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六百一十九章 后手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六百一十九章 后手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6:17:56 来源:笔趣阁

随后李天将诸葛正用小命换回来的情报,说给了三人听。

江保和王福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反倒是黄严羞愧的差点要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么重要的情报,自己个这个东厂的厂公,居然丝毫没有收到风声,反倒是让一个都察院的一个文官给打探了出来。

如果这还不算失职的话,恐怕天下就没什么东西是失职的了。

他一个头磕在地上,也不知道此时该说些什么,才能挽回,自己在李天心目中的形象。

惭愧的道,

“陛下,放心老奴定当将这件事办妥,要是有任何差错,老奴愿意用人头谢罪。”

李天叹息了一声道,

“行啦,行啦,动不动就寻死觅活的,少说点空话,多做点实事比什么都强。”

他稍微缓了一下,然后继续对三人说到,

“既然是卧底,自然要要特殊的通讯方式,这点你们几个就去多多请教一下铁总管吧,今后各方面的事,你们只需要和他对接就行了!”

说完,目光深邃在黄严身上扫了一眼。

心中不由的感叹道,

“被拔了牙齿的东厂,现在是越来越不堪重用了,这次的事情就全当对你们的一个考核吧,如果办得好,东厂就继续留着,万一事情搞砸了,那东厂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当然,这中心里话,他是不会对任何人讲的,黄严他们到底能不能悟到这个意思,就看他们的造化。

别看李天今天把这件事说的如此郑重。

但其实他心里,对这件事并不是十分的看中。

刺杀皇帝这种事,本就十分的难,成功的机会其实很渺茫,但南京那边的人还是这么做了。

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他们的确是被逼急了,想要不择手段的阻拦自己接下来的行动。

第二就是,这次的行动很有可能,其实只是一个烟幕弹,为的仅是给李天一个警告而已。

如果第二个猜测是对的,那即便是派出了卧底,那查出来的背后主使也也很有可能是一个靶子,根本就钓不到真正的大鱼。

李天本来可以,不动声色的将这帮家伙无声无息的全都弄死的。

不过他此时却特意将他们给留了下来,除了是要给黄严等人一个机会之外,也想看看,南京的那帮家伙到底能做到那种程度。

他们这次的决定,决定了以后,李天对他们的惩治程度。

如果他们只是刺探一下自己的态度,并没有打算下死手的话,说不定将来看在他们曾经都是为了大明流过血的功臣之后,自己能给他们一个体面的结局。

若他们这次已经不计后果了,那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对他们手下留情了。

其实,算上黄严等人这次的卧底行动。

李天针对南京方面的手段,已经有五六个了。

且不说最先被派回去监视并秘密调查马大忠和勋贵们内斗的御使徐景年等人。

就说南直隶巡抚周忱和新任镇守太监何林,就已经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再加即将要到达的唐赛儿和朱瞻基等人,以及要去南京开设工坊的张永日。

这帮几波人,不管那一路都能给自己带回来海量的消息。

明的暗的,软的硬的几乎都齐备了。

若果再加上,明年将要过去的,兵部尚书李庆的清查小组,南京的那帮玩弄阴谋诡计的家伙们,到底能不能坚持到,李天过去都还是个问题。

所以,李天其实对南京的这帮家伙并未怎么太过放在心上。

在他的考虑中,大不了再来一次,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就行了。

实在不行,学汉朝来个推恩令,也是可以的。

也就是时间可能脱得久一点,但解决这帮子勋贵,其实并不难。

而李天之所以,明知道是这帮人在背后捣鬼,却依旧没对他们动真格的原因,其实也有两点。

首先,这帮勋贵固然囤积土地聚揽钱财,严重的损害了朝廷和百姓的利益。

可他们却又是实打实的有能耐的武将,是大明保家卫国的保障,在新军还未彻底走向正规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前,将他们全盘废弃,

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可能引起极大的动荡,对李天今后的计划不利。

其次就是,将来的大明,可不仅仅局限在大明现有的地盘之内呢。

不管是今后征服草原,还是向南收服暹罗,向东征服高丽日本,又或者是在海外建设殖民地。

这些既懂得官场规则,又有统兵打仗经验的勋贵们是最理想的管理者。

少了他们的帮助,将来李天的殖民计划可是要大大折扣,甚至要延期很多年的。

所以,在情在理在势,李天都不能也不忍心将这些大明精英中的精英给一网打尽。

再有一点就是,勋贵集团,还是李天在前期对抗官绅集团的有力帮手。

他们双方不管那一方的实力受到了严重打击,都会让另一方崛起。

一头独大的局势,可不是李天愿意看到的。

有人可能会说了,既然勋贵集团是大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为什么不多培养一些新的忠于自己的勋贵,来替换这些不听话的家伙呢。

你以为李天没有想个这个问题吗。

李天其实老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但时机未到。

不管是新军还是蒸汽机,公路这些硬核实力还都没形成一定的规模,贸然提拔一些年轻的勋贵,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极大的坏处。

或许三五年之后,李天的实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那时候才是他开始真正扶植亲信的时候。

现在吗,他依然要靠这些人,来维持大明的长久稳定。

李天对勋贵们的心思是复杂的,复杂到他自己都不太清楚,到底是留他们好,还是不留的好。

在这个完全要依靠关系纽带来办大事的时代。

皇帝也是需要时不时的维持这种复杂的关系网的,而勋贵们恰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就是皇帝的难处和无奈的地方。

所谓大明一朝,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李天看来,对外的强硬,也只不过是为了掩盖,对内的软弱放纵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