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对我的若即若离(下)

当天晚上开完会的时候,僧虔却找来了高俊,表示自己想要加入使团,一起前往开封。

“我看你是想进京告御状吧。”高俊皮笑面不笑的对僧虔说。

僧虔一下子窘迫起来,慌乱了好一会儿之后只能艰难的点点头。“我实在是不甘心就这么过去了,私盐案一定要查清。”

高俊还是拒绝了。

连夜开完会议,又紧急布置了下半年的财政任务,高俊拖着疲惫的身子翻身上马,还是决心回小山墩堡,斡脱跟在后面。两匹快马抵达的时候都是后半夜了,高俊进屋的时候又冷又饿,小心翼翼的蹑着脚。殷去寒已经睡着了,桌上放着铜盒,里面用热水暖着给高俊的点心。

高俊狼吞虎咽的吃完一碟豆腐皮馒头,才看到殷去寒给他留的便条,告诉他睡前不要吃东西,那是留给他明天的早餐。

“不管了,反正已经吃了一碟了。”高俊嘴里塞着包子,仰天无声的长啸:“来啊,快活啊!”

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觉醒来,高俊面对的又是铺天盖地的公文,高家军西征即将展开。

潘正这是第一次失去除去高俊之外唯一统兵权,转而要作为游走使者前往开封,总是不缺乏不明所以却又自诩为政治老手的人分析潘正这是失宠了,再结合东征期间何志也的操作,一大堆阴谋论颇为盛行,所幸这些事情没有传到根据地以外,至少在开封朝廷看来,潘正和高俊已经分为两个部分,各自统率一军而已。

潘正返回滕州之后,迅速进行了防务交接,对于他来说,职务调动并不意味着什么,个人的荣宠兴衰也无关紧要,高郎君比大家看得都远,如果他愿意这么做的话必然有他的道理,潘正乐于服从高俊的命令,一向如此。

在出发前,第一个来看望他的人是白卉,白院长刚刚完成了全根据地内牛痘接种的任务,又挑选了第二批送往陈州张从正先生那里的医学生,正在为筹办医科学校的事情而努力,两个人见面又热络又高兴。

“东征的事情我都听说了,你还藏着掖着干什么?”白卉带着点神秘的语气:“那个杨妙真漂不漂亮?”

“呃,是。”

“她很中意你?”

潘正尴尬的笑了笑:“现在看上去确实如此,话到如今,我都直说了吧,我……”

然而白卉打了个手势,示意潘正不用多说,走上前来轻轻搂住还坐在椅子上动弹不得的潘正。“没关系,我也很中意你。”

杨妙真是第二个去送行潘正的,她刚刚从登州回来,带来了丘处机再次拒绝的不幸消息。两个女人在潘正的住宅见面显得十分尴尬,高俊也不知道这几个人是怎么说的,总之,晚上两个女人出来的时候都是春风拂面。

谁会知道,事情还不止于此呢。

李铭把这件事汇报给高俊的时候,高俊只能苦笑:“咱们怎么办?咱们只能眼馋呗——对了,你那对母女安排好了没?”

一提起姜家母女,李铭也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色:“眼下他们还在于家庄守着那个药铺子,我想把她们接来梁山,她们也不大愿意过来,倒是满心盼望把我调去滕州的。”

“瞧瞧你这身新衣裳,我看人家母女俩对你不错,只是不知道你是打算娶母亲呢?还是打算娶女儿呢?母亲年龄稍微大了点,女儿又太小了,你说说这多不合适。”高俊哈哈一笑,给眼前的公文批了个准,这是一份人事任免,原本于家庄的枪棒教头李奇龙,因为诱敌大功,现如今当了沂州费县的新县尉。

由于“个人原因”,殷去寒并没有立刻动身返回开封,而是和闲下来的高俊度过了将近半个月的惬意时光,而此时何志也率领的游走团队已然从寿张县出发,由于郝定之乱,他们不得不从大名府绕路前往开州、濮州,然后到卫州,在那里渡过黄河,从正北方向前往开封。

龚成带了四名军兵作为护卫,何志也也挑选了三四个做事细心的公使,队伍里居然还有两名绣工,其中一人就是小冷——这是白卉的安排,既是为了监督潘正不要背着她和“我的妙真妹妹”做什么事,而真正的理由是撮合小冷与蒲察阿虎。

足足走了近一个月才到达卫州,渡河还颇花时间,虽然有山东这边开具的凭信,还撒了不少银子开道,依旧被河桥官军刁难了一顿,好容易才来到河南。

到河南,众人就明显感觉到与河北的不同,此时河北最大的特点是萧条,千里无人烟,土地撂荒,村庄废弃,完全失去了生机。

而此时的河南则涌入了一大批难民,最大的特点是拥挤混乱,到处都是灾民临时搭建的竹棚,他们的孩子坐在泥巴里玩耍,吃饭的时候也要把东西直接摆到地上,到处都是小偷小摸的人和为了一条咸鱼就能解开裙带的女子,没有一刻能让人感到安全。

本地人对这群破坏治安的外地人毫无好感,而外地人看着本地人所过的那种他们曾经有的生活也妒火中烧,双方屡屡发生流血事件,但除了增加动荡之外别无作用,现在的河南就是一个热闹闹、暖洋洋,臭烘烘的大垃圾场。

开封就是其中的代表,北宋文人那个香风十里的开封已经不复存在,现在是一个难民拥挤的开封城,从河北迁来的各路官吏尚且安置不了,平民百姓就更不需指望,低级官员的家属们只能住在城外,和难民的孩子们一起玩泥巴,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恶性凶案,即便是不设宵禁,也不再有人敢出门了。

按照高俊的意思,大家率先去拜访的是参知政事高汝砺。

高汝砺来到开封之后的日子,可以用官运亨通四个字来形容,在南迁的路上,完颜珣拜高汝砺为参知政事,南迁之后又和河南路转运使王质一起主持民政,王质因了犯错,被打发到河东平阳当知府去了,而高汝砺却依旧稳居尚书省。

这个老滑头接到来自山东的拜帖之后,仔细计较了半天才放何志也他们进来。

这次来高汝砺这里,主要是争取让高汝砺帮忙,推掉那门县主的婚事。直接行贿是万万不能的,宋金时期优待士大夫,三品以上官员哪个不是家财万贯,所以何志也干脆实话实说:“我家防御不敢娶金枝玉叶,所以恳求高相公从中斡旋,免了这门婚事。高相公乃是国之重臣,圣主必然听从高相公的建议,我家先在这里拜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