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一章 粮(上)

颠覆晚金 第一章 粮(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诸位乡亲听明了,新的伙食标准:民兵日支粟米八合,佣工日支粟米七合,中少佣工日支粟米五合五抄,其余人日支粟米四合。诸位乡亲听明了……”

公使有气无力的叫着,时不时敲一下锣鼓,但是等待施粥的人脸是麻木的,大家都只看着面前的粥棚,现在一天早晚施粥两次,不同待遇的人分开,民兵和佣工还能吃到厚实的粥,其他人的粥是越来越稀薄了。

阿兰觉得自己的右手特别酸痛,真的好想歇一歇,但是看着眼前长长的队伍,只能咬着牙坚持下去,小山墩堡安置点现在建好了够四千多人住的房子,可是现在这里的灾民足足有一万五千多人。总共只有四个粥棚,算起来她一天要举起勺子八千多次,把淡薄的粥浇到灾民的碗里。

为了防止哄抢或者偷窃,每个人的粮食定额没有直接发到手上,而是在粥棚里做成了粥,每个人依次进去领粥,阿兰主勺,周妙儿监督,另外两个姑娘烧火,四个人忙得左摇右晃,经常感觉天昏地转。

头晕不光是因为疲惫,也是因为饥饿,灾民们吃的少,县公廨的人吃的也不能多,据说赵汝凡赵先生现在一日只吃一餐,公使和治安人员的饭食也是日消月减。

终于分完了粥,阿兰把木杓一扔,累的直接瘫坐在地,右手已经没有知觉了。周妙儿和另外两个姑娘也支撑不住,左歪右倒的躺在冰冷的地上,一动都不愿意再动了。

“起来,地上凉。”阿兰咬咬牙,把另外三个女孩子都拉了起来。“还得给学堂的孩子们准备饭食。”

赵汝凡也日渐清瘦,他现在正在县公堂与其他几人议事。前不久张成武率领部分民兵前往河北收容百姓,眼下在寿张县坐镇的只有赵汝凡,吴广庭和翟呈信三人。

“现在全县储粮只剩下五千三百余石,但是已经足足收容灾民近五万人,照这个速度消耗下去,不出三十天,粮食就要耗光了。”

“现在是五万人,我看再过一个月,咱们要收拢十万灾民。”吴广亭苦笑着摇摇头。“现在县城里面的人都慌了,几万名天天吃不饱饭的人聚在城外,谁能睡得踏实?”

赵汝凡的脸色是苍白的,他有气无力的说:“为今之计,只有等何先生的船队回来了,据何先生说船队要争取把运河六仓的粮食全都带回来。倘若果真能如此,养十万人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咱们的船队很小,恐怕运不了那么多粮食,还是要做其他打算。”

“我倒是算了一下。”翟呈信从怀里拿出他计算的结果,是他核算每天需要的粮食,和运进粮食的数目,考虑了每天将近两千人的灾民增长。“就算是全力运粮,本月二十日到二十四日之间,咱们要断粮四天。”

赵汝凡吃力的看着这个结果,饥饿使他脑子的运转变慢了。看完之后,他长长的深吸一口气,用力吐了出来。

“我已经有决议了,向百姓贷粮。”

“是括粟吗?”吴广亭问。

“不,高郎君和何先生特意来信,让我谨慎括粟。因而为今之计首在贷粮,百姓自愿将粮借给官府,官府登记定息,粮荒过去后再行归还。”

翟呈信和吴广亭现在饿的没有力气做多余的动作,不然也会惊讶的互相看一眼,从来只听说官府向百姓放贷,现如今官府要向百姓借粮了吗?

“没错,此事我意已决。”当饥饿烧灼人的时候,会感觉大脑的思考变慢,不能集中注意力。赵汝凡现在总觉得一股困意缠绕着自己,他逼迫自己颤颤巍巍的拿出一张纸,这是他考虑好的贷粮方案。

赵汝凡开出的利率并不高,与现在民间典质动不动一分甚至两分的利息相比,官府借粮的利息只有半分,但是却开出了很多优惠条件,向官府贷粮的人,在入学、经商、租税乃至乡官坊官的选拔上都有优先权,村里人如果想租种官地也优先,这算是赵汝凡利用县府的权力进行一次变现。

已经饿到麻木的公使们把这项命令传播出去,县城里的居民骚动起来,他们意识到看样子县府真的是缺粮了。

富商大户们立刻就贷了不少粮食,现在城外全是灾民,这帮人如果真的闹将起来也不是大家受得了的,姑且当做是借钱消灾。

也有一些人打算再观望观望,城外那么多灾民,自己借出点儿杯水车薪又有什么用?一旦情况有变,家里这些粮说不定还能保命。

相比于他们,郑迎则是十分来劲儿,此刻他正在厨房里费力的炒动着。

“当家的,你真要把咱们家的粮都贷给官府吗?”他那个毁了容的娘子走进厨房,有些关切的问道。

“什么借给官府,那是借给高郎君和何先生。”郑迎粗声粗气的回答。

“道理我都懂,可你把咱们家的粮食几乎都捐了,省吃俭用也只能吃到明年正月呀。”

“全寿张县谁都可以不捐,只有我不行,现在全县的人都盯着我郑迎呢,我要是都不给高郎君何先生捐钱,那谁还会动手?”郑迎活动了一下手指。“高郎君为我报仇雪恨,我就算肝脑涂地也要报答他。”

娘子点点头,算是认可了丈夫的意见。

寿张县缺粮的情况,高俊和何志也都知道,此次何志也运送兴济县守城民夫的家属至观州下船,然后准备把观州的漕粮运到寿张去。

驻扎在观州的是纥石烈师靖的军兵,师靖见到何先生之后很高兴,对何志也说观州刺史高守约对自己特别信任,已经答应开放漕粮。但是观州本身也需要粮食,所以只能给何志也五千石。

何志也听得有些奇怪,师靖这话怎么说都有点儿胳膊肘往外拐的倾向,但是眼下事急从权,也说不了什么。

这次装船之后,何志也带着船队返回了寿张县,见到了十分憔悴的赵汝凡。

“这次难为你们了。”何志也感慨的握住赵汝凡的手。

“何先生,从河北逃来的人源源不断,每日都有两千人。长此以往,到明年夏天我们需要消耗四十万石粮食啊。”

“灾民如果来,咱们想挡也挡不住,所以只能收着,尽可能防止冻饿。”何志也拉住赵汝凡:“这次我回来就不走了,由我亲自坐镇授章。”

赵汝凡张张嘴,什么也没说,心里面不住叹息:“高郎君和何先生什么都好,可是怎么这么迂阔啊。”

“这是大丈夫济世胸怀。”他自我安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