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

颠覆晚金 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高俊和僧虔已经不能辨别白天和黑夜,正当白六一伙人准备离开,正在打点行装之际,两个人还在地牢里面浑然不觉。

“你和白六都有什么过节?”

“那可多了,问阎王爷吧。”

“你杀了他们多少人?”

“这几年,嗯,四五十号吧,亲手杀的。”

“四五十号?”

“对,他的结义兄弟就被我杀了六个。”

“嚯~”高俊冷哼一声。“那你这回可是玩完了。”

“我为国家法度而死,死而无憾。”僧虔回答的斩钉截铁。

“那可是有点悬了,你死后,你的国家不会纪念你的。”

“你什么意思?”

“你现在是朝廷钦犯了。”

“你胡说什么?”僧虔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揪住高俊的衣领,厉声发问。

高俊把他知道的术甲通一行人怎么沿途捉拿温迪罕僧虔的事儿一点一点说出来,僧虔的战栗也是一阵一阵,这间屋子太黑,不然高俊应该可以看到僧虔瞳孔缩小,脸色发白,冷汗直流,处在情绪爆发的前期。

“你说的……是真的?”

“是……”高俊有点后悔了,不该这么刺激僧虔,尤其是他还和自己关在一起。

“我不信,嘿嘿,我就是不信。”僧虔突然傻笑起来。“这事儿是你编出来的,你和白六是一伙儿的,想让我投降,对不对?我可不信。”

“你,你什么情况?”高俊吓得不轻,僧虔这是疯了?

“我就知道你是白六的人,你的话我不信。”僧虔傻笑一阵儿,又猛地揪住高俊,逼他再讲一点细节,然后就又是傻笑,又哭又闹,嘴里反复喊着“我不信!嘿嘿,我不信!你们,你们都在骗我!”

“这莫不是真傻了?”高俊想按住僧虔,但是心里衡量了一下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在角落里尽可能蜷缩成一个窝,防止僧虔注意到自己。

“哦!我是贩私盐的!我是贩私盐的!”僧虔突然换了个套路,他尽可能站起来,双手把着头顶的木栅。“白六!你过来和我打一架啊!你别诬陷我!白六!白六!”

这情况让人很慌张啊!高俊想稳住僧虔,但是手边没什么凑手的话。

“白六!你混蛋!你出来!白六!!!”

僧虔还在尖声叫骂着,但是白六他们好像把两个人已经遗忘了一样,任凭僧虔百般叫骂,甚至是祈求,都没有一个人出现。

终于,僧虔似乎说累了,他四仰八叉的躺在这地牢中间,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胸膛剧烈的起伏着,似乎身体也会爆炸一样。

看着僧虔没什么攻击性了,高俊重新坐了起来,刚才僧虔反应之剧烈、质朴,很难想象是演出来的,再者,僧虔此刻也没有对高俊演戏的必要,这么来看,莫不是僧虔被冤枉了?

“僧虔,你最近和私盐有接触吗?”高俊想了半天,觉得从这个角度切入应该比较保险。

此话一出,僧虔像是弹簧一样弹了起来,直勾勾的看着高俊。

“有!和白六有关!”

“哦?”高俊来了兴趣,觉得此事绝对不简单。

“半个月前,我接到一个线人来报,涿州一带有人售卖铜镜……”

高俊点点头,金朝地处北方,极为缺乏铜矿,所以铜为官榷物资,由各路转运司核定重量后售卖,不准民间自行转卖。

“我赶到涿州,查找到贩售铜镜的窝点万宁县大房山中,清查之下,我才发现,这窝点里,竟然有一大套食盐!”

“两大套?是多少?”

“食盐以三百斤为一袋,二十五袋为一大套,我查获的私盐,高达一万五千多斤,全部是宝坻盐司走私出来的官盐。”

“一万五千斤!值多少钱啊!”高俊也不禁咋舌,这么多盐,可以说是特大案件了。

“这正是奇怪的事,我提审完运盐的车夫脚力后,我才发现,这些盐竟然是从中都路往西京、河东、南京发卖的。中都路官盐售价每斤四十二文,西京路官盐售价二十一文左右,河东北路、河东南路官盐售价大概是是二十六文左右,私盐的价格略低一些,这些人为何不在中都路售卖私盐,却要花费车马,运到外地?”

“那这和白六有什么关系?”

“古语所谓太行八陉,私盐从中都运到河东,需要翻越太行山,据我侦查得知,这些私盐正是在白六活动的涿州一带翻山,运输到河东的。”

“是这样?所以你又开始追查白六?”

