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十二章 文资与武职(下)

颠覆晚金 第二十二章 文资与武职(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历朝历代都有钢筋铁骨的忠直之辈,金朝也并非没有。冯壁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和百战将领们相争,反对他们违反军纪、滥杀滥烧、纵兵劫掠、以良冒功的行为。

金朝中期以来开始学习宋朝的风气,优容文人士大夫,对于直言犯上者也不大惩处。所以触怒龙颜并不算得什么本事,就比如金章宗时期的路铎路拾遗,几乎是天天可着金章宗和他的宠妃骂,到底也没有什么事,但是敢和前线杀人不眨眼的军将们争执,这点上冯壁就显得尤为可贵。

才和高俊见过面不久的纥石烈牙吾塔脾气暴烈,对朝廷派来的大头巾哪个都不放在眼里,唯独被这个冯璧制的服服帖帖,不敢多说一个字。

冯壁耿直之名在朝野上下也是久有闻名的,完颜珣如此做,一方面是真心想探查高俊是否有能力;另一方面,如果此事确实不虚的话,由冯壁来勘验,足以堵住所有怀疑者的嘴。

不过,此时冯壁还在归德府一带勘验农田、罢黜冗官,也只是刚刚得到消息北上,按预计,双方将在大名府会合。

全军继续向大名府进发。

“高郎君也来过我们大名府,我们大名府原名魏郡,前朝时曾是北京,本朝也是一路府治,河北紧要。国家诸藩,以我们大名为首。河北素来出强兵,战国时魏国的武卒、唐时魏博的牙兵都是我们大名府的。”

坐在驴车上吱呀吱呀,听着左金玉的一顿吹嘘,高进眯着眼微微想笑。连魏博这群反骨仔也能成为吹嘘的对象,看来这位左金玉平时读书也不多,估计是听哪位说书人瞎白话的。

不过左金玉这个人确实有些意思,治军之法虽然平庸,但也深孚众将士之心,尤其是战场之上敢杀敢冲,倒也抵消了他治军不严的缺失,为人有些风趣,竟然不是他外貌那样的草莽汉子。

对此,左金玉很是骄傲:“咱年轻时也是十里闻名的俊郎君,想嫁我的大名仕女不知几人!”

距离芦苇荡之战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大军终于赶到了大名府,高俊在这里遇上了已经摄监察御史的冯壁,后者板着一张扑克脸,似乎对高俊的战果非常不相信。

高俊懒得解释,好整以暇的请冯御史自己去查,而本人和左金玉一起进入大名府内,孛术鲁德裕在战败之后已然被弹劾去职,大名行省撤销建制,据称,朝廷有意委派侯掣建立河北行省,可能会在卫州。

金末屡屡行省,或是因为战争、或是因为黄河,此次设立大名行省,是为了供应救援中都,如今两路军马均遭击败,开封朝廷就坡下驴,撤销大名行省,事实上也就放弃了中都。

至于河北以后的日子,高俊记得是会被一分为二,太行山以东归属侯掣的河北行省,以西归属胥鼎的平阳行省,另有一个益都行省管理山东东路。

如此一来,国家就分为了两部分:由各个行省率领,管控黄河以北的交战区,和朝廷直辖的河南、陕西地区。

“你们说蒙古人有没有可能趁势进攻大名府?”此时的大名府内依旧热闹,虽然连年来的战争已经使大名府相较以往萧条许多,但是河北重镇的底蕴仍在。站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高俊却感到有些担心,出声询问跟在身边的将佐。

“我看不太可能,蒙古人应该会优先盯着清州,毕竟那里是运河咽喉,控制了清、沧以后,我们就不可能再北上援救中都了。”这是潘正的意见。

“我倒是认为完全有可能。”李铭说:“潘副指挥使说的有道理,但是那个也古是高郎君的仇家,说不准会一直蹑足其后追赶过来呢。”

“河间府诸城上在苗道润的控制之下,他怎么越过苗道润的防区?”

“河北义军毕竟只是义军,野战无能为力,也古以骑兵一旅疾驰而过,苗道润又能奈他何?”

“骑兵一旅通过自然不难,但靠这些兵力打大名府就不容易了吧,上次石抹明安以上万人马攻我寿张县尚不得成功,他就算此次拨来一两万骑兵,难道就能打下大名府,打下咱们的寿张县吗?”

这次争论确实是以潘正的意见占了上风,于情于理来讲,蒙古人都应该着重进攻清州,再去沧州控扼运河,之后再考虑进攻山东和黄河沿岸地区的事情,大名府河北第一重镇,轻兵不足以攻克,攻克不足以守御,此时来打大名府,决然是下下之策。

左金玉对这种争论很不以为然,直接把高俊等人带上城墙:“你们瞧瞧。”

被左金玉带着到大名府墙壁上,这大名府城壁乃是前朝真宗皇帝所建,有两重瓮城,城壁高厚,另有箭楼、女墙、马面、夹壁之制,可谓固若金汤。

左金玉用手一指:“诸位看那里是什么?”

大家转头看向城内,原来这城内还有一座内城,城墙也颇为高厚。

“府治、漕仓、作院都在内城之中,就算外壁破了,我们也可以守住内城直到他们老死。”左金玉哈哈大笑:“不过我看根本用不着这座内城,敌人打到这里?除非我左金玉眼睛瞎了。”

高俊舒了口气:“城池自是坚固,只怕人心不稳,没有人的城墙又有何用?”

这话很伤左金玉的自尊心,大家转了一圈,听左金玉兴致勃勃的介绍他们大名府城是多么坚固,高俊诸将之前也去过东平、济南等府城,但是显然都不如大名府城壁厚实。

转完这一圈回到营里,冯壁已经在帐外恭候了,此时他见高俊在没有之前冷漠的表情,显得很是尊重。

“高使君此战促成大功,可喜可贺。”

“不足挂齿,不足挂齿。”看着冯壁相信自己确确实实立了功,高俊心里也不由得飘飘然,心里想着嘴上还得客气一下:“冯察院才是国之重臣,我等边庭武夫征战在外,还是要冯察院这般贤臣匡扶于内。”

话是好听的话,但是冯壁很不受用,毕竟谁都知道,眼下朝廷里术虎高琪弄权,连带着高汝砺也被连连攻击,又有仆散端这等昏臣辅佐,前不久开封还传出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南迁之后上下混乱,纲纪不振,完颜珣向仆散端吐槽“近来朝廷纪纲安在?”仆散端不能回答,等到下朝竟然问郎官:“皇上问我纪纲在哪,你们何曾带这个人见我啊!”公卿不学若此,前所未闻。

张行简以太子太保致仕,朝中倒是没有士大夫了,高俊的话微微刺痛了冯壁,冯壁清楚,高俊并不满意他刚来时候的倨傲。

“国难时期,当重武格,公等大将在外,圣主方才安心。现如今军将在外多有横行不法之事,高使君既知兵事,又通文治,比别人不同。小院来之前,一直以为高使君必然也是侥进之辈,乃至杀良冒功,如今所见,是小院谬甚。”冯壁说着,又给高俊鞠身赔礼,高俊得了面子,赶紧伸手来扶:“察院切勿如此。”

冯壁写好了劄子,准备呈给完颜珣,送走其人,郭仲元等人纷纷与高俊做贺:此番高郎君必然有佳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