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十章 元好问的任务(下)

颠覆晚金 第二十章 元好问的任务(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分管俘虏的工作,由高俊何志也二人统筹安排,具体负责人是已经调任文政曹副主任的赖隆。他已经向高俊提交了一份条陈,建议培训一下蒙古骑兵,作为南下进攻金朝的一支突击部队。

不过,把百姓们深恶痛绝的黑鞑重新武装作为高俊麾下的军马,实在是太容易引起争议,尽管已经用了三模合,但高俊对于大规模使用蒙古俘虏依旧抱有谨慎态度,暂时还未批准这一计划。

但是,何志也已经着手准备另一项计划,而这计划的超前程度更是让人措手不及:编制最新的蒙古文字方案。

蒙古本无文字,成吉思汗消灭太阳汗之后,见到乃蛮人的印章印信,对这制度赞不绝口,由此蒙古人也开始使用印章。紧接着,随着高昌归附,大量有知识文化的回鹘人进入蒙古汗廷,进一步推动了蒙古文化发展,铁木真也下令以回鹘字母为基础编制蒙古文字,这种回鹘式蒙古文是目前历史最悠久,使用最稳定的蒙古书写体系,影响力远远超过八思巴蒙古文、西里尔蒙古人和圣体蒙古文。

但是在高俊这里,让蒙古人去学回鹘人的字母显然是不够亲近的,必须为蒙古制定新的文字政策。

如果直接废除蒙古文,显然会造成巨大的行政困难和情绪反弹,而且也不利于蒙古人接受中原文化,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文化隔绝。高俊也曾想把蒙古人全部内迁汉地,像是满语消亡那样逐步的瓦解蒙古语社区,但是,这项工程不仅仅是花费巨大,而且有可能造成新的隐患。偌大的草原不可能一直是无人区,走了匈奴来了鲜卑,万一出一个更强劲的对手那就糟了。

所以高俊对蒙古语言文字的方案是,不否认蒙古语的日常使用,但是要制定一个借鉴汉语汉字的书写体系。问题在于,学习汉文的书写体系也有困难,在几种模仿汉字创造出来的文字当中,契丹文稍微还有些可用之处,党项文简直是为了拉动墨水内需而出现的,而同样以汉字笔画为基础的女真文几乎一无可用,在金朝统治北方百年的情况下,女真文从来没有被单独使用过。西南各民族的文字则过于模糊,很难讨论其实用性。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女真大小字那种繁复的书写体系显然并不适用,就算是凭借政治权威勉强用个百十来年,终究还是会烟消云散。高俊倒是想到了另外两个同样有浓厚的汉字元素,但是却也极具生命力、至今兴盛不衰的书写体系:朝鲜文和日文。

这也是高俊对新蒙古文体系的基本方案:在保持蒙古语的基本语法不变的情况下,在书写体系上安插大量汉字,尤其是名词和动词这一类实词,然后以变形的回鹘字母作为词根词尾,以及各类助词。以类似日文里音读、训读的体系,使得每一个诗词既有原本的蒙古读音,又有汉语读音,逐步潜移默化的使蒙古草原接受汉语文化。

这样的改造也是很有基础的,事实上,元朝建立之后,蒙古人也开始飞快的将汉语里面各类专有名词往蒙古语里面搬,时至今日,蒙古语各类方言里面都有大量和汉语相近的名词。

对于蒙古的上层人士,要让他们会讲汉语,写汉字,甚至能吟诗作赋,通晓经史,对于中层人士,则让他们掌握这样的蒙古文,便于日常行政办公,对于底层的蒙古人民,他们本来就不识字,无论是汉文体系还是回鹘文体系的,所以,只要能够保持他们语言沟通畅快就足矣。在这样的体系向导下,人们会逐渐的推崇汉语,并以此作为有文化的象征。

高俊觉得自己的想法简直是太天才了,他不但想这么安排蒙古语,以后还将用这种方式来改造其他民族的文字书写体系,以汉文化的强大输出能力做后盾,逐步把这些文明都拉入统一的汉字文化圈里面。

创立一个民族文字的艰巨工作,交给庸才是绝对无法胜任的,而眼下高俊的夹袋里面何人可称为一代文宗呢?当然是元好问。

何志也把这项任务交给元好问的时候,后者惊异的瞪大了眼睛,万没想到自己要承担这样的任务,但是一想到这也是开宗立派的大事,而且也深刻的清楚,如果蒙古文字里面能够夹杂汉语因素,对于远播教化将是多么有益的事情。

所以他立刻把自己礼政府主席的职责分给别人一部分,而亲自带头搞了一个小组,研究制定新蒙古文字的方案。他不辞劳苦的探访了数百名被俘的蒙古士兵,寻找蒙古巫师萨满和聂斯脱里教派的牧师,还收集了大量的回鹘式蒙古文的文稿,仔细研究其中的曲笔深意,着手敲定初步的文字改造方案。

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元好问也曾经向何志也抱怨过,由于缺少对蒙古文化有深刻了解的人,文字翻译工作一直不顺利,士兵们只懂日常口语,萨满们无法准确表达他们的意思,他迫切的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何志也把这项意见转达给了高俊,而后者哈哈一笑:“不着急,几个月后我就派移剌楚才和塔塔统阿两个人去协助你,到时候你顺便把回鹘文也一并敲定个新方案。”

可能元好问都不会想到,从此以后他虽然一直担任着礼政府主席,但是却长期有名无实,主要精力在秘书监上,成为新王朝文化教育战线的带头人,全国笔杆子系统的头一位。

赖隆也不会想到,再过上几个月,高俊又将重新改组军队的指挥机构,成立专门的元帅府指挥全**队,而自己与军队脱钩。原本的六曹也将改造为元帅府六案,与尚书省六政府相对,并持国家文武二柄。眼下是自己最后一段能直接向高俊汇报工作的时间了。

现如今,根据地六政府已经下辖二十四司,建立了非常完善的行政机构,何志也又在此基础上,把原本的文教署、军器署等单位并为六署:都水署、军器署、太常署(原文教署)、司农署、鸿胪署、睦亲署(烈属抚恤),以后将司法院、流泉院的若干单位划进去,将会成为新王朝的五寺九监。

高俊也仿此例,在六案下面设立十六室,管理军队各方面的工作,至此军制完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