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五章 散漫与果决(上)

颠覆晚金 第五章 散漫与果决(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朝廷为了收复中都,建立了大名行省,参知政事孛术鲁德裕领衔,但是此公至今仍逗留在大名府,声称还有军务筹划。

尽管朝廷拨给的钱粮不多,但是空头的名号还真不少,大家都是汉人义军,但是每个人都得了不小的官,郭阿邻是清州防御使、王福是沧州防御副使、郭仲元是济南知府,再加上高俊这个泰安州刺史。不过眼下官员并没有滥授,大部分职位也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高俊知道,这次救援中都失败之后,金朝在河北就开始处于弃疗状态,随即就是不负责任的加官赏爵。再过三年,河北地区宣抚遍地走,经略不如狗。

三年后是三年后,眼下是眼下,大家的官职都差不多,而统一能发号施令的本来应该是孛术鲁德裕,但是此人并没有随军而来,所以真正掌控军队的是元帅左都监乌古论庆寿和御史中丞李英二人。

高俊对乌古论庆寿印象不深,反倒是郭延嗣知道此人,毕竟是参加过泰和南征的人,他告诉高俊,乌古论庆寿在泰和南征期间立过不少战功,此人是河北人,曾经作为奉御长期侍奉皇帝,泰和六年跟随完颜匡出唐邓,以八千骑兵攻克枣阳,抵达汉江沿岸,击败随州的宋军,并因而控制襄樊各处。奠定了金军在中线战场的胜利,看样子是一位战场骁将。

临行前,高俊也把近期的邸报收集了一下,乌古论庆寿守卫平州有功,受到完颜珣的赏识,接替完颜珣担任过漳德知府,这次一路升官至元帅左都监,已经成了金朝武官最高的七个人之一。

所以在高俊的想象中,此人应该是一位女真大将。可是见到时忍不住大跌眼镜,此人看上去文文弱弱,是个慈祥的老人。无论怎么看,都很难和攻克枣阳、直取光化、控扼汉江、死守平州之类的战绩联系起来。

而眼下担任文官的御史中丞李英则完全相反,此人是明昌五年进士出身,地地道道的读书人,但是看上去是个威武大汉,难怪此人敢于在中都被围困的时候孤身出城招募义军,还曾经在蒙古军的压力下坚守居庸关,怎么看都颇有武将风采。

收拾自己好奇的目光,大家开始商讨军事计划。

金军从上到下,都是一种颇为拧巴的状态,朝廷根本没有认真组织收复的事情,只是一遍遍催促各路进军,却不明确各路的军事任务,也没有统一协调的军事计划。各军当然不知道自己是主攻还是辅助,也生怕一不小心送了死,谁都不想当出头鸟,行军速度越来越龟速。

据说,西路军也近乎停滞,两军彼此之间没有私下协调,而坐镇开封的尚书省只知一力催促,也不明确各路的任务。术虎高琪做样子的姿态已经十分明显,谁都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如此则势必不可为。”郭仲元首先分析道:“想要解除中都之围,须得同心尽力,依我之见,东路有水利,我等当为主攻,西路靠近山西,而大同正是蒙古重兵猬集之地,西路军可固守以疲蒙古之市。绝不可不分主次,轻兵冒进,蒙古人所长无非骑射,一旦冒进,必为其各个击破。”

“此事甚是难办,都元帅府也无安排,只叫我等随机应变,此番又能如何随机应变?”郭阿邻也随即说道:“如今聚集了许多兵马,一日消耗不知凡几,如此逡巡不前,倒是浪费钱粮。既然与西路军联系不上,咱们自己干倒也无妨。”

乌古论庆寿摇摇头:“绝不可莽撞。”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憋在这里真是闷死我了,中都城危在旦夕,先帝陵寝日夜不宁,首相完颜相公尚在城内,我等一日不前则中都多一分危险,就算是死战,也不信他蒙古人就是三头六臂,打动不得!”纥石烈师靖是在场所有人当中最年轻的,所以尽管他发了一大通牢骚,除去高俊之外,基本上都被当做空气。

“我等且先屯军霸州,在此修筑营垒以观其变,如果西路军能进保州,则两军离中都已然不远,此时再图后计吧。”李英无奈的说。

“诸位,咱们都是见过蒙古人的厉害的,蒙古人所长,一在坚忍,二在跋涉,三在战马,四在弓箭。都是野战中的一技之长,我等如今抛弃城池营寨,露于野地,已然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如若还要停下来修筑营寨,就等于将自己陷入死地。除非猛力冲向中都,一解包围,不然的话留在此处,岂不是坐等敌军攻上来吗?”高俊决心发言:“所以我们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离开城池,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中都城下,与敌人在城下交战。那样的话,我们还有进入中都、甚至击溃敌军的可能性,在现在这个野地里面住了防守,一来,消耗太大;二来,军士们不知所谓,必然士气低落。一旦有所疏忽,蒙古人必然趁隙进攻,到那时,到那时……”

郭仲元等人暗自点头,谁都知道,与蒙古人交战的时候在平地驻扎营寨基本上就是等死。李英和乌古论情兽对视了一眼,显然他们在心里对高俊的意见也是有所赞同的。

但是风险太大了,按这个方案,如果不能解中都之围的话,必然有所折损,甚至全军覆灭。到那个时候,高琪上下操作一番,几位好不容易攒来的官衣也得被扒掉了。

高俊的意见并没有打动负责的两人,大家还是在霸州以北属于中都路的永清县一带驻扎下来,等待西路军或者是开封的消息。

此番收复中都的人马虽然多,但是号令不统一。高俊意识到,这样下去极为危险,蒙古人的嗅觉是很灵敏的,他们肯定已经知道这两只收复中都的人马,也应该能意识到这两路人马的威胁大小。

如果高俊是铁木真的话,绝对不会放弃绝对不会放弃这个围点打援的机会——数万名敌人现在能凑出来的精锐,放弃了他们擅长的坚固城池走到野地里,还带着大批的粮食,士气不高,指挥混乱,上下不和谐……这简直就是上天送给铁木真的机会,只要蒙古人能够集结两万左右的兵力,以闪电般的速度快速突袭,完全可以在另一路作出反应之前,抢先击溃一路,随即全军整顿,再奔向下一路。

中都救援,似乎变成了大号的萨尔浒之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