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九章 俘虏法令(上)

颠覆晚金 第十九章 俘虏法令(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高俊和孔元政谈的很投机,很快就赶到了曲阜县。

红袄军攻克兖州的时候顺道占领了曲阜,县衙里面的大小官佐一个不剩全都逃跑了。这几日,红袄军突然向兖州城内集中,高家军兵不血刃的收复了曲阜县,并且发榜安民,个别官员壮着胆子回到县衙,听说泗水县的红袄军向这里移动,县城里面人心浮动,官吏们一个个都将高家军视作救命稻草。

相比而言,孔家对高俊倒是不冷不热的,礼数周全,但看得出来,并不热心。高俊清楚,金朝朝廷无论如何还是尊孔的,孔家就算稍微怠慢一些,高俊也不能说什么,但是开罪了红袄军的杀神们,那可就有得说道了。

而高俊相当不客气,进城之后,宣布代替县衙处理政务,将残余官吏一脚踢开,这帮子抛弃百姓逃跑的人,高俊实在觉得没什么利用的必要。对于孔家,高俊也没给什么好脸色,直接派人送去一道批文,要孔家出粮出人协助守城。

高俊也是听说过南孔与北孔的分野,也知道曲阜这帮孙子之后是如何一路跪舔到民国的。在高俊看来,某位物流行业始祖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在曲阜沦陷之前把衍圣公驾上飞机带到重庆,唯一的不良后果就是给一批披着儒皮的教棍留下了最后的脸面。(相比而言,邹城的孟子后裔亚圣公家族名头太小,没有被物流带上飞机,坐实了汉奸,所以洗白比孔家晚了20年,直到最近才凭着每分钟350发的坦克豪杰出镜。)

开始构想日后对孔家的处置时,高俊的脸上浮起了一种残忍的笑容。

就在这个时候,程辟来报:“孔家不愿意交付物资,也不愿意出人。”

“随便吧。”程辟意外的发现高俊一点没有发怒。“反正他们出不出人,咱们都能打赢这一仗,叫队伍准备!”

高俊此时拥有的兵力是营部人马、军乐队、旗鼓队、斥候队,负责接收曲阜县的一个正军都,以及他带来的一个正军都、一个民兵都,主计运输都的两个队(主要任务是从兖州城下往曲府运粮食和器械),和从曲阜临时签发的乡勇二百人,总人数在五百人左右。

从泗水县赶来的红袄军,本来约有三千余人,但是临时发展的新兵听说要来对付转战运河南北的高俊,基本都逃亡了,所以只剩下两千人左右,这其中大概有三四百人算得上是精锐,是郝定的发家老底,战术和忠诚性都勉强上得了台面,剩下的人可就完全不能保证了。

高俊的战术非常简单——侦察到敌军主力所在的位置后,采取一面强攻的方式,将对手赶进泗水里面!

正在向曲阜进发的红袄军,对自己的命运懵然无知,他们甚至都不知道高俊已经赶到了兖州城下,乱哄哄的队伍几乎没有排出有效的侦查人员,以一字长蛇阵的方式沿泗水向南进发,连续发生的逃兵让头目们非常恼火,三百多名精锐被分散成数十截,分别看管行军路程中的一段,以这种老兵监视新兵的方式,防止逃亡。

正在这群人焦躁的时候,前军突然有人喊道:“前面好像有官军!”

一听这声喊,整个队伍炸了锅,有去拿器械的,有去寻亲戚的,有去找长官的,还有想要偷偷逃跑的,顿时乱作一团,那些精锐喊破喉咙,一个一个的把新兵揪回队伍,重新布阵。

但是高俊已经不会给他们时间了,红袄军前军发现高俊的时候,高俊率领人马已经在曲阜城外整理完毕,正沿着泗水北上,由于有着充足的侦查力量,军兵们老早就知道敌军行进到哪,所以此时虽然有些没打过仗的军兵有些紧张,但并不慌乱。

