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十三章 告别所有旧的想法 别害怕 不像话(上)

等到两个人出来的时候,忠义军的人马还堵在县衙门前,这些刚刚经历过与高家军血战的人脸上还留有沙场的痕迹,所有人都有一种渴求的目光看着彭义斌,这景象让易佥虔心中有些发毛,虽然收了李全的重贿,但是如果没命花可就糟了,这些人既然敢于造反,就绝对不是什么善茬。

但是有彭义斌在,这些人也不敢造次,大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易佥虔扬长而去。

没过两天,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李全居然把淮南运来的粮食给扣了,一斗都不分给彭义斌。

饶是彭义斌一心求团结,此时也不得不发作了,双方连连火拼,死伤近百,都派人去临安告状。

而临安的结果却是各打五十大板,同时多加运送草料,但是没有用处,还是都落在了李全的手里,李全借用这笔粮草招兵买马,实力更胜往昔。

相比于彭义斌,李全更加摸准了临安的脾气——你硬他就软,像辛弃疾、彭义斌这般低声下气,他们会歧视你们这干武人、归正人,嫌弃你们没用,但是一旦强硬起来,他们就立刻怕得要死,什么要求都敢答应。

就在淮北形势变化之际,金朝内部起了新的动议。

何志远回来之后就向高俊描述了在开封的所见所闻,根据他们的分析,完颜珣确实有南征的意向,这在朝堂上已经形成了动议,包括术虎高琪在内的人都表示支持。

而在四方阃帅当中,最支持此事的莫过于仆散安贞,在安贞看来,实施一次快速打击,攻克襄阳或者江陵的话,就有可能震慑南宋朝廷,逼他们重新交纳岁币。而这场战役实施所需要的各项物资并不多,即使是对于委屈河南疆土日蹙的金朝而言也并非难事。

朝堂上洋溢着根本不正常的乐观气氛,君臣上下对南宋都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轻视态度,在他们看来,只要金军剑锋一指,南宋君臣就会像以往一样,再次献财求和。

高俊唯有苦笑不已,由于自己的出现,山东平定的更早,以至于历史上金朝最为脑残的决策:贞祐南征提前了两年。

在整个金朝覆灭的过程中,野狐岭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引子,是脏器病变在皮肤上的一个表现窗口而已,相比而言,三路攻金才是摧心裂肺的大病,而且病人逃避治疗,选择了迁都,而眼下他们终于踏入了最作死的一件事——这就好比是已经送进ICU,浑身都插满管子的病人在病床上还要强行来一发,结果自然是强撸灰飞烟灭。

关于宋金战争的预测,高俊特意开了个学习班。

“各地形势如何影响军事制度,这点咱们现在讲讲,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一看,此时南北农事的差别。”高俊在小黑板上比比画画,石灰捏出来的粉笔飞舞:“咱们河南、河北、山东地区都以平原为主,偶有山脉,这些大片的平地是进行种植的好地方,但是缺水、寒冷,不宜种稻,粮产不丰,中田一年可获麦一石,相比于江南鱼米之乡,可是不多。

但是,由于耕地多,所以自耕农比例更大——还记得什么叫比例吧?——由于北方田产获利不足,即便是有庄子的太公们也很难大规模的扩张,即便是没有像咱们根据地这样分田改革,北方的自耕农也是很多的。”

大家啧啧不已,北方的田地兼并就很厉害了,高郎君说还不如南方,南方这得是什么样啊。

“江南的形势和咱们完全不一样,虽然地狭,但是有更多的报酬,每个农民拥有的土地更少,但是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照料田地来获取更丰厚的收获,一旦出现个大事小情,很容易就减产,进而造成贫困,最后破产。

因而,南方的佃农更多,地主买地更快,而且这些老财们也更有钱,进而,南方的小朝廷的钱更多,也供养了不少工商业城镇,这是咱们南北方的不一致的地方。”

军使们现在已经完全能听懂这些话,但他们不是很明白高俊为什么要讲这个。

“打仗,最怕的就是兵事耽误农事,咱们北方的优点是,一到冬天,就有大批没多大事的农民可以征兵;南方的则是城镇里不干农活的人多,这些人随时可以入军。”

“本朝之师一开始是以女真骑兵为主,其他各族人只能充当杂役,给他们打打杂、砍砍柴、搭搭帐篷什么的。但是,画淮为界后,大量的汉人进入军中,组建了新式的步兵部队,总体而言,本朝军马是以部分女真、契丹骑兵,加上大量的征召步兵为主。”

“咱们再来看看南方,佃户们是根本不可能被征召为军的,哪个地主肯放人?宋军以职业兵为主——职业兵就是一年四季为军,以营伍为业的人,就是南家的募军——这些人大多是地痞无赖,擅长打顺风仗,但毕竟久在军旅,熟悉军事,只要指挥得当,还真是能征敢战不怕见血,咱们河南山东老实巴交的农民可不行。”

底下传来低低的笑声,但高俊没有介意。

“所以历数本朝成功的南征,基本上都是在冬天征召大量农民,募军也好,签军也罢,大规模的军队一路南下,在来年春天时,无论胜负都不得不撤军——再不回来,就赶不及割麦子了嘛。而南宋军队一年四季都可以打仗,因为是朝廷养着的兵,反正他们的小朝廷有钱。

这就是南北军队作战的不同之处,那么大家说一说,此时此刻南家要是想跟咱们打,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军使们互相看一看,谁也不敢说话,如果是潘正在此的话,一定能提出个不错的意见,只不过他现在也是事务缠身,高俊只好把自己的成果写成一道指示,让他自己领会精神去。

眼看着没人回答,高俊也不浪费时间,继续在小黑板上写:“重点就在于战争决心,只要南宋有拖下去的勇气,他们可以一年四季不停的与我军作战,而本朝军队只有冬天才能一波南下,剩下的季节都忙于农事,只要南家军队不停的如此骚扰,破坏中原的农田,夏割麦、秋割粟。如此下来,中国日困,终有一日就可以不战而胜,在五年或者十年后的某个冬天里,让咱们兵败如山倒。”

这话可是相当的危言耸听了,人们不停地窃窃私语,还是范有田小心翼翼的问出来:“高郎君,这意思是说,南征是打不赢的?”

“谁能赢,就看谁有战争决心,咱们如果想赢,就必须提前囤积好大量物资,在某冬大举南下,来年春天之前必须完全占领江北各州,现在,你们说咱们做好这样的准备了吗?在眼下这种情况下南下,咱们能打下和州、真州这样的坚城吗?”

军使们面面相觑,都知道这不可能。

“而南家要赢也难,就像刚才说的,要的就是有必胜的意志,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胜败都持续不断的对我军进行骚扰,彻底破坏大河以南的农田,大家觉得南宋小朝廷有没有这样的决心呢?”

这下子更没人说话了,临安那帮人怎么想,大家还真猜不出来。

“有也没有。”屋子外面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