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八百四十九章 王安石泻湖造田

朱瞻基也跟着凑热闹说道,

“没错,哪里的确是沈万三的庄园,不过现在哪里已经成了一个园子,好像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吧!”

说起沈万三,这个可是明初最家喻户晓的人物之一,在南京城的出名程度,甚至可能比他们老朱家的人还要出名。

但可惜的是,当年一场蓝玉案,牵扯的人实在太多了,沈万三的儿子因为和蓝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也被牵连,导致曾经富甲天下的沈家彻底从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就连他们家曾经问鼎天下的庄园,现在也不过成了供游人玩了的消遣之地。

但杨素问想要说的并不是沈万三庄园以及沈万三。

他想说的其实是另一个人。

那人就是北宋鼎鼎有名的大诗人,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

之所以杨素问画的那个圈会被人误会成是沈万三的庄园,主要原因是这个草图是在是潦草,而他想说的那个地方,又和沈家庄园太近了,所以众人才误会了。

他瞧一时半会众人也猜不出来,所幸就自己说了出来。

“你们都误会了,我真正想说的其实并不是沈家庄园,而是想说一块碑!”

听到碑这个字。

突然有人好像想起了什么,大声说道,

“杨队长,你说的该不会是,当年的王安石泻湖造田碑吧!”

杨素问脸上终于是露出了笑容,总算是有人想起来了。

一说到这个石碑,在南京也住了不少年头的朱瞻基,猛地一拍大腿,惊喜的道,

“杨队长,你该不会是想……想效仿王安石……”

说道这里,朱瞻基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表达的自己想法了。

杨素问微微一笑道,

“这还要多亏了太子殿下您的提醒。

放干整个玄武湖的湖水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我们效仿当年的王安石,将西北角的堤坝重新连通,凭借东高西低的优势,未必没有可能将,玄武湖的西北角变成一块良田!”

当年,王安石先后在浙江,安徽,江苏等地为官,从一个小小的通判做到了知州。

宋熙宁七年,王安石任江宁府知府(江宁就是后来的南京)。

在一次在玄武湖上游玩的时候,感慨良多。

原本的历史上,金陵这个地方其实是没有玄武湖的,只是后人为了游玩方便,便引河水倒灌,生生在江宁的中心造出了这么一个占地两万多亩的巨大人工湖。

他感觉,这样一大片好地方,只是为了玩乐,实在是太浪费了。

于是就上书朝廷,想要将整个玄武湖的湖水放掉,造万亩良田,充盈江宁百姓。

他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宋神宗和江宁百姓的一致赞同。

于是,王安石就带领,江宁十余万百姓,“开十字河,立四斗门!”

将湖水倾泻一空,得良田两万余亩。

两万亩良田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江南地区虽然良田众多,可因为人口的也同样众多的原因。

其实人均耕地不足两亩,有的时候,甚至一家四五口,都只能靠仅有的几亩田活命。

这两万亩良田一下几乎解决了一万户无田可重的百姓生计问题。

一万户不等于是一万人,就算以每户只有三个人算,那也就是相当于解决了三万人的温饱问题。

当年的江宁还不是现如今的南京,人口还没有这么多,总体算起来估计也就只有三五十万人。

王安石的这个一举动,算是一下子帮江宁十分之一的人口,摆脱了贫困,成了有田可重的人。

这等功德,这种功绩,也为他后来成为改革大宋的重要人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如果没有王安石当年泻湖造田的举动,也就没有后来的著名改革家王安石了。

不过可惜的是,大宋之后就是元朝,以及明朝崛起的各种大乱。

由于但年王安石修筑的堤坝常年无人搭理,原本的两万亩良田,到了元朝中期的时候,就只剩下七千亩左右了。

而后经过元末的长江几次改道泛滥,以及天灾**,等到朱元璋定都南京的时候。

玄武湖原本被开垦出来的良田已经基本上所剩无几了。

朱元璋雄才大略,大明的国土也不是宋朝能比的,他也不在乎南京城中是否有这几千亩良田,所幸大手一挥,重新将玄武湖复原了。

现如今又成了供游人玩了的地方。

虽然玄武湖又成了湖,但当年王安石留下的堤坝其实还在,只要稍加修葺,就能轻松的重现,当年王安石造田的奇景!

朱瞻基也正是因为有机会见到这千载难逢的一幕,才会激动成这个样子。

要知道,王安石当时立下这个不世之功,他在老师的口中可是听说过不止一回了。

现如今他也有机会体会一下当年王安石的壮举,如何能不兴奋。

当然了,他们的时间短,人手也有限,将整个玄武湖的湖水给泄掉是根本就做不到的。

但如果只是,将西北角的一片区域的水给放干,两三天的时间,可是勉强能做到的。

而杨素问也正是因为知道这段历史的秘辛,才能想的出来,破解马大忠这个死局的关键方法。

但现在又有一个问题冒了出来。

重新将堤坝修整起来,少不得要大动干戈,动用不少人手的。

但这样一来,就极有可能会引起马大忠的警觉。

当岳峰提出这个疑问的时候,杨素问微微一笑,看看了朱瞻基又看了看王诚,然后微笑着说道,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顺便还能帮王诚解决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王诚听到这件事居然还和自己有关,当即摆手道,

“我可不行,我帮你打探消息,已经冒了很大的风险了,这么危险的事,你们还是找别人吧,我做不来的。”

杨素问神秘的一笑,

“如果你参与进来,那你到时候该怎么和曹冉解释江千户的事。

你不会真的想按照他的吩咐,真的去烧了江浩家的老宅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