“不错,我想此事必定是这货贼寇所为,故而追查之,最近一段时间,发觉他们突然离开涿州老家,开始向北移动,趋向西京路,我心里非常疑惑,一直尾随追击,在青白口一带发现你和何志也两个。”

高俊没有回答,他开始努力的把这一切联系起来,如果真的像僧虔所说的话,这一切就很怪异了。

此时,高俊头顶的地面上,白六正在行动,一大早,当陆娘刚刚把高俊被抓的消息带给大家的时候,白六的手下们已经迅速的收拾齐备本来就不多的行装,五六个弟兄被当做斥候,往北侦查道路,白六准备离开藏身的山谷了。

“程先生”程审年依旧不解的追问白六:

“大哥,咱们为何往北?北面行省兵马极多,就算兄弟们身手矫健,一旦被发现也定无生还之理,如此冒险之事,可决不能轻易实行啊。”

白六笑笑,宽慰的拍拍程审年的肩膀,没有多解释,转身叫来当初给高俊一巴掌的那个头目。

“九弟,你去给那个人送信,叫他来接应我们。”

那个小头目答应一声,提起朴刀转身便走,也往北边去了。

“哎?莫不是大哥你早就布置好了?”程审年大惑不解。

白六依旧笑笑,什么也没说,转身视察手下准备情况去了,留下程审年一个人嘟嘟囔囔。

当天下午,白六的人马已经收拾齐备,斥候们陆续返回,目前山里没什么官兵保甲,德兴县里面备战搞得乱成一团,不足为虑。

快到傍晚的时候,白六的人马列队整齐,九弟骑着一匹马赶了回来,附在白六耳边说了些什么,白六大喜过望,安排手下吃罢晚饭就连夜出发,程审年看在眼里,心里面疑窦丛生。

而程审年担心的时候,大概也想不到,正有两双眼睛盯着自己。

“他们这是要走吗?”两百米之外一块岩石后,何志也悄声问郭延嗣。

得知高俊被抓以后,郭延嗣征得术甲通同意,策马狂奔近百里路,赶到了永兴县,见到了急得团团转的何志也。

“情况怎么样?”

“德兴县现在凑不出人手来,上不了山。”确实就像白六的斥候们汇报的一样,德兴县的工作极为混乱,已经是鸡飞狗跳。

德兴县是德兴府的倚郭县,金、元的倚郭县和明清的附郭县不一样,明清的附郭县实际上治理府城,县衙在府城之内,例如广州府的番禺、南海两县,分别治理着偌大的广州城,而金元时代,府州城郭之内的民政是由府州的录事司、司候司所领,倚郭县负责的是城墙以外的地方。录事司、司候司也可以说是中国的市区雏形。

金朝初年,女真入侵使得中原大地烽火连天,百姓或是反抗入侵、或是躲避赋税,纷纷逃离家园,啸聚山林,成为金朝统治者眼里的“贼寇”。为此,金朝搞起了“治安强化运动”,在首都和五京设立警巡院;在各府和节镇设立录事司,在防御使州和刺史州设立司候司等治安机构,剿抚并用,招纳流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录事司、司候司开始由单纯的治安官转为行政官,大定年间,左警巡使完颜承裕“通括户籍”,开始管理赋税户口,承安四年改革茶叶专卖制度时也要求“各司县鬻之”……从海陵时代起,司县合称已是常态,泰和八年的圣旨直言“上自省部之重,下逮司县之间”,官方半承认司是行政单位,是管理城郭内人民的。

故而所谓的永兴县,只是依附德兴府,替德兴府治理郊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机构,相对较小,收入不多,保甲和义兵自然也少,唯一一路强兵——靖安民部现在还在妫川,县里又不愿意向德兴府城求助,所以尽管敲锣打鼓了半天,德兴县也只点集了五十来人,远远不够上山剿贼的实力。就是这五十来人,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好多人谣传山贼要来打德兴府,一时间人心惶惶,就连德兴府推官都派人来询问此事。

郭延嗣当即拍板,咱们俩先上山侦查一番,等术甲通大部队到来之时便有了行动的依据,已经因为备战不力,困得焦头烂额的永兴县尉自然无所不允,郭延嗣背起弓箭,拎了一把朴刀,何志也还是短刀加木矛,两个人再奔山上去。

这次上山就顺利多了,两个人轻松的靠近了山谷附近,郭延嗣经何志也的指点,清楚了山谷的位置之后,绕开原来发现山谷的位置,反复侦查,确定没有暗哨之后,发现了其他进入山谷的路径,逐渐靠近了那几栋木房子,看见了正在列队准备的白六一伙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