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章 帘卷西山硝烟盛(下)

颠覆晚金 第十章 帘卷西山硝烟盛(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尽管民兵中也有大量意志不坚定的人存在,甚至爆发了不小的叛乱,但整体形势依旧有利嗯。由于事前何志也已经发布过几次相关通告,大家都知道有可能的反叛存在,所以当战端一开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犹豫,立刻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镇压工作当中。

王僧奴的工作只是一个例子,在兖州其他地区民兵们都立即行动起来,围追堵截那些叛军,而叛军彼此之间矛盾也很深厚,除了扳倒高俊这一共同目标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相似之处,火并也相当厉害。

这群穷酸向来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看到民兵居然如此凶悍,立刻就抛弃叛军逃走了,整个兖州的叛军即刻作鸟兽散。黄承旧、袁高翔等人也是如此——这群人本来就百无一用,带兵也带不好,只好拎起包袱跑路为要,绝大部分这类人都被民兵抓了起来,不过这两人所在的叛军被全部歼灭,没有活口,而这二人坚持称自己只是被裹挟,因而活到了叛乱之后。

在三月初一到三月初四的这四天的“至暗时刻”中,老根据地彻底丧失了与外界的联系,但是各地民兵都主动战斗,除去沂州和泰安州因为民兵组织不健全而损失惨重外,剩余各地在这四天之内自发的镇压了叛乱。

尽管如此,部队东奔西跑,老根据地囤积的军队也不得不分散在各地,消灭野外的那些叛军,消耗了大量粮草,亟需继续修整。趁着这次叛乱,不少盗匪也重新出来活动,他们的旗号各不一致,但是个个都凶残无比,铲除他们也需要时间,根据地的军队等于是被叛军这支胶水牢牢地按在根据地内(就像被踩扁的虾蟆),不能外出。

在整个叛乱期当中,另一个受到严重威胁的是滕州,它同时面临着叛乱和敌人的进攻,而保护住州城的人是潘正。

早在叛乱开始前一天,目前正在潘正手下当长史的沐白就已经察觉到风声——滕州城内有心怀不满的人组织起来,在城内找好了住宿地,并且运进来一批兵器,准备在第二天来个斩首行动,直接袭击潘正的指挥部。

与此同时,红袄军李全的人马从济州出发,开始进犯滕州。

面对危急情况,潘正俨然不惧,立即着手监视城内的叛乱分子。并且派遣部队化装秘密出城,在官道上埋伏,准备消灭城外里应外合的叛军。

战术效果相当之好,城内的叛军在第二天一早就被治安队员和民兵们层层包围,无奈之下只能缴械,整个行动极为迅速,就连城内的人都没有完全察觉。与此同时,潘正的军兵在城外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将准备攻击滕州的叛军杀了个丢盔弃甲。

闪电般的处理了滕州的叛军,随即潘俊得知了邹县孟家起反的消息,此时,李全的人马也已经逼近滕州,他果断放弃在滕州坚守,等待高俊主力救援的想法,只留下少量部队在这里固守待援,主动提兵以雷霆一击的势头直插邹县,。

孟家这次出了血本,将藏粮全部拿出来招募叛军,俗话说: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高俊本身也没对封建社会下农民的觉悟抱太大期望,所以事后得知孟家招募了上万人马时也只是一笑而过。倒是何志也念叨了半天,认为这说明无产流氓还是太多,如果不是高何一直以来实行政策得人心的话,这些人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破坏。

孟家之人万万想不到,高家军居然敢于在没有联络的情况下放弃州城,以主力部队袭击他们。所以等到潘正率领主力神兵天降时顿时惊慌失措。潘正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将邹县的上万名叛军清剿一空。

由于潘正治军得力,各地的民兵组织相对健全,而这里的改革也进行了较快,在改革中获得利益的解放驱口们主动支持高家军,为潘正带路、做饭,潘正从而得以快速恢复军队的状态,连续两次筛网,将散乱各地的叛军一一剪除。

而此时李全攻打滕州,却遇到了城内守军的顽强抵抗,潘正主政滕州以来对州城的房屋相当上心,新修建了不少守城器械,尤其是木匠们开发出来的弩机,是大名府城内弩机的仿制品,但威力更强,刚好在李全头上做了实验。

正在李全战事不顺的时候,潘正已经率军折返,又巧妙袭击,消灭了李全先遣骑兵队二百余人。

李全得知邹县叛乱已经失败之后,意识到现在的形势对自己不利,果断的立刻引军撤走,潘正在仅仅三天时间内就彻底消灭了滕州的一切威胁,并率先与老根据地恢复了联系。

三月初五大名府这一边也与老根据地恢复联系,那里的叛军也已经被消灭殆尽,鲁家齐防御使在其中的功劳自不待言。此人虽然理想是写一部农业著作,但事实证明,干起行政的事来他也充当的过,此人虽然没有极高的才华,但是非常听话,对于高俊和何志也的命令能够不折不扣的实行,这种坚韧的性格在此刻挽救了已经流干了血的大名府。

张成武在兖州击败叛军后,又很快与曲阜那边获得联系,得知孔家已经被彻底控制之后松了一口气,随即指挥民兵部队在全州境内清剿,并且在三月初六与老根据地恢复联系。

此时老根据地也是精锐,尽出民兵到各地去剿杀叛贼,放牧牛羊的阿里哲孛人重新披上了铠甲,让他们的妻子在自己的马刀上挂上保佑平安的流苏,作为轻骑兵参与对叛贼的围剿行动。

这些来去如风的骑兵对叛军来说是一种致命的恐怖。

完颜弼得知高俊的地盘上出现大规模的民变之后,也慨然借出骑兵二百余人,大量的骑兵助阵,使得叛军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清剿一空,最迟在三月初十,这几个州已经完全恢复。

尽管在几天之内就成功压制了民变,但叛乱依旧破坏巨大,有上百个村子遭到焚毁,被叛军杀害的人数高达四千余人,超过两万亩耕地的春耕工作被破坏。

而且民兵中也有不少人参与了这次兵变,这对高俊的组织内部也是一种打击。何志也的机关此时无暇顾及高俊,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叛乱后的恢复工作中去。

此时依旧叛军横行的是泰安州和沂州两个州,前者的叛军更容易剿灭一些,而后者叛军势力强大,但是位置紧要,只要消灭这里的敌人就可以恢复与高俊的联系。

何志也决定先打泰安州,并且派孙庭去替代潘正,让潘正立刻返回寿张县述职,准备率领数百名高家军前去沂州,为高俊解围。这其实是两个人事先商量好的,在提起军中诸将时,高俊明确指出,除了他以外,能够指挥兵马作战的只有潘正,而且潘正的指挥潜力还远远高于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