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九百九十二章 所谓创新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九百九十二章 所谓创新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0:55 来源:笔趣阁

其实李天先前也隐约的感受到了,天工院此时已经陷入了短暂的瓶颈期。

看似一切都在顺畅无比的发展。

但实质上依然在吃李天给出的技术参考的老本。

他们始终没办法,从李天给他们划下的范围之内,脱离出去,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创新技术。

即便是李天给他们提出了,新技术的参考,在没有具体的实物作为参照,他们还是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这就好比,一个刚上了小学,对一切还很懵懂的学生,每天只会跟着老师教的东西,一点点的学习,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思维基本是定型的。

还没有做好,自学,自己思考的准备。

但这也不能怪他们。

他们毕竟不像李天一样,对今后几百年的科技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知道这个技术该朝什么方向革新,朝什么方向改进。

再加上他们没有李天这样经过系统的学习过,最基本的物理、化学、数学等科学学科。

即便是天工院最出色的人才,考中过进士的周镇等人,也不过是在经史子集上面的功力非常深厚。

对技术类,工程类的学科,研究的也算不上多么的透彻。

他这个一把手,都是如此,更不用说,那些可能连书都没怎么读过,所有手艺全都靠,口口相传,或者自己一点点摸索的工匠们了。

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基础知识,他们就没办法开拓自己的视野,没办法预见将来的发展方向。

有句老话说的非常对,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想要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无疑是最艰辛的。

未来的华夏之所以能在短短二十来年的时间,一跃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甚至堪称世界工厂。

这其中固然有老一辈人的不懈努力,但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参照可以参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对于他们基础很差的这个问题,李天其实很早就注意到了。

然而这个问题是给没办法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他才这么着急,让他们先将工典给搞出来。

并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自己对基础自然科学理解,整理了起来,帮助他们对工典进行一定的完善可拓展。

可以说,只要工典编撰完成,并且让所有的天工院的科研人员吃透的话,绝对可以让他们的自研能力,创新能力提升一个极大的阶段。

李天可是非常的重视,这部巨著的编撰工作的。

经常会找负责编撰的人员,进行彻夜的讨论,他们凡是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会去找李天求教。

而李天也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给他们解释。

但他一个人能做的事情还是很有限的,毕竟不管他解释的如何详细。

也难免会出现错漏的时候。

如果是放在后世,一个知识点错了,被人发现自然会有人给他指出来,可现如今,即便他错了,也是没人能分辨的出来的。

而这些错谬,在将来真正用到的时候,很可能会引起极大的麻烦。

所以,李天在给他们解释某些知识的时候,是小心再小心,生怕什么地方出现重大的错误,导致事故的发生。

可以说,不仅编撰人员听到的很很困难,就连李天也是累的不轻。

可他又不得不这样做。

毕竟,这个时代,只有他一个人拥有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和知识储备,而这也正是,大明将来能用极快的速度崛起的一个关键因素。

周镇等人,没办法想到李天这么深远的地方,他们其实一直以来都感觉非常的良好,甚至已经开始有些沾沾自喜了。

他们骄傲自豪,李天并不反对,但是自满他就不得不管了。

于是在会议的一开始,李天就十分严肃的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段时间,天工院的进步,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朕也为你们感到自豪。

但有一点,你们可能已经不记得,朕今天要再一次的提醒你们。”

“朕交给你们的各种东西,其实你们在古籍中都能找到,类似甚至更加完善的记录。

这些知识,其实很早以前,就已经被我们的祖辈先人,钻研出来了。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时间都过去这么久远了,那些本应该大放异彩的东西,却又悄无声息的泯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呢。”

“或许是因为敝扫自珍,有或许是不合时宜,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

那就是不重视,不理解,不明白。

不仅创造那些技术的人是这样,就连当权者,也都不怎么在乎。”

“我们现在所创造出来的一切,其实都算的上是在拾人牙慧,在先贤的创造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之内,就创造出了,价值百万甚至千万的价值。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

如果有一天,前辈们的精华,被我们利用完了,我们已经没办法再从他们的技艺中攫取新的知识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

一开始,天工院的众人,还是兴高采烈的,毕竟李天说的话,基本都是在夸赞他们的。

但这最后一句话,却是让他们慢慢的沉默了下来。

尤其是周镇等几个天工院的主要负责人。

一般的工匠可能不太理解这句话的重要性,可他们却是非常明白的。

技术这种东西,只有不断的更新迭代,才能牢牢的把握住竞争的优势。

他们既然能从古籍中找到这些有价值的发明创造。

那么其他人也有可能复制出来。

就拿目前,最赚钱的肥皂来说吧。

他的制造工艺总结起来,并不算很负责。

但凡是一个干了半年以上,接触过所有制造流程的人,只要心思细腻一点,基本上都能这门技术复制出来。

香皂这东西,这么暴力,每天想要刺探生产工艺的人不计其数。

即便他们再怎么严防死守,或许用不了一年半载,就会有人弄明白其中的原理,然后进行复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