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何为国富民强?

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他继续说道,

“高炽,我虽不知道你为什么有这种自信,但你可曾想过万一。

万一蒙古人死灰复燃,攻破了九边,直入中原。

万一北方再次出现叛乱,糜烂一片,若是没了南京作为后备,咱大明的千秋基业岂不是要拱手让人?

要知道,之古至今,除了太祖爷爷,历代王朝可都是由北向南统治天下的啊!”

李天就知道朱允炆会出现这种想法,心里没有任何意外。

不过话说回来,整个天下恐怕除了李天之外,就没人这么不把蒙古人的威胁不当回事的。

这可不是故意在抬高蒙古人的战斗力,而是人家的确是有这个实力。

朱棣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五次北征,看起来功勋卓著,把蒙古人欺负的够呛,但其实对于蒙古人来说,并未伤筋动骨。

不然也不会在二十多年之后,在土木堡之役,见大明二十万大军连带勋贵集团的精锐给一锅端了,差点将大明给灭国。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从来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过去是这样,今天是这样,未来三四百年的时间,依然是这样。

李天的自信在外人看来的确是有点太过盲目了。

不要说朱允炆不信了,其实就连杨士奇等人也不觉得,蒙古人都是草包,是可以蔑视的威胁。

李天也知道,没事事实佐证,自己单凭空口白牙,就算磨破了嘴皮子估计别人也不会相信自己的。

索性,他也不解释了,在他的预计之中,半年之内,之多一年,蒙古人必然还会南下,到时候再向全世界证明这件事也不晚。

但现在他首先要做的是,说服朱允炆,让他不要在掺和南京这边的事情,不然谁也不能保证,最后会发生什么超出控制的事情。

李天摇头苦笑了一下,然后缓缓坐下,端起茶壶给自己重新倒了一杯热茶,一边示意朱允炆坐下慢慢聊,一边开口道,

“蒙古人的威胁,咱们暂且不提,经过五次北征,他们想要集结起突破九边的大军,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我还是和堂兄你说说,我为什么一定要将南京降级为普通城市的原因吧!”

朱允炆听到这话,心里扑通扑通重重的跳了两下,总算是进入正题了,他的确是非常的想知道李天为什么这怎么做。

因为在他看来,这分明就是自掘坟墓,自断根基的做法啊。

他可不相信李天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做事完全凭借喜好的无能君主,他通过一些渠道得到消息综合分析。

感觉,李天不仅不是个昏君,甚至有可能是一个不比爷爷差的明君。

也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的反差,这才让朱允炆始终想不通,李天为什么非要这么做。

这一瞬间,其实不只是朱允炆心跳加速,竖起了耳朵使劲听,就连躲在一旁房顶上的唐赛儿和庄少游也是努力的闭气凝神,想要知道李天为什么要这么做。

“高炽,难不成你真的打算这么做,可是为什么啊,你可知道,你一旦这么做了。

整个南京城,不要说那些勋贵了,就连普通百姓都不会同意的,难道你真的不怕,一场能动摇大明根据的大乱发生吗!”

李天一边喝茶,一边挥手轻笑道,

“呵呵,堂兄莫急,听我慢慢和你说。”

接着,李天深吸了一口气,神情逐渐变得严肃,然后才缓缓说道,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堂兄!”

“你问吧,只要是我知道的,我都可以回答你!”

“如此最好不过了。

堂兄可知道,现如今南京城一个卖菜小贩,一天收入几何,每日生活所需又有多少!”

朱允炆听到这个问题,顿时有些傻眼了。

如果李天问这南京城有多少百姓,多少驻军,多少官员,甚至有多少勋贵,他都一清二楚,但这种极小极小的事情,他反而根本就不知道。

这其实也是他曾经作为一个皇帝形成的惯性,虽说体谅众生疾苦,可一些细小的事情,他并不怎么在乎。

李天瞧他那副神情,就知道他其实并不清楚。

“一个小贩,每日挑着几十斤重的担子,走十几里路,即便所有菜都卖掉,也不过能收入二三百文而已。

这其中还包括了,一大半的税负和种子肥料钱。

若是扣去杂七杂八的所有东西,他一天最多也就能赚到不到一百文钱!”

“一百文,好像也不少了,足够一个三口之家三五天的用度了。”

李天呵呵一笑,

“堂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一百文可不是一个人的收入,而是他们一家人的整体收入。

平均算下来,三口人一天也不过是三十多文的收入而已。

这样看可能也不少了,但堂兄你想过没有,这三十文他们可不是每天都能赚到的。

且不说,蔬菜生长需要时间,照料需要时间,且不能一年四季都有产出。

就说天气的影响吧,若是碰上雨天,刮风,他们根本就没办法出摊!”

“菜农还只是南京城中芸芸众生中的其中一个,类似他们这样的人,甚至连他们也比不上的人,在这南京城中,绝不在少数。”

“他们机会每天都挣扎在温饱的边缘上,有的人甚至一天没有赚到钱,全家人就要饿上一天,几天赚不到钱,全家人都可能会饿死。”

“我想问堂兄一个问题。

咱大明不说国富民强吧,但少说也算国泰民安,可为什么百姓还如此的困苦。

依然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吃了上顿没下顿?”

李天的问题很尖锐。

这个问题,不要说朱允炆这个二十多年没当皇帝的人了,就算他一直当皇帝到现在,都未必能参悟的透彻。

朱允炆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躲在一边屋顶上的唐赛儿心中也有这个以为,

“是呀,大明不缺土地,资源机会,百姓也不是不努力,可为什么百姓为什么还是时常吃不饱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