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七百七十五章 看大戏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七百七十五章 看大戏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6:17:56 来源:笔趣阁

新奇的转桌,让几个不到十岁的小家伙,感觉非常的有意思。

就算李天和他们的母妃在场,他们也是玩个不停,搞得其他人都没办法好好吃东西了。

不过,今天是除夕夜,守岁才是重中之重,吃东西什么的,对皇族家人来说,其实并不怎么重要。

李天现如今的嫔妃加起来一共十来人,除了皇后还有四五个妃子,其他的不是婕妤就是才人。

一般来说,只有被皇帝宠幸过的妃子才有可能得到封赏,而生了孩子的,才能被封为皇贵妃。

就好比连续给朱高炽生了三个儿子的郭氏,就被册封为贵妃。

在皇家宴会上,有资格坐在李天和皇后两侧的,只有生了孩子的那几个妃子才有资格。

大明的后妃系统其实非常的随意,动不动就封个贵妃什么的。

其实在唐宋时代,贵妃不是那么随便封的。

皇贵妃相当于一品,那可是有诏书和印玺,而且还要通告天下的,一个家族的女儿要是被封了贵妃,那可是比家里出了一个状元,更让人欣喜的。

但到了明朝,朱元璋为了防止后宫的女人们干政,将妃子的品级彻底的废除了。

现如今的妃子们,只是一个称号,在朝廷中是没有任何威慑力的。

大明的外戚始终没有成气候,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倒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宴会只是皇家过年的一个环节而已。

酒足饭饱之后,还有很多的娱乐活动等着他们呢。

那些不太懂事的小家伙们,早早的吃完了东西之后,就吵着要去看花灯。

李天也没怎么在意他们的胡搅蛮缠。

三两下吃完东西,就带着众人来到了早就搭建好的戏台前。

座次依旧是李天和皇后在中间,其他几个有孩子的妃子坐在他的旁边。

那些懂事的孩子,则是各自坐在或者站在自己母妃的身后,老老实实的陪着李天看戏。

这个时代的大明,戏曲其实已经很成熟了,虽然没有清朝时期,将各个区域的戏曲划分的那么详细,但输出的内容上,已经大差不差。

但李天始终对这种艺术形式不太感兴趣,台上咿咿呀呀的唱的到底是哪一出,他其实也是搞不清楚的。

稍微看了一会,李天就感觉没什么意思,有点要打瞌睡的意思了。

但皇后等人却是看的十分的起劲,不时还高声喝彩。

皇后更是大方,身旁的托盘中,放着整整一托盘的元宝,她看的高兴了,一抬手就是三五个元宝打上下去。

一个元宝就是五十两,她一出手就是四五个,那就相当于二三百两了。

即便戏台上的是京城有数的名角了,可这样的赏赐对他们来说,依旧算得上是重赏了。

那几个半大的小家伙,其实也是看不明白的,不过看到那些人,穿着颜色各异的漂亮戏服在台上翻跟斗打把势的,倒也不算特别没意思。

搞得李天想找个儿子,豆豆趣都找不到人。

没办法,为了不扫皇后等人的兴致,他只好强忍着心中的无聊,陪着她们看下去。

一般,过年的时候,皇宫里面的戏曲表演是不间断的,足足要持续半个多月。

有的时候是专门为了皇帝妃子们表演,但也有专门给宫女太监们表演的,这也算是皇宫给他们这些不常出宫的人一些补偿吧。

有人这时候可能就要问了,堂堂一个国家的首都,皇帝的住所,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了吗,非要在大年夜这种合家欢聚的时候,浪费时间看戏。

你还别说,这个时代的娱乐资源十分的匮乏,看戏还真就是奢侈无比的娱乐活动了。

不止是明朝,就算是到了清朝,乃至建国前期那几十年。

谁家要是家中有大事,摆个十桌八桌的庆祝,算不得什么了不得。

但是要花钱请一个戏班子回来,唱戏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看,那可是非常有牌面的事。

戏班子虽然在当时的人看来是贱籍,可能请动一个戏班子,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做得到的。

最等级的名伶,就好比蝶舞这个级别的,光有钱还不行,没有一定的地位,那人家是甩都不甩你的。

这个时代的顶流明星,不是别人,正是那些顶级戏班的顶级名伶。

当然了,能被皇家看着,被邀请来皇宫给皇帝表演,对戏班子来说,也是不可多得荣耀,更是提升戏班知名度的绝好机会。

所以戏班子一般会为皇家专门写一个台本子,来迎合皇家的喜好。

今年,被请来的戏班子,开始唱了一出,在这个时代算是经典的曲目。

接着表演的则是一个新写出来,还从未对外公演过的新曲目。

前面的戏,李天看的是稀里糊涂。

可是当新曲目开始,换了一身装扮的人上台来之后,李天却是突然来了精神。

皇后这时小声对李天说道,

“陛下,你可知道,这出新戏是什么名堂!”

李天看着一个一身黑色武生袍,手里提着一根哨棒,慢慢走向一个挂着“三碗不过岗”的大旗酒家的时候。

嘴角微微一抽搐,神色古怪的说道,

“该不是叫做,武松打虎吧!”

皇后猛地一拍桌子,兴奋的道,

“没错,就是武松打虎。”

“前两天,下面人呈上来这个本子的时候,臣妾还挺纳闷的,心说,这武松是谁啊。

没成想,看完本子之后,发现这居然是一个新本子,有趣的很,陛下不放好好看看。”

得到确认之后,李天的脸皮更是抽抽了。

这曲目他可太熟悉了,不仅熟悉而且和他还有很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水浒传和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都是成书于明朝中后期。

被改变成戏曲,放到戏台子上演出,那也是明朝后期和清朝的事了。

现在这帮家伙能这么早的把这个故事给拿出来,完完全全就是李天的功劳。

京报不是有一个短篇小故事的版面吗。

李天在无聊的时候,经常会创作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发表上去。

这武松打虎,就是其中的一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