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六百六十二章 辽王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六百六十二章 辽王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6:17:56 来源:笔趣阁

而且这个些个女儿各个嫁的都不算差。

其中有两个女儿成了正经八北的王府正妃,其他几个官职最低的也是一卫的指挥使。

郭家一门,可谓是门庭兴旺,枝繁叶茂。

如果有人以为,郭家的势力这就算完事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郭英的二儿子郭铭的一个儿子继承了武定侯的爵位。

一个女儿嫁给现任的辽王朱贵烚。

而另一个女儿则是成了李天自己的妃子。

这么算起来,郭家人,总共是有一个驸马,一个侯爷,两个王妃,两个帝妃,三个将军。

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就算是整个大明算起来,也是屈指可数的。

李天在听说居然连郭家这样一个满门勋贵的家族,都牵扯到这件事之中时,为何如此的吃惊,也就可以理解了。

也就难怪,黄严这个一个东厂督公,在说到这一家的时候,都这么犹豫了。

其实说来说去,什么将军,什么王妃的,对别人来说,可能会特别的忌惮,可李天毕竟是一个皇帝,这些都可以不用管,只要凡事,弄他就完了,没什么好商量的。

可偏偏郭家不仅有一个朱元璋的妃子,还有一个大长公主,以及自己的一个妃子。

这三个人加起来,可是足够李天也喝一壶的。

虽然郭肃妃已经过世很多年了,可她也是生了好几个王爷的,这些都要算到郭家的势力之中去。

再加上自己便宜老子朱棣的亲妹妹,自己亲姑姑,那可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几个长辈之一,她要是特异跑来和李天说点什么,李天除了答应之外,恐怕也不能多说什么。

还有就是自己的正牌妃子之一的郭氏。

虽然平时李天不怎么待见她,可她不管怎么说也是给自己生了三个儿子,位列四大妃子之一的贵妃的人。

在后宫的地位也是仅次于皇后的人物之一。

李天就算不看她的面子,那个儿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现任的武定侯可是这个小家伙的亲舅舅,自己的大舅哥之一,不看僧面看佛面,真要是动他,也是比较困难的。

李天思虑的好半天,最终还是有些不确定的问黄严道,

“黄严,你的确是没有弄错,那些人真的是去了武定侯府?”

黄严无奈的继续点头,一字一顿的道,

“老奴确信没有弄错,那些人的确是去了武定侯府。”

李天既愤慨又无奈的锤了自己的手掌一下,然后叹息道,

“这个郭玹到底是在搞什么,你闲着无聊乱参合这种事干什么,真是没事找事啊!”

“黄严,你暗中查了没有,郭玹到底是为了什么参与到这件事中来。”

黄严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

“这件事是老奴下午的时候就查到的!

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就来禀告陛下,就是因为老奴又去调查了一番武定侯最近过往亲密的人。

老奴发现,最近这段时间,武定侯和辽王朱贵烚来往十分密切,常聚在一起会面。

但他们对会面的警惕非常高,老奴多方打探,却始终未能查出他们会面谈论的内容。”

李天听到这件事又牵扯上一个辽王,心里顿时咯噔一下,继续问道,

“那你查辽王了没有,他有没有参与到这件事中来。”

黄严稍微沉默了一下,然后脸色不太好的说到,

“不敢欺瞒陛下,老奴查到,辽王最近活动频繁,料想和这件事也有很大关联,而且辽王很有可能是整件事的幕后策划者。”

听到这话,李天的双眼顿时瞪得如浑圆,整个人气的差点原地爆炸。

“好哇,我就说,郭玹这小子,应该没这么大的胆子,参与到这种事情中来,没成想背后居然还有一个辽王给他撑腰。”

一想到辽王的封国所在地,再想到鞑靼和瓦剌朵颜三卫和朝廷目前的紧张局势,李天多少也明白了一点,辽王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搞这种事了。

顿时将辽王这个幕后真正主谋的可能姓提到了最高。

说起辽王这一家,可谓都是奇葩中的奇葩。

第一代辽王朱植,是朱棣的弟弟,是大明九边九个实权王爷之一,世镇辽东,也算得上是一个位高权重,拥有极大权利的一个王爷。

他的封国不可谓不大,东渡榆关,跨辽东半岛,西控渤海,南制朝鲜,北联开原,控制东北诸夷并监管交市贸易。

算的上是要地盘有地盘,要财路有财路。

作为辽国的说一不二的王,他不说向朱棣一样将封地治理成未来的国都,享誉世界的名称,但保证自己的开销,享受一辈子的富贵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可巧就巧在,他才成年就藩没几年,朱元璋就挂了,随后就发生了大名鼎鼎的靖难之役。

一面是自己的侄子朱允炆,一面是自己的四个朱棣,两方面都希望他出兵帮忙,他是左右为难啊。

本来这个时候,选择观望,才是最明智的决定。

可最终,他居然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奇葩决定。

他向建文帝要了一道圣旨,直接扔下几十万大军,自己一个人跑到了京城,来个奉召进京。

这个举动可是把朱允炆和朱棣都给气的够呛。

朱棣就不说了,大家都是王爷,都是九边的重要将领之一,都是有封国的人,建文要削藩裁撤九边。

你不帮忙也就算了,但也不至于直接逃走吧。

而建文帝就更气了,你说你回来就回来吧,至少把边军给带回来守卫京城啊,可你倒好,放下十几万大军,自己一个人跑回来了,要你有什么用。

就这样,靖难之役最后以朱棣的胜利告终。

朱植这种奇葩的举动自然是得不到好的。

最后,朱棣大手一挥,虽然没撤了他的王位,但是却把他的俸禄给降低到了比郡王还差的地步,不止如此,还按照当年建文的意思,将他给撵到湖北荆州。

从一个手握重兵,统领整个辽东的实权亲王,一下沦落成了,名不见经传一抓一大把的草根王爷,这心里的落差到底有多大,可见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