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六十章 考校翰林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六十章 考校翰林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6:17:56 来源:笔趣阁

皇上在食堂考校一众编修待诏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内阁,今个儿没去食堂吃饭的编修待诏,这会儿后悔的恨不得把肠子翻出来涮涮。

正在偏堂处理政务的黄准知道后,停笔看向一旁端坐的张茂摇头笑道:

“六科御史在承天门外跪着诉冤,陛下却在内阁跟编修待诏们谈笑风生,果真是没把那些言官放在眼中啊。”

.....

“诸位都是我大明的青年英杰,想必都知道秋收临近,各州各府都忙着点卯清册,收缴秋税。

收缴秋税的依据,是太祖皇帝亲自定下的鱼鳞黄册,此政法已实行三十多年,个中利弊,朕想听听诸位有何看法?”

言简意赅的提出问题后,李天笑眯眯的看着一众编修待诏,随手一点道:

“朕看你欲言又止,就你先说吧。”

被李天点到的编修茫然环顾四周,半天才发现皇上点的是自己,尴尬一笑,赶忙拱手作揖道:

“微臣却有几句拙见想说。

在微臣看来,鱼鳞黄册实行三十多年,年年造册删改,却从未有过全面复查。

当下的黄册,已不足以让各州府作为参考收缴粮税。微臣建议朝廷应尽快重新造册,查明天下确切人口户数,以清粮税账目。”

李天闻言,眼神微亮,没有一开口就对朱元璋大吹特吹,这内阁的编修看来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说的不错。”李天微微颔首道:

“你在内阁任编修几年了?”

“回禀陛下,微臣张五羊,河南汝宁府西平县坟头村人,在内阁任编修一职六年了。”

坟头村?

李天怔了怔神,不是说古人很迷信么,怎么会起这么操蛋的地名。

其他编修待诏听到坟头村这个地名也都暗暗发笑,这么晦气的地名,这张五羊倒是真敢说出来。

回过神,李天点了点头,换上一副鼓励的眼神微笑道:

“张五羊,好,朕记住你了。”

李天此话一出,张五羊登时拜倒在地,高呼万岁。

其余编修待诏也都神色各异,这张五羊真是好运气,不过是说了些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就入了皇上的圣眼。

挥手示意张五羊起身,李天又随手点了一人,看其青色官袍,似乎还是个七品官。

被李天点到的待诏精神一振,躬身出列,当即摆出一副要大谈特谈的架势。

就在这时,一名小吏急匆匆进了食堂,跑到李天身边躬身低声道:

“陛下,吴尚书在内阁偏堂侯驾。”

听到吴中到了,李天顺势起身,环顾着一众编修待诏谦笑道:

“真是不凑巧,朕有点事要办,不过尔等不必气馁,凡是有自己见解的,都上个折子交给内廷,到时朕定会一一过目。”

言罢,李天便转身大步朝外走去。

刚调整好情绪,准备大论一番的出列待诏神色顿时暗淡,嘴唇翕动,很想大声说点什么。

不过身边同僚们都已跪地恭送圣驾,他也只能赶紧跪地,附和着同僚们的呼声喊着恭送陛下。

小吏引着李天到了内阁偏堂,工部尚书吴中早已静候,赶忙躬身拜地见驾。

“老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天现在搀人上瘾,一把将吴中从地上拽了起来,大马金刀的坐在上位,干脆果断道:

“吴尚书,坐。”

吴中今年五十有六,由翰林院庶吉士入仕,后转任光禄寺少卿,一路升到工部尚书一职。

工部虽然掌管全天下的土木水利营造工程,但比起其他五部,权柄要弱得多,甚至在六部五寺中,还不如给朝廷养马的太仆寺。

所以吴中对皇上的突然传召,感到十分困惑,难不成皇上是想修建宫殿,营建行宫?

揣着一脑袋问号正襟危坐,吴中诶呀一声,突然想到了皇上几日前交代的事,赶忙拱手道:

“陛下,您让老臣在京中寻几处风水好的空址,已经寻到了,澄清坊有两条待拆的老街,地段风水都是上佳,老臣已命营造司前往勘察测量。”

李天召吴中前来,本来是想说天工局和天工院的事,听吴中说起这茬,也想起自己确实交代过,点了点道:

“那两条老街可有户主?别强征人家的地,若是有户主,你找赵王拿银子买下来就是。”

吴中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朝廷征地也会用银钱买,半天才回过神来道:

“老臣明白,敢问那两条老街陛下准备作何用途?老臣好提前安排。”

李天其实不想现在就暴露自己的意图,但工部效率这么快,他也懒得再瞒了,抿了抿嘴道:

“朕要建宅子,建给亲王用的宅子。”

见皇上面色不虞,吴中突然反应过来自己问错话了,脸上惶恐之色一闪而过,赶忙出声道:

“陛下放心,老臣绝不会宣扬于外。”

微微颔首,李天不再此事上继续深入,转而道:

“朕今日召你前来,并非是为此事。朕与杨士奇和杨荣昨夜秉烛夜谈,你可知道?”

李天和两位阁老在后阁议事一宿的消息,早就传开,吴中也有所耳闻,点头道:

“老臣知道。”

“知道就行。”李天押了口茶,不疾不徐的将昨夜和杨荣二人夜谈的话语复述了一遍。

听着皇上对天工院和天工局抱有的巨大期望,吴中心中有些激动。

虽然天工院并不在工部属下,但陛下若是要在工匠一事上发力,工部岂会没有好处。

在别人眼中,他吴中是工部尚书,是七卿之一,高高在上。

但只有吴中自己心里清楚,他宁愿去吏部户部做个侍郎,也不想领着一帮匠人天天造房子挖河道。

尘封已久的热血渐渐勃发,吴中宛如翰林院的年轻编修般,蹭的一下站起身来,恭声道:

“陛下,老臣与工部上下,必会全力配合杨阁老营造天工院。”

看着吴中热血上头的样子,李天又感动又觉得好笑,起身而下,拍着吴中的老手道:

“好好干,在朕眼中,工部才应该是我大明六部之首。”

“只要陛下不嫌弃老臣,老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