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六百三十一章 孙愚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六百三十一章 孙愚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6:17:56 来源:笔趣阁

黄严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连忙低声道,

“老奴这就去安排,保证做到万无一失。”

说罢,黄严就退了出去。

李天瞧着眼前这些搜集到的信息,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户改局是因为明教的刺杀行动被破建立起来的,还要在清查天下卫所之前。

按理说,这帮建文旧臣是没理由在半年之前,就坐下这样的安排啊。

这只能说明,他们其实在半年多之前,就已经有潜入京城的计划了。

但他们明明有半年的时间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京城,为什么非要等到现在才一股脑的涌入京城呢。

李天分析了半天,得出了一个也不知道对不对的结论。

那就是,他们虽然早就有潜入京城的打算,却并没有出现合适的时机或者说是动力。

那也只是他们临时坐下的准备,并没有马上就使用。

可他们偏偏近期大举行动了,以至于不得不匆忙行动,以至于让情报科的人,察觉出了异常,将他们给揪了出来。

那就说明他们遇上十分紧急的事情,非要行动不可。

但这半年间,最有可能让他们迫不及待的行动,又能和南京的那帮勋贵扯上关系的事件,就只有清查卫所这件事了。

也就是说,他们很有可能是受到了清查卫所的事件刺激,才不得已冒险行动的。

但让李天想不明白的是,清查卫所怎么又能和他们扯上关系呢,以至于他们明知道可能被人利用了,也要冒这个风险。

甚至连奴儿干都司的那几万人的性命都顾不得了。

李天认为这其中必然有着一个天大的谎言在其中,否则,凭借这些人的谨小慎微,是决然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疏漏,让情报科的人抓住马脚的。

这个问题,仅是靠猜想是不可能得出结果的。

真想弄清楚这件事的原委,和他们的真正诉求,恐怕还要和他们的领头的人,见上一面才能查清楚。

可这就又会出现一个问题,人家甚至不惜用性命紧守的秘密,自己要用什么身份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将秘密透露出来呢。

……

正阳门大街,自打北京被朱棣定为首都之后,就是一条非常繁茂的商业街。

四百多年来,一直是京城乃至全国商业最发达的一条街道。

它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

提起正阳门大街,外地人可能会更加明白一点,本地人却迷糊了。

因为在京城本地人是从不叫正阳门大街这个名字,他们更加熟悉的是前门大街这个名字。

这条街到底有出名,从金老爷子的鹿鼎记中就可窥见一斑。

小说中,韦小宝就经常提起天桥。

不仅天地会的接头地点放在这里,就连他欺骗假太后的时候也用天桥下卖糖葫芦的人来忽悠她,而她开始也并没有怀疑这点。

足可以证明位于前门大街一头的天桥是有多么的让人熟知了。

而就在前两天,天桥附近新开了一家古董铺子,这种小事甚至连街坊邻里都没感觉有什么新鲜的。

开办这家古董铺子的店主叫做孙愚,今年四十多岁,二十多年前,曾是国子监的监生,后来得贵人帮助,当了永城一个主簿。

原本衣食无忧的日子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给捣毁了。

当年帮助他的那个贵人因为在靖难之役中站在了建文帝的一方,不仅全家被杀,就连他这个曾经被帮助过的人,也跟着遭了殃,不幸被卷入了这场重大的灾祸之中。

全家老小十多人,跟着被流放到了奴儿干都司,给披甲人为奴,受尽了磨难。

本以为这一辈子可能就要这样下去了。

却没想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伙同一帮不甘心就此为奴的人从奴儿干都司逃了出来。

从此之后,他就过上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

这一逃就是十多年的时间。

幸好,这期间他得到很多建文旧臣的帮助,并且由于他还算有些文才,逐渐成为了这伙人中的一个小头目。

平日里伪装成商人,到处贩卖古董,一来是给这帮人筹措活动用的金钱,一边收集有关朝廷的情报。

前些年他原本是游荡在家乡永城附近的,半年前在朱棣驾崩时,突然被征召到了京城。

他原以为将会有什么大事发生,却没想到上级只是让他借着商人的身份,办理了很多身份牌,并没有让他参与更多的事情。

就这样他在京城附近一呆就是半年。

前些天有突然收到情报,安排了一大帮人进入京城,并被安排在天桥开了一家古董铺子来隐藏众人的身份。

孙愚这个名字其实也不是他的本命,他的本命叫孙忠,但多年的逃亡生涯,让他根本就不敢对外人说起自己的本命,时间久了,孙愚反倒成了他的本名。

其实孙愚这个人,本身并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本事也没说有多大。

被卷入这样的旋涡之中,也并不是他的意愿,他的一生都好像在随波逐流,自打被连累成了建文旧臣之后,他就从没过过一天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让他苦恼不已,可后半生几乎都在建文旧臣的帮助之下过活,不管是出于感恩,还是为了保命,他又不得不参与其中。

他都已经四十多岁了,觉得自己死也就死了,并没什么值得可惜的。

唯一让他放不下的却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

两个儿子,大儿子今年二十五岁,小儿子二十四,小女儿却只有十六岁。

三个孩子正处在人生最好的阶段,他是说什么也不愿意他们也参与到建文旧臣这些烂糟糟的事情中来的。

可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几个孩子在满是建文旧臣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被人灌输了与朱棣父子为敌的思想,他就是想要管教,也是无从下手。

也就只能眼看着他们一个两个的往火坑中跳,却又无可奈何。

这次行动,他是好说歹说才将两个儿子给诓骗到了别的地方,独自一人来了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