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二百八十九章 能省数百万石粮食?

众人从来都没见过两侧带轮子的船,刚刚看到的时候,还以为那几个露在外面的轮子是什么新奇的装饰品呢。

杨士奇低声问道,

“陛下,难不成在船的外面加上几个轮子就能提高行船的速度不成。”

李天环视众人,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见他们都是如同杨士奇一般的疑惑表情,不禁暗爽的朗声道,

“自然没那么简单,朕已经想到一种可以不依靠人力,就能驱动这些轮子的方法!

到时候,将所有的东西都安装上去,多了朕不敢保证,但提升一倍的航速还是没什么问题。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只要这种新式船只诞生,它就能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中航行。

不用等季风,不用等风浪平息,可以一年四季的帮朝廷运送各种物资。”

李天的话几乎很少有没应验的,他也极少说那些大话。

仅是说到这里,就已经有一大半的人相信了李天的话。

尤其是户部尚书夏元吉,更是激动的不顾形象的奔到了宝船模型的前面,不断的摸撒打量这个装了好几轮子的怪东西。

几乎是用颤抖的声音说到,

“陛下说的可是真的,这东西真的可以四季无阻,航速还能提升一倍?”

“当然,朕何时说过大话?”

得到了李天的保证之后,夏元吉突然跪倒在宝船模型前,大声高呼道,

“苍天庇佑,我大明居然能得到如此神器,黎民之幸,苍生之幸啊!”

他这呜嗷一嗓子,不仅把李天下了一跳,就连其他的大臣都是被他搞得差点失禁。

有些不明所以的吏部尚书钱义,上前拉了拉夏元吉,小声的道,

“维吉,不可在陛下面前失仪,还不赶快起来。”

夏元吉算的上是在场所有大臣之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了,尽管大家的官职都差不多,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传统。

众人对夏元吉还是很尊重的,见到居然如此失态,都是忍不住想要上来劝慰一番。

可是夏元吉却是用力的摆脱了钱义的手道,

“你们根本就不懂,根本就不明白这东西的意义啊。”

“朝廷田税,一年有三千多万石,可是真正能运达京城以及九边的粮食,却从来都没超过两千万石的时候。”

“若是陛下所言不虚,航速提升一倍,那运送过程中的损耗就能降低一倍还多。”

“那可是几百万石白花花的粮食啊”

“你们知道,若是多了这几百万石的粮食,朝廷一年能多养多少将士,能多养活多少的百姓吗!”

听到几百万石这个惊人的数据,不管是皇后还是一众六部大臣,都惊呆了。

他们此时才明白,眼前这个只有一米大小的船,根本就不是什么木头船,而是活脱脱一个聚宝船啊。

是一艘每年能帮朝廷省下数百万石粮食的聚宝盆啊。

蒸汽轮船的诞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其中的好处,即便说说上一天一夜都是说不完的。

而李天提到的提高航运速度的事,只是其中最平常的一项好处而已。

轮船相比帆船最大的优势,其实是它那不受到季风和水纹情况影响的逆天能力。

打个简单的比方说。

南方有一批瓜果蔬菜要运往京城。

可是因为受到了暴风雨的影响,船被困在某个地方半个月都动弹不得。

半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还没有诸多保鲜手段的时代,起码要烂掉一半以上。

用普通的方式运送,不仅拖延了时间,而且运送的东西也少一半。

若是采用轮船,风浪阻止不了它前进,不仅能保证这些东西不会烂,运输的时间还能提升一倍以上。

孰优孰劣,可想而知。

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那就是有了轮船之后,漕运就可以不用拘泥于运河了,而是可以采用更加方便,一次能装载更多货物的海运。

众所周知,因为内陆河的宽度,水深限制,内陆根本就无法航行,太大载重量的大船。

甚至到了枯水期,有的地段可能连河床都会露出来,这种情况下,别说运东西,就算过个河都成了问题。

但是海运就没这个烦恼了,水深、宽度都不是问题,只要你有胆量有技术,就算把船造的跟航母大小都没问题。

可是古人想不到这点吗,难道古人就不知道海运比运河运输损耗更小成本更低吗。

他们当然是知道的。

可是为什么几千年了,运河运输却依然是朝廷漕运的主力呢。

主要就是因为,海上的风浪更大,受到季风的影响更严重。

若是一直刮北风,南方的船想要来北风,简直就是做梦。

可是有了不受风影响的轮船之后,这个困扰了华夏数千年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海运的优势是什么。

自然是载货量了,即使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后世,大宗商品的运输方式依然是海运,就能知道海运的强大之处了。

李天之所以这么执着要将轮船给弄出来。

探索世界,寻找新的农作物,将皇子扔出搞殖民其实都是其次的上,即便是漕运也都不是他的主要目标。

他真正想要的是开海之后,打开世界贸易通道,促进整个世界的物资流动。

虽然中国人都以华夏物产丰富自居,可实际情况是,中国其实什么都缺。

不管是白银黄金这些贵重金属,还是铜矿,铁矿,石油,这些战略物资,世界之外都有着远比中国更加丰富的储藏量。

放着那么多的好东西在外面,不管是谁可能都会睡不着的吧。

“陛下,夏老尚书所言可是真的,此物真的能为朝廷一年省下几百万石的粮食?”

看着这些都已经被这个巨大的数字,震惊的有些痴呆的家伙,李天得意的道,

“若是国朝能拥有三千艘这样的大船,上船时三千万石,下船时依旧是三千万石,也不是可能。”

听到这个更加振奋的消息之后,几个年过半百的朝臣,眼泪都快下来了。

“这是朝廷之福,天下万民之福啊!臣等先前错怪陛下了,臣等甘愿受罚。”

说完这话,六部尚书,内阁大臣,甚至连皇后都歉意的跪倒在地上,祈求李天的原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