高俊的布置是:一个正军都布置成30×3的方阵,正军在前面,顺着敌军一字长蛇阵的蛇头开始,从正面冲上去摧垮敌军,而另外一个正军都则布置在侧面靠前一些,开战之后,迅速运行到红袄军侧翼,根据高俊的指示,在恰当时机将敌军的长蛇拦腰斩断,冲散敌军。

仅有的十几名骑马军士布置到后方,在敌军溃败之后,进行追击,争取将敌军尽数捕获。

而乡间丁壮作为预备队,等到敌军溃败之后,冲出去抓捕敌军俘虏,送到高俊这里来领赏。

红袄军开始成批的动摇,因为敌人的枪尖越来越近了,面前的官军浑身是铁,很明显是刀砍不动,箭射不进的人物,任凭极少数头目如何叫唤,剩下的人也绝不向往前挪动半步。

高俊策马向前,敌军几乎是转瞬之间就溃退了,纵然有两千人马,也无法为难高俊前方的一百名正军,整场战斗毫无悬念,甚至第二个正军都都没有动用,两千名红袄军被齐齐的赶到河湾处,背后就是宽阔的泗水。

性急的红袄军已经急着跳下水,游向对岸逃命,而剩下的人被强弓劲弩紧紧逼住,这些人面色灰白,有些人已经闭上了眼睛。

“投降不杀!”高俊策马向前,大声怒喝。

“投降不杀!”军兵们齐齐喊叫起来,不同于战前的怒喝,这时的喊叫,喧哗,而没有次序,可是对敌人的劝说效果相当之好,片刻之间,大部分人都扔掉了自己的武器,只有少部分头目还在喊叫:“不能相信官军,此时只能决一死战!”

高俊示意了一下旁边的一名什将,那人立刻弯弓拉箭,瞄准喊叫声音最大的一个头目,那个人还在用刀背拍打几个想要投降的红袄军的后背,突然间只听一声弓弦响,腰腹处中了一箭,一下子跪倒在地,他像杀猪一样的嚎叫起来,周围的人被这突然的一箭吓了个够呛,也都惊恐地喊叫起来。

高家军已经没有兴趣跟对手打嘴仗,按命令冲出来,将红袄军一个个的揪出他们的人群,拽走他们的武器。

直到天色渐晚,依旧有马蹄声阵阵作响,那是高俊手下的骑士在搜罗最后的溃兵。

晚上,在曲阜县,潘正正在统计最后的报告:“此番击杀敌军29人,咱们俘获2235人,不过咱们的骑兵有目击报告,孔家的庄丁们也都冲出来抓人了,没有送到咱们这里来领赏,听说去年粮食上涨的时候,孔家死了不少佃农,看来这是要抓驱口了。”

“我本以为孔家身为累世高门,今日在乱世之中,必有高论。没想到,却做出这种粗鄙之事。”高俊一笑:“且不去管这干人,咱们的俘虏要怎么使用,还是要想个好法子,我正在草拟有关俘虏方面的命令,潘正,你参考一下。”

潘正接过高俊写的一张草纸,高俊计划将俘虏分批运回寿张县,如果有家人在根据地的,在俘虏营干完一个月后可以出钱结保,复为良民,如果没有家人的,则需要在根据地的南山俘虏营干满一年,由俘虏营负责甄别,释放其中的裹胁良民,剩下的继续改造。

潘正摇了摇头:“我觉得这个计划还是显得太迂阔了,没有这样招降俘虏的办法。”

“潘正,有话直说。”

“依我看不妨大方一些,直接宣布赦免所有俘虏,以咱们新开拓的土地作为俘虏的安家产业,这些土地的占固给郎君,让这些人租赁你的地。咱们招降这些人,是想让人恢复本业,耕织持家,而不是四散成为流寇,那么给的诱惑就要大一些。

如果其中有人积习难改,会想方设法离开,但那是少数人,成不了气候,大多数人不过两三年则就复为良民,届时郎君有兵有粮,何必贪图眼前一时的劳力,咱们还要消耗人手去看管,也不得众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