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五章 军管法令(上)

颠覆晚金 第十五章 军管法令(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尽管高俊以破记录的速度穿过汶阳县,直奔兖州,但是郝定还是提前得到了消息,来传达这个消息的,却是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彭义斌。

“你是说,那个高俊,要来攻打我?”郝定不过三十多岁,精神状态正处于巅峰,作为红袄军的后起之秀,他纵横于曹、单、兖、济当中,而且成为了第一个攻下城池的红袄军将领——两个月前,他攻占了兖州,大大鼓舞了全山东红袄军的士气。但是由于攻城期间损失过大,此人竟下令在兖州之内进行抢掠烧杀,大大堕了自己的名头,而且刚刚进行抢劫的军队难以约束,让他进军济州的计划落了空。

如果高俊真的把握住这个时机趁你病要你命的话,胜算颇大,这让郝定心下惊惧不已。

“你是如何得知高俊率军出征的?”

“我家彭安抚深知高俊此人,所以早在寿张周边布下眼线,一有风吹草动,即刻通报附近的红袄军兄弟们加强警戒,所以高俊那边刚刚起步,我这边以快马来通知头领。”

郝定还在思索间,帐下已经有一人来劝:“八哥,彭头领是咱们山东有名的真好汉,我看此言必然不虚,高俊这厮自寿张出发,不消六七日就能到兖州,当务之急,先召回散布各县各乡的兄弟们,关上城门,看他高俊有何本事!”

此人名叫霍仪,也是红袄军的重要首领,和郝定一样,此人的部曲半独立于刘二祖,前番刚刚征了泰安,此人来兖州,是为了商量就粮的事儿。

郝定这下心里可烦恼了:“唉,此计不行,军中缺粮不是一日半日,兄弟们到各乡去尚有粮吃,都进城里来,粮食日消月耗,难呀。”

“八哥,兖州有官仓之粮,拢齐弟兄们也能消耗个几个月,总比让弟兄们散在野外,让高俊这个人各个击破为好。兄弟我这就回泰安,率军来援助八哥,八哥也给刘大哥、彭头领传个信,叫他们都率军来援,就在这兖州城下,把高俊这点子给拔了!”

郝定左思右想,总算答应了。

霍仪的想法确实是最优解,但是有一点他估计错了——高俊现在的行军速度,五日之内可达兖州,他和郝定对话的功夫,高俊的前锋已经深入郝定的控制区。

兖州嵫阳县,黄弥村,这村庄有百十户人家,四面围着鲁南村庄的特色的石头垒墙,村外一条小溪冉冉流过。正是热的天气,十几个大汉正在溪边冲凉。

这村里有三十多个红袄军就粮,吃的是本村李太公庄上的进奉,不怎么为难百姓,事实上,此时山东农村也没有任何油水可榨了,官府吃掉一批,红袄军吃掉一批,李太公这样的大庄园在吃掉一批,普通村民求生尚且艰难。

本来,只有十几个红袄军在此,后来又发展了十几个村里的捣子,三十多人好不快活,正当这些人在溪边摸鱼的时候,只听见一声木柝响,二十多个全身甲胄的军汉从草丛边上跳了出来,手里捏着一般长枪,向这里杀来。

猛然跳出二十多个全副武装的敌人,把这些红袄军惊呆住了,倒是有一人反应快些,急忙跑到小溪边上抓过朴刀翻身杀来。为首的军兵撇开长枪,侧过身让他砍一刀,朴刀砍在铠甲上几乎连条印都没留下,那名军兵侧回身,抓起此人的短褂,喊一声:“去!”将此人扔进小溪里。

其余的人要么打着赤膊,要么穿着短褂,手中半点军器也无,眼看着被这些军兵团团围住,束手就擒。

此时的村庄内也是一般景象,高家军突入,将一干红袄军就地擒住,军兵破开李太公庄园的大门,进去好生搜查了一番。

这一出唬得全村鸡飞狗跳,得知对方是官军之后,红袄军们只得原地叫苦——红袄军是一群好汉掀起来的,但这不代表红袄军人人是好汉,反而大部分都是迫于生计的破产农民。李太公心里也暗叫一声苦也,连忙现出些许金银,安排杀牛烹酒,款待官军老爷。

没想到,这群官军制止了李太公的行为,也没有处死这些红袄军,反而出言宽慰他们,随后就有人押解这50多人离开了。

李太公心下纳罕,赶紧凑到官军头目面前,低声询问:“敢问尊姓?”

“我姓刘,刘国安。”这军官年纪不大,个子不高,还有一双吊梢眼,看上去真不像军汉,可不知怎么的,就是有虎虎生威的感觉。

“刘大郎,老朽敢问一句,您这是要怎么处置这帮贼寇?”

刘国安没有马上回答,开战之前高俊强调过,红袄军是宝贵的人力,而且其中有不少好汉,应当尽量活捉、招降,送到战俘营之后,严加看管,仔细甄别,跟着红袄军想混口饭吃的农村流氓应该被剔除,剩下的人则逐步转为普通百姓,甚至是你们的战友。

“这些人我们自有区处,反倒是李太公你为何资助贼寇?”

李太公的脸立刻扭得像苦瓜一样:“您这样可真是冤死我了,贼寇来了,我等又有何办法?只求官军能够神兵天降,驱除贼寇,除此之外,我们可是半分念头都没有啊。”

“口说无凭,我现在告诉你,黄弥村实施军管,尔等一切要听我们号令!”

“是是是。”李太公苦着脸连声答应。

这样的情景在兖州西面数十个村庄同时发生,高家军击杀红袄军九十多人,生俘敌军两千余人,控制了不少大小村庄,其中也有若干地主庄园。

战俘们都被送回寿张县,在战俘营接受统一管理,送到各地去参加劳动,高俊随时准备将这些流民重新安抚为百姓。这种举动大大增加了主计运输都的运输量,为了减轻他们的压力,高俊决心对目前占领的地区实施军管,按村按人派粮,减小后勤的压力,增加保障。

高俊心里清楚,他今天多要一粒粮食,明天这些太公、员外们就会向佃农和庄户们加倍要回来,到时候还会加剧贫困化和造成更严重的盗匪横行。不过这些太公们没有这样的机会了,高俊已经下定决心,这次出击之后就要牢牢占据这些地方,打下来就不走了。

李太公万万不会想到这些,这伙官军不久就开拔了,随即进村的是一群身穿黄色号衣的军汉,虽然不像那群官军那样浑身铁甲、长刀大枪,但是也人人挎着一把刀,还有弓箭,村里的庄户决然对付不了——就算能对付得了,李太公也要掂量掂量那群官军杀回来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