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

颠覆晚金 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城内传下来巨大的喧哗声,龚成往下一望,登时吃了一惊,城内早已成了一片废墟,街上都是涌动的红袄军人马,揣着抢来的东西,拥挤的向各个城门奔去。

“郎君,城内喧哗!”龚成叫了起来。

裴真急匆匆的带着手下顺着楼梯跑下城墙,迅猛的击溃了打算在城墙下结阵抵抗的红袄军残兵,越来越多的军兵爬上城墙,开始高喊高俊的命令:“郝定已死,降者不杀!”

此时的郝定已经顺着拥挤的人流进入兖州城内,抬头一看,城墙之上已经尽是高俊的旗帜,而城内喧哗混乱,红袄军军士四处奔逃,哪有一个人还听令!

郝定不由得涕泗横流:“悔不听霍仪兄弟和彭义斌兄弟的金玉良言,今日落得如此下场,恐怕是难逃一剐了。”

终究是有小头目忠心护主,指着远处喊道:“八哥快看,南门已经开了,官军还没有围上来,咱们有脚力,直接冲过去!”

事已至此,郝定一行人也顾不得街上都是纷乱的红袄军,直接纵马冲撞,终于挤开一条血路,眼看就要从南门跑了出去,突然从路边斜杀出一人,举着一把菜刀!

“啊!”郝定喊了一声,腿上中了一刀,赶紧策马前突,但是举刀的那个青年不依不饶,抓住了郝定衣服的后摆,就要把郝定揪下马来,情急之下,郝定猛力挣扎,总算将衣服及时脱了下来,从南门及时跑了出去。

他们刚刚离开,高俊的军兵就彻底围住了四面城门,强弓劲弩压住阵脚,高俊亲自登上城墙。

残余的红袄军军士惊恐的看着城墙之上官军的强弓劲弩,城门之外官军的长刀大斧,徒劳的想要找些地方隐藏,然而兖州城已经被他们自己烧成了白地,哪里还有活命之理呢?

不知是谁带头扔下手中的兵器,跪地大喊:“求高郎君给条生路!”

有人带头,上万红袄军军兵全都跪了下来,高俊看见了此番景象,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下令各旗入城,小心搜查残余敌人,将所有的红袄军押出城外,准备送往寿张县。

兖州城下一战,杀敌一千六百余人,俘敌一万余人。

“抓没抓到郝定本人?没抓到的话,他早晚有一天又得拉起一支队伍来!”高俊策马进入兖州城内,州刺史衙门还是完好的,郝定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府邸了。

“人没抓到,只缴获了一件衣服。”蒲察勇哈哈一笑,拽过来一位年轻人:“高郎君,这是兖州城内的一位勇士,刚才舍命刺杀郝定,可惜没能成功,只揪下来他的一件衣服。”

那个年轻人赶紧跪在地上:“邹永见过郎君,小人本是兖州城内良民,世代以磨卖豆腐为生,这帮红头子进城来杀人放火,小人带着阿妹在地窖躲着才得一活命。郎君杀败这伙红头子,为我们兖州人报了天大的血海深仇,小人从此为郎君当牛做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真是好汉子!”高俊微微颔首:“蒲察勇,你是不是还缺个公使?”

“我看这人不错,小子,现在高郎君给你两条路。”蒲察勇得到高俊的授意,对邹永说:“一来呢,高郎君给你些赏钱,回去当良民磨豆腐;要么就进我的军中当个公使,在刀剑上讨生活,高郎君保证安排好你妹妹。”

邹永当然选择当公使,高俊很是高兴,将邹永的妹妹邹小妹安排到了绣工培训班去,兄妹两个俱来感谢,邹小妹有一个俏皮的小鼻子,头发乌黑,倒也很漂亮。

当天傍晚,扫荡其余村落的楼升率领他的四个都也赶了回来,第二天清晨,圆满完成了诱敌任务的僧虔,也率领他的旗赶到了兖州。

根据觇骑的回报,确实不出高俊的意料,红袄军霍仪、任福、彭义斌、刘二祖各部都前来支援郝定,就连和刘二祖这一派关系疏远些的张汝楫、孙邦佐也有所行动。

反倒是近在咫尺的峄山时青毫无动静,高俊写了一封信让吕和送给时青,主动招降他。尽管事实上就是自己杀了他的叔叔,但是高俊总对时青这个滑头报有点希望,他打定主意,如果时青肯归降,给一个正军旗指挥之位也未尝不可。

在商量下一步军事行动的时候,赵昉首先献计:“趁着现在各路红袄军都不知道郝定已败的情况下,派人假扮郝定的接应部队,引诱其人马服进入预定的埋伏地点,一举击破。敌人诸路援军就可破一路。”

经过反复论证之后,这一计划的细节被具体敲定,而埋伏的对象正是从泰安州急急赶来的霍仪,他领有三千人马,已经越过了亭亭山。

计划由路哲率领一百多名军兵扮成郝定的人,骗取霍仪进入宁阳县以东的一片树林夹道当中,之后伏兵四起,迅速将敌军截作几段,尽数歼灭之。

高俊打算倾巢而出进行这次行动,兖州城内不留一兵一卒,所以在行动前要将上万名红袄军俘虏转移到寿张县内,何志也已经制定了以工代罚的计划,让这些俘虏首先干一些体力活换取每日的粮食,也可以趁机甄别干掉其中“积习难改,唯务劫掠”的小头目,剩下的人将于明年春天分到土地,重新成为治下安民(何志也讨厌良民这个词)。

这些处理政策将会提前给俘虏们讲清,防止他们看不到希望之后进行暴动。

除了给他们希望之外,也要给予震慑。

邹永为首的幸存兖州人开始指认,大约有一百五十多红袄军大小头目被揪出来,这些人在屠戮兖州及周围地区中充当指挥者,还有不少人是郝定的亲信,他们被认定为屠杀兖州的主要负责人,在全体俘虏面前执行死刑。

高俊已经制定了军法的一些基本内容,所以这些人的命运没有半点疑问。高家军有条不紊的在上万名俘虏面前对这一百五十多人进行审判,主持坐堂审案的是潘正,邹永等人上台作证,最后这一百五十多人都被判处斩刑。

按照高俊的规定,军兵犯法,小者用杖,大者用斩,也就是军兵们俗称的小军法和大军法。高俊已经制定了有关处理俘虏的法令,禁止虐待和无故杀害俘虏,但是这些罪大恶极分子将被视作战犯,而大军法也可以处决这些人。

军法队只有十个人,换句话说,每个人要行刑15次。

和军法队一样辛苦的是教导队,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任务更加瘆人——高俊宽宏大量的决定,每个死刑犯在死前都可以留下最后的遗言,由教员队负责记录。

本次行刑由潘正总判,李铭监斩,军法队执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