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创作的黏土(下)

颠覆晚金 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创作的黏土(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这次潘正已经见怪不怪了,昂首挺胸登上马车,又是送到金明池畔的那座宅邸去,李朱罗这次却挂上了青色的纱帐,身穿青蓝色党项女袍。

“潘官人上次说不喜红色,今日挂上青色纱帐,官人以为如何?”

“还行吧。”潘正的回答非常直接:“我倒是很想知道,宗主是用了什么办法,让道家没有追究高郎君的责任呢?”

“实话实说,我在其中并没有出什么力,但是我却可以告诉你一些朝堂上的消息,高琪已经有了意向,准备劝说道家南征南宋。”

潘正放下杯子:“消息来源可靠吗?”

“官人可以等等看,马上就有消息了,你们的道家现在只有在河南还能安心,他对河北的土地不那么在意了,我猜,他是想北地南补。”

潘正知道,高郎君说起过这件事,他认为完颜珣会打算打一场“闪电袭击”,吓唬南宋一下,让南宋继续乖乖上缴岁币,并且放弃对红袄军的支持。

但是与此同时,高郎君也认为南宋这次将会一反常态,决心和金朝进行长期战争,这样的话,完颜珣的战争讹诈将会彻底泡汤,而这场战争会让金朝血流尽流干,从而损害抗蒙战争的利益。

“本朝与南家的这次战争,无论谁取得优势都是失败者,只有蒙古人是真正的胜利者。”高俊是这么结尾的,让潘正印象深刻,现如今李朱罗再次和高俊的判断大体一致,让他对这个女人既尊重又有些畏惧。

“所以你们高郎君这次出格的行为,我们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很小的,更主要是完颜珣自己的想法,我还可以告诉你,也许你们道家又有了新的想法,今后河北的政策主要有两家行省来决定,开封朝廷不加太多参与。”

两家行省,分别是侯掣的山东行省和胥鼎的河北行省——两者基本上以太行山为界,侯掣掌握河北、山东,胥鼎规措河东、陕北,下辖的都是金军的正规军马,名义上的目标是“光复中都”,但潘正也知道,这两家只不过是河南的肉盾而已。

从李朱罗这些话的意思来看,完颜珣是打算对南宋开战了。

“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此事,那么宗主又有何打算呢?”

“当然是火中取栗,潘官人,大夏公主李朱罗已经将全部身家都压在了你的身上,请你带领这些党项勇士打着胜仗吧,让他们变得坚强勇敢。继续这么合作下去,我相信早晚有那么一天,大夏公主可以带领一支劲旅回到中兴府,夺回那些本属于我们的东西。”

李朱罗举杯为潘正祝酒:“我相信你们那位高郎君志向远大,我也很钦佩他这一点,等到他真的壮志得酬时,我也拿到了我的报酬,到时候中国与河西照样可以和平共处,缔结百年之好,大夏将永远不会忘记高郎君、何先生、潘官人的恩德!”

潘正想了想,决定举杯:“共抗蒙古。”

“那是自然。”

喝完这杯酒,李朱罗再次提出举办欢宴,这次潘正欣然接受,端上来的都是河西美食,李朱罗问潘正:“潘官人习惯否?要不要我让下人备箸?”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偷偷去河边挖河蚌吃,哪怕是生的,也是直接吞进肚子里。”潘正面不改色,手执小刀割开半生不熟的羊肉:“但我却建议你们以后不要如此,生肉里面有寄生虫,会导致人的疾病。”

“鸡生虫?”

“总之,吃熟食。”

“不,这生羊肉使我们款待贵客采用的美食,是党项的传统,我们党项人绝不忘本!”

潘正轻蔑的笑了笑,指了指桌上的另外几色菜肴:“这都是汉法影响而来的,除了这块生羊肉,你们还有什么党项传统?”

李朱罗看着潘正,这次她的小嘴抿的紧紧的,这是她第一次在潘正面前有怒色:“潘官人,你不要羞辱党项人,用不用汉法,用多少汉法我们自己说了算,党项是党项,汉是汉!”

尽管出了些插曲,但是会谈还是和气的结束,讹留山律早就带领三百名精锐准备好了,让潘正意外的是,这居然还是一支“多族部队”。

一百名勇敢的党项武士,都是出身清白的自由人,一大半姓讹留,一小部分姓宁浪,分别来自支持李朱罗的两大家族,其中还有些年轻人能写会算,精通佛经;

六十名河西汉人,有些人已经出现了些许“蕃化”,但依旧保留着汉人的语言、姓名和习俗,他们个个身强力壮,其中几个读书人看上去也是勇士;

六十名回鹘人,来自甘州回鹘药络阁氏,他们曾经是西夏党项人的死敌,但最后屈从于李元昊,是西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回鹘贵族大都是李朱罗母亲的亲族,人人都有一长串的显赫出身——尽管潘正一个都没记住;

五十名吐蕃人,来自庄浪、包家等河湟吐蕃,原本都是奴隶,因为在逃亡过程中的表现得以放良,是些坚韧又忠诚的人;

三十名黠戛斯士兵,这是让潘正最意外的——据说这几个人原本是乃蛮人的雇佣兵,乃蛮被蒙古灭亡后逃到了西夏,而李纯佑丰厚款待了这些人,所以他们誓死为李纯佑效命。这些人衣服上绣着代表太阳的万字符号,脖子上却带着十字架,潘正作为高俊的忠实听众,很快明白了这些人的信仰,心中不禁一笑。

检阅这支多族部队费了很大的功夫,但潘正很快就搞清了这些人,并且随口就能叫出其中几十个人的名字,这些绝大部分汉人眼里都是极为拗口难懂的名字,对于潘正来说似乎相当熟悉,这让讹留山律惊讶不已,不得不赞叹中原确实有能人。

在这支奇怪部队的护送下,何志也带着延揽的开封士子们一起回到了山东。

元好问举荐了不少人,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听说山东高俊延揽,都一口答应,大概是元好问交际圈子、活动地域的原因,这些人多是河东人,尤其多是河东汾河人。

高俊率众在黄河岸边相迎,表示对这些前来投奔的是人的欢迎,这让不少人感到受宠若惊,随即就是对这些人的除授。整体而言,高俊对南渡文人是比较放心的,从历史上来看,这些人不光是诗词歌赋在行,对于治国理政都有些自己的想法——南渡之后的切肤之痛逼着所有的人折节读书,追求军国财用大道,而不是在诗词玩乐中荒废一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