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三章 两县和(上)

颠覆晚金 第三章 两县和(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荆公新法,不合人情。”

——赵秉文评价王安石

寒风呼啸,几十名穿着冬衣的汉子正在齐声喊着号子,趁着冬天河水低缓,高俊开始组织疏浚河道,开垦灌溉用的沟渠了。具体的水路设计是由玄空法师完成的,不但要有灌溉的作用,还要能够驱动碾硙、水碓,尽可能节省人力。

在整个十一月,何志也踏遍了寿张、阳谷两县60多个村庄,组织押剌百户退地的事,与此同时,玄空法师和何志也也开始筹划修建整体的水利设施。

“何先生,我们信得过你。”路哲这样说。

像文太公这样的乡村土豪,心里面是腹诽不止的,但高俊是正九品保义校尉,何志也是从九品进义校尉,手下还有一百多全副披挂的军兵,这些乡下地主谁也不敢把自己的不满表现出来,放债捞地虽好,活着岂不是更好?

至于阳谷,寿张两县的县官,高俊是理都不想理,估计现在这两位爷正在公堂上瑟瑟发抖,担心红袄军去而复来呢。

就这样,尽管山东路像是一口煮沸了的大锅,押剌百户却安然置身于沸水之外,依旧按照自己的轨道行进着。

这天早上,三个人骑着骏马,轻快的向阳谷县方向前进着,最前面的人身穿赭黄色毛领圆领服,腰里挂着一把金直刀;稍靠后的那个人穿着高俊军兵的军服,是李铭;最后面那个人是段钟,三个人是为了统计适龄儿童的数目而来回奔波的。

人才是百年大计,现在高俊控制区的人口已经达到了近万人,干部、军兵都非常缺少,但是青壮和适龄儿童还是很多的。现在的情况是原料不缺(愿意受教育、打仗的人很多),但是机器的产能太小(学校太小,老师太少),成品太少(缺少合格的农村干部和军兵)。

没有农村干部,就无法在这近万人中建立有效的统治,而没有军兵,就会在之后的战争中被摧毁,眼下,何志也主抓水利建设和土地梳理,高俊把教育和募军两件事当做重点。

“军使,前面就是十字坡了。”

“十字坡?”高俊觉得这名字有点熟悉,猛然想起来,这不就是上次吃馒头的地方吗?当下来了兴致,赶紧招呼段钟:“走,咱们再去吃一次包子——我是说馒头。”

三个人牵着马上了十字坡,当初那面小小的酒气还在,定睛一看,不是孙玉娘是谁?

“玉娘姐!来几斤馒头!”还没有进门,高俊就高兴的叫了起来。

孙玉娘正在灶前忙活着,听到有人叫她,赶紧跑了出来,一看是高俊,不由得惊得呆了,回过神来后纳头便拜。

“奴见过恩公。”

“姐,姐,你这是干什么?”高俊赶紧把孙玉娘扶住,后者还在一个劲儿的道谢。

“上次是奴有眼不识泰山,给了恩公冷眼色,恩公退了各家的田地,对我们恩同再造……”

片刻之后,几斤色香味俱全的馒头就端上了桌,高俊早就食指大动,盘子还没放稳就先伸手抓了一个,一口咬下去肉香四溢,高俊真想就地打两个滚儿,来表达这种美味。

“李铭,吃,这馒头特好吃。”高俊嘴里塞得满满当当。

一连吃了三五个包子,高俊才擦了擦手,和玉娘聊起天来。

“玉娘姐,既然你们也分了地,你怎么没回去啊,还在这里开店?”

“奴一个女子,又没成家,哪里种得了这些地?干脆求里正换了点钱,那些地奴都不要了,专心在这里开店就好。”

“玉娘姐,别总是奴啊奴啊的,我听着不开心。”高俊又忍不住拿起一个馒头。

“哎,我听高百户的。”孙玉娘也很高兴,又到灶台边切了一盘子肉,拿了十几个馒头。“这些送给高百户吃。”

“玉娘姐你这是干什么?不行得付钱,付钱。”高俊掏出一串铜钱,放在桌子上。

“不用啊,拿了钱还担心,自从用地换了点钱之后,我总是睡不着觉,生怕有人要偷钱。”

此时段钟也吃完了,和高俊两个人对视了一下,高俊笑了笑,故意闭紧了嘴,看着段钟。

“玉,玉娘姐,要不然你和我们走吧。”看见高俊没有说话的意思,思量再三,段钟还是自己说了。

“走?”孙玉娘奇怪的问。

“没错,一个年轻妇人在这里开店太危险,我看你不如把店兑出去,然后跟我回押剌百户,我那里有职位安排你。”高俊接过话头。“玉娘姐,我这么叫你,就是真的把你当做姐姐,玉娘姐信我否?”

玉娘楞了一下,看着高俊、段钟两个人的脸,确认二人没有开玩笑的意思,有点儿紧张的说:“我,我怕是不行……”

高俊和段钟又劝了一会儿,但是孙玉娘始终坚称自己没法去,还是舍不得这个店,高俊没有办法,留下一笔银钱之后,三个人又上路了。

在高俊胡吹海塞的时候,押剌百户的宅院里面一片寂静,何志也特意关照了一下白卉:让织布机暂时停一会,他要会见一些客人。

何志也所说的客人,其实是六十多个村的代表,拢共二十多人。打退时全之后,高俊和何志也算是同时打开了农村工作的钥匙,轻轻松松的完成了八白石村的退地工作,他们挟此胜利之威,开始伸手触及所有退地的农村,修建水利设施就是第一步。

“各位乡亲,退地之后生活还好吗?”看到人都来齐了,何志也坐在案前,威严的发问。

“托高郎君,何先生的洪福,一切都好。”有人垂着头答道。

“各位,本官和高郎君来到这里,就很想为各位乡亲做些事情,这次退地,诸位觉得本官和高郎君公道否?”

“公道,公道。”大家连忙答道。

“我也就直说了,退地还不要紧,我和高郎君打算修建一套灌溉沟渠,争取让咱们六十多个村的土地旱涝保收,各位以为如何?”

下面的人立刻不说话了,早在来之前大家就听说,押剌百户的高百户打算在各村之间修建水渠,修这样的水利设施当然是好事,不过这些人都是和胥吏多次打过交道的,非常清楚凡是官府打算办的基本上没什么好事。

“不知道这水渠由谁来开?耗时几何?耗钱几何?”问这个问题的是路哲,他早就和何志也串通好了,一旦大家陷入沉默的时候,他就主动提问“推进对话”。

“全体男丁均需出动,本官每人每天支一升粟米,共计用工四万左右。”

用工四万,就是人数乘以天数为四万,两千人干二十天也是,一千人干四十天也是。

大家再一次议论纷纷,待遇倒是也说不上太差,但是作为猛安谋克百户九品官,不去私杀耕牛贩卖私盐酿造私酒,怎么突然想到为百姓做事了?不光在自己的百户里面做,还做到了两县六十个村里面,这个事情非常不符合金朝社会核心价值观啊。

“不知道何先生为什么要修沟渠?”

“本官修沟渠,是为百姓生计,修完此渠,各村可以多开水田,可以区种,此举大利于国计民生。”何志也顿了顿:“修完沟渠之后,一应维护管理均由本官负责,本官已经下定决心开渠,谁要是想不修,不如先问问高郎君答不答应。”

一众人都闭了嘴,算了算了,有后招就有后招吧,先把眼前的事对付了再说。高俊现在带兵上百,还是朝廷钦封的正九品亲管百户,恐怕是两县公使轻易都惹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