不到李天的。

可以说,内阁的机构,和从前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的。

其次就是,他们手下的人多了,他们手中的权利自然是要被分散的。

尽管他们还是主事,最后拿注意的人,想要在做到一意孤行,什么都按照自己一个人的想法来的时代,算是彻底过去了。

他们哪件事要是办的不妥,或者是有着明显的疏漏,他们手下的人自然是会提醒他们的。

从表面上看,他们还是高高在上,权利极大的内阁核心重臣,但在无形之中,他们的个人想法,已经变得不是非常的总要了。

而他们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今后内阁核心成员是绝对会增加的,在李天的构思中,至少需要七八个才能勉强够用。

每个人手底下一堆小弟,核心权利将会被分的非常的散,他们就算是想要图谋不轨,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

现如今,内阁只有他们几个人,他们的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影响到李天的很多决策的。

但若是,核心成员变成了七八个,次要的成员一两百,那他们想要再凭借自己一个人去影响李天,就变得不是那么容易了。

这一点,他们暂时没能意识到,但李天却早已经考虑到这点了。

所以,他并不担心,今后会因为,内阁班子扩大了,让自己变得束手束脚。

相反,真正变得束手束脚的可能是他们了。

内阁扩充是必然的,就算李天现在不做,今后也是会有皇帝这么做的。

就拿崇祯来说,他的内阁几乎是明朝最多的,达到了七八个之多。

最开始的时候,内阁成员只是皇帝的施政咨询人员。

直到明仁宗宣宗时代,三杨的崛起这才让内阁大臣的权利越发的稳固。

此后才开始内阁主政的时代。

换句话说,内阁主政的崛起正是源于三杨,也就是李天目前所处的时代。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内阁辅政有利有弊。

但在李天看来,总体上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毕竟,不管内阁大臣权利大到了什么程度,即便是皇帝连续几十年不上朝,内阁大臣也是做不到独揽朝政的。

以为中间始终还隔着一层朱批。

没有朱批,内阁的票拟始终是形同虚设。

而李天只要牢牢的掌握住朱批的权利,不管将来内阁权利变得有多大,他都有自信,将所有事情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即便有一天,他可能会去西方或者其他的地方游玩,一两年的时间,不理朝政,内阁也是翻不了天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即便杨士奇等人后面明白过来,知道了自己的权利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变得薄弱了。

他们也是不会拒绝,这次开府建衙,组织自己班底的机会的。

因为,有没有权利,只是一时的,没准哪天皇帝一个不高兴,或者是他们办错了什么事情,惹恼了皇帝。

一道诏令下来,他们就成了一个一介平民了。

内阁辅臣的位置可以没有了,但他们留下的那些影响力,却是不会那么容易就消失的。

尤其是曾是从他们手底下出来的那些内阁成员们。

哪怕是他们中以那么一两个念旧情,能拉扯他一把,也不至于让他们过得太过凄惨。

这些其实都是无形中的资本,而且是光明正大的资本,谁都没办法忽略的资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