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影响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二百三十九章 影响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6:17:56 来源:笔趣阁

第一个掌柜人选,算是有了初步的目标。

但李天转念一想,要说做生意,常年在宫里的内监还真不一定能比得上,宫外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掌柜。

手底下的什么事都由太监去办,难免有时候会被他们串通一气、欺上瞒下的糊弄自己。

虽然钱庄一事,让后宫的太监对自己感恩戴德,对自己也足够忠诚,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凡事还是留一线的好。

于是,他转头又对江保二人说到,

“这两天,你们两个在城中物色一下,看看能否找到几个有经验,有过管理工坊经验的人,给朕找两个出来,充当工坊的二掌柜。”

不管是江保还是王福,俱是微微一愣,带着点不可置信的口吻道,

“陛下,掌柜这事,内监都能处理的来,为什么还要在市井之间寻找呢。”

李天神思微动,并没有直接给他们解释。

两人这么问,虽有疑惑的意思,其实更多的是不明白,李天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内监不用,而去选择外面的人。

在他们看来,这又是一次难得,让内监们掌握更多资源,更得皇帝宠信的机会。

可李天的做法分明,就是有点不完全信任他们的意思了。

这就让他们心里有点慌了。

其实,李天选择外人充当二掌柜,的确是有防止自己手底下的事,几乎都被内监给包圆的顾虑,同时也有暗中敲打他们一下的意思。

最近这段时间,因为钱庄的事,宫中太监明显更加活跃了起来。

忠心虽然没得说,可对外显得有点趾高气昂也是事实。

能办事,办的好事,的确是他们的功劳,可倚仗自身功劳,开始目中无人,可能就是结党营私,欺上瞒下的开始了。

李天在后世不知道听说过多少次,明朝太监专权蛮横的事情,即便江保二人还未显示出这种倾向,但他也不得不防着点。

“照朕的意思去办就好了,哪那么多废话。”

一句话将他们打发,不再多说什么。

既让两人内心升起波澜,又不显得太过无情,也算恰到好处。

今天要办的事情也算是办的差不多了,没有其他事的李天转头就回到了宫中去陪皇后等人玩乐去了。

将其他的事全都甩给了手底下的人。

……

一转眼两天过去了,时间也来到了八月十四,距离中秋只有一天。

在这两天之中,京城发生了很多事,多到不用李天派人出去打探,也都听到和很多风声。

因为朝中爆出清查天下卫所的事情,京城中的勋贵武将们,顿时乱做一团。

到处串联,寻找自己相熟的高官将领们商议,想要看看他们是否有办法,让李天收回成命。

身为国公,又手握重兵的朱勇和张辅的家,自然是成了被人光顾次数最多的地方之一。

但不知为何,他们两人却同时禁声,客人还是好好招待,但对清查卫所,甚至军改的消息是一丝一毫也不和他们谈论。

他们俩这种反常的举动,自然是引来了很多人的猜测。

有的人说,他们已经被李天警告过了,所以不敢多言。

也有的人猜测,他们其实已经被收回了兵权,所以才害怕的不敢多说什么。

听到这些小道消息,两人也都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将之当回事。

他们为什么不将当晚听到的震撼消息传扬出去。

其实李天也有猜测。

可能主要的原因还是新军的事。

他们可能还不太明白,一只由纯粹的火枪组成的军队,到底会爆发出怎么样惊人的战斗力。

但这也不妨他们对这只李天分外瞩目的军队的指挥权产生兴趣。

众所周知,大明的将军,拥有临场作战的指挥权,但却没有调兵权。

凡是调动超过五百人的军队,都要向军部禀报,经过皇上同意才能得到批准。

这样一来,其实将军武将,其实更像是一个工具人,真正的权利,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即便他们是国公,位极人臣也是如此。

可这次新军不同,按照李天的说法,新军将采用新式的训练方法,新的战斗方式。

这就表明,想要成为新军的统帅,也必须接受这种新式战法和训练方法的培训。

若是他们能争取到这个机会,成为第一个接受这种培训的人,那将来成为这只天子亲军的统帅的可能就会大增。

且不说今后其他的边军卫所会产生什么样的改变,但他们只要成了这只军队的统帅。

那他们的权势,都不会受到影响,甚至更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两人这才闭口不谈任何事,将这件事藏的死死的,不对外说一句。

同样知道此事的郑和就更不用说了,他对李天的忠心,即便是有人逼问,估计他也不会说。

而朱高熙为什么不对外宣扬,李天就有点不太明白了。

虽然事后,李天也曾询问过他一次,可是他只是苦笑的摇头,也不解释。

……

军中将领到处串联找关系只是这两天所发生众多事情中的一个。

相比于将领们的杯弓蛇影惶惶不可终日,不管是天工院内的实验性作坊,还是宫内的兵仗局,这两天可都是一刻不得闲。

忙的是里外翻飞,热火朝天。

天工院还算好说,毕竟不管是火柴还是肥皂,虽然都是新的事物,可不管是用料,还是制作方法流程,都不算复杂。

周镇等人有了先前制作水泥的经验,又有户改局大批银两的支持,此时更是有了完善的场地和充裕的人手。

仅是半天的时间,成品其实已经初漏端倪了。

但生来谨慎,精益求精的周镇,还是反复做了多次尝试,想要在最后的时间到来之前,务必要找出最佳的配方来。

也总算他的辛苦没有白费,经过几十个工匠,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的尝试。

不管是火柴,还是肥皂,都被他们找到了,目前能达到的最好效果。

几个工匠兴奋的将最后的成品送到了周镇的书房,让他对这两样产品做最后的